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学”释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法学,这是法学教学和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目前法学教科书中流行看法是,法学是研究法律现象的科学。这一解释存在诸多毛病,因此必须重新思考这一问题。从研究对象或研究范围来说,法学是人学;从思维方式来说,法学是权利义务之学;从学术使命来说,法学是求真求善求美之学。这三种解释从三个方面揭示了法学的三重规定性,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也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玲  李桂峰 《理论界》2009,(1):101-102
时至今日,国内外大战略研究学者对大战略的概念也没有达成统一的认知.我们认为,界定大战略的概念可以从大战略的实施主体、大战略的依托、大战略的目标和持效性四个层面入手.我们认为,大战略可以看作是某一政治集团、国家或者国家联盟综合运用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意识形态等等资源来实现其外向性目标--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持和推广自身的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塑造自己的国际地位等等--的具有全局性和整体性的、较为持久的策略与谋划.  相似文献   

3.
肃慎的后裔,辽金元明时的女真,又称作虑真、朱先、珠尔真、朱理真、诸申或珠申。《满洲源流考》认为:“国初,旧称所属曰珠申,亦即肃慎转音。”孟森《满洲名义考》认为:“女真即肃慎,古音相同。盖‘女’字古音‘汝”,‘汝”字古音同‘肃’,而又与‘殊’字、‘诸’字皆相近。”由此可知,肃慎、女真、诸申等,乃同一语词的不同译写。《清文总汇》有“诸申”一词本意的满文注释。刘厚生先生有考释(载《史学集刊》1990  相似文献   

4.
词语的多义现象是人类自身和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一种语言成熟的标志之一。一个多义词常常有一系列的、不同的同义词,同时还有一系列的、不同的反义词。同样,由于很多的词在某一个意义上是相同的或者是相近的,所以这种现象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一个词不仅是许多其他词的同义词,而且还是许多其他词的反义词。我们把这种语言现象称为词义交叉现象。本文立足于言语交际,以汉语中词义交叉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一分析一描述法,从汉语中选取特定的例词,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展现词义交叉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史料文献梳理与辨析,从藏汉贸易发展及康定城市史的角度,分析了康定"锅庄"形成的历史背景,解析了"锅庄"一词的来源与变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大量语料考察"风流"一词的用法及它词义的演变过程,结合相关社会背景,我们试图去寻找它发生演变的原因:北宋士大夫阶层的堕落使得"风流"一词由褒义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也说明了语言是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的.  相似文献   

7.
谭国武 《理论界》2023,(12):71-80
红山文化积石冢或“坛庙冢”三位一体的组合是牛河梁红山文化的主要特色,其形制、性质、礼仪及文化动因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化五千年,因此,可谓中国冢墓制度乃至整个祭祀礼仪制度之源,充分体现出“礼出红山”的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因此,从语源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冢”文字意识的发生与形体创制理据,就具有中华文明探源的意义。冢、种同声相借,红山文化积石冢之“冢”即种子之“种”。初民之所以把已逝的先人埋在地下,以冢封之,正是祈望先人回到大自然母腹,回到种子,然后像谷物一样,生出更多的可以赓续种族、传宗接代的籽实,这是积石冢创制的真正动因,也是中国祭祀文化乃至整个礼制文化形成的原初动机。正因如此,才成就了中国文化“生生之仁”的核心精神,生养出“天人合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同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8.
任先大 《云梦学刊》2010,31(5):88-92
联话是以楹联这种文学样式为主要话语对象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文论体式,是我国传统文论整体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四大主要功能:一是辑录、保存历代联作;二是评论楹联作品的得失;三是介绍写作背景;四是考释文本。联话之体生成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在楹联创作走向繁盛的基础上直接受到历代诗话、词话及文话影响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再拜”释义零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拜”本来是一个动词,表示一种礼貌的行为;“再拜”还是一个敬词,表示一种礼貌的态度,其用法由来已久。古代文献的整理者们常常忽略这一点,导致“再拜”的“注释”和“译文”辞不逮义;参与辞书编纂的学者们有时也会忽略这一点,其结果是“再拜”条目的“释义”不能尽如人意———即使是经典辞书,也不能例外。  相似文献   

10.
哈尼族“阿卡”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双版纳地区的哈尼族属于雅尼支系,自称"雅尼"或"阿卡"。"阿卡"一词不仅在哈尼族社会中普遍使用,也在国际学术会议中被正式使用,但学术界对"阿卡"依然存在一些误解,有学者认为"阿卡"是傣族对西双版纳哈尼族的蔑称,具有歧视性。事实上,"阿卡"并不是傣族对哈尼族的称呼,"阿卡"也没有"奴隶"等贬义。对"阿卡"的涵义进行辨析从而明确"阿卡"是自称而不是他称,不仅有利于正确理解哈尼族的民族发展史以及哈尼族与傣族的历史关系,消除民族间的误解,也有利于规范学术术语。  相似文献   

11.
“洁具”与“洁面”是近年出现的新词。看来是厂商的创造。“洁具”是利用已有材料 ,根据现成格式“填词”造成的。由于早已存在“农具”、“雨具”、“茶具”、“餐具”、“道具”、“文具”等词 ,并且已经构成偏正型的“X具”格式 ,这一格式中 ,“具”取“工具”或“用具”之意 ,而“X”则表示这种工具的用途 (或类别 )。为了命名一种“供做清洁用的工具”的产品 ,于是就利用已有的语言材料 (“洁”和“具”) ,仿照“X具”的偏正型的结构格式 ,构成了“洁具”这一新词。在厂商看来 ,“用来做清洁的工具”即为“洁具”。而“洁具”的“…  相似文献   

12.
说“命”     
名词“命”和动词“命”各自有着不同的义项,它们词义的引申和演变走的也是不同的道路。”命”族词的构词理据包括语义理据、逻辑理据、熟语化和生动化。传统文化中“命”在不同历史时期各家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文化中的“命”的核心就是“天命”、“命运”、“生命”这些义项。  相似文献   

13.
《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目前通行的各种注本,都把后一句“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成是“凡四海之内所居住的人,都是周王的臣民。”其中“率土之滨”被解释为“四海之内”,诸家均无异议。但是追本溯源,却发现这种解释颇有牵强之处。 这种解释的来源是毛《传》、郑《笺》和孔《疏》,主要是孔《疏》(见《十三经注疏》本《毛诗正义》)。毛《传》:“率,循;滨,涯也。”郑《笺》:“此言……王之臣又众矣。”孔《疏》:“诗意言民之所居。民居不尽近  相似文献   

14.
李密《陈情表》;“臣是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人民教育出版社《古代散文选》等注本注云:“逋慢,有意规避,怠慢上命。逋,逃脱。慢,怠慢。”按:“逋慢”当是近义词的并列。逋,《说文》:“亡也。”后引申为“稽迟”“拖延”之意。《广雅·释诂四》:“逋、迟也。”《山海经·南山经》:“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郭璞注:“东北风为条风。《记》曰:‘条风至,出轻系,督逋留’。”《淮南子·天文篇》作“条风至,则出轻系,去稽留。”“逋留”即  相似文献   

15.
“衙头”一词,诸词书无解,兹据部分史料所载,略作诠释,疏漏谬误,在所不免,愿就教于识者。《琬琰集》上集卷四《程文简公旌劳之碑》(下简称碑文)云: 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拜武昌军节度使、陕西安抚使、知永兴军府事。明年,加宣徽北院使、郎延路经略使、马步军都部署、判延州,仍兼陕西安抚使。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留守北京。……其在延州,夏人数百驱畜产至界上请降,言:“契丹兵至衙头矣,国且乱,愿自归。”公曰:“契丹兵至元昊帐下,当举国取之,岂容有来降者?吾闻夏人方捕叛者,此其是乎?_不然,诱我也。”拒而不受。已而夏人果以  相似文献   

16.
奴才,即仆人也。清代旗籍官员对皇帝自称“奴才”,表示特别效忠于“主子”皇帝。它是“阿哈”的汉泽。清初,满族大臣奏事,有的称臣,有的称奴才,显得比较混乱,为了更加规范化,1768年(清乾隆三十三年),乾隆帝谕令;“嗣后颁行公事折奏称臣,请安谢恩寻常折奏仍称奴才。”以沿袭满族旧俗。久之,满臣奏折无论公事私事,俱称奴才,以为媚也。但也有例外,惟与汉臣会伤之幸奏,则一律称臣。汉人中担任提督、总兵的武职官员,称奴才,与总督、巡抚会衔,仍称奴才,不能与总督、巡抚一律称臣。王公府邱之展员奴仆,亦自称奴才。奴才完全…  相似文献   

17.
"丫头"一词原为发式名称,后演变为年轻女性的一种称谓语,受社会发展、观念进步和交际需要等因素影响,"丫头"在交际使用中呈现出多样化的词义内涵和表达色彩,有褒义和贬义之分;丫头语义的多样化有社会进步、观念变化以及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有耻且格”与“免而无耻”——谈道德与法制的关系谢明慧1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十分关注道德和法制的关系问题,而它实质上是一个靠什么来治理国家的问题。先秦时期,在治国原则上,有依靠刑政还是依靠德教两种主张的争论。孔子崇尚“为政以德”,他认为:“道之以政,...  相似文献   

19.
王船山的"明德"释义有三个方面:释义的核心坚持了"明德"是天之所赋德性和人的本原善性,释义的心路主旨是返回先秦原本和回归经典原意,继承了朱熹以理气解释"明德",但不赞成朱熹将"明德"释义为"心"。其学术方向既走正学与开新之路,也注重以复性与返本为宗旨,更多地是以"返本"为宗旨,即返回经学和儒家经典。  相似文献   

20.
审视王弼思想的研究,“无”“道”“自然”等范畴虽然受到了学者的重视,但“因”等概念,至今仍为人所遗忘。“因”作为其实践哲学的支柱,是他整个思想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理论依据是性分自足,由于本性自足,因此,只须因循个体特性来成就个体。“因”不是单一被动的因循,而是“随物而直”,“直”在“因”的前提下,使主体被动的行为带上主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