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英语中的一些动词常与分词或副词搭配而构成短语动词。在现代英语中新的短语动词不断形成,原有的又产生新的含义。它们在英语中用得十分广泛。由于它们的词义往往不能从字面意义进行简单的推测,搭配关系比较复杂,用法又变化多端,如何掌握短语动词便成为学习英语中遇到的一个难题。因此、对短语动词进行一些归纳和简述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王玉彬  姜春香 《理论界》2005,(5):145-146
英语中的介词和介词短语很多,它们表达的意思各有千秋。了解和掌握介词和介词短语的用法,有助于英语学习者在短时期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表示原因的一些介词和介词短语的用法总结归纳并通过示例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3.
作为附加语的介词结构自《马氏文通》以来,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介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虽呈现出一定的漂移,但并不是任意的。研究发现,如果介词结构后面修饰的是并列的几个分句时,介词结构只能位于句首,不能处在主谓之间;如果介引对象为一个小句或者带有关系从句的名词性成分,介词结构也通常位于句首;介词结构与其核心动词一起构成动词短语,当整个动词短语受某些副词修饰时,介词结构只能位于主谓之间;当介词结构受能愿动词修饰时,介词结构也不能外移至句首;当句子中谓语动词为光杆动词时,介词结构一般放在主谓之间。在语义方面,受事主语句中的漂移介词结构通常要放在句首;谓词性结构充当句子主语时,介词结构也不能位于主谓之间;主语与介引成分有“整体部分”语义关系时,介词结构也只能位于句首。  相似文献   

4.
樊怀宇 《阴山学刊》2004,17(3):51-54
汉语与英语的主语表示法差别较大,主要体现在动词作主语、形容词作主语、述宾短语作主语、主谓短语作主语、述补短语作主语、偏正短语作主语、"的"字短语作主语、同位短语作主语、介词短语作主语等方面。只有掌握两种语言各自特点,才能准确互译。  相似文献   

5.
英语表达时的强调手段非常丰富。在词汇层面上,能够用于强调的主要有形容词、副词、动词、代词、介词短语、名词短语和其他惯用法,以及以词汇为资源的修辞手段,如隐喻、明喻、夸张、拟声等。这些种类繁多的强调可大体分为直白性的和隐含性的两大类。前者指用具有强调功能的词汇或惯用法进行的直接强调,后者则主要指以修辞手段起作用的间接强调。  相似文献   

6.
介词虽然是虚词,但在英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常用介词和不同的名词搭配构成短语介词表示不同的意义。有些结构相近,意思则相差甚远。从对比的角度来分析几组这样的句子,从而找出其间和差别,便于学者掌握其用法。1.inpossessionofinthepossessionofinpossessionof意为拥有,但是inthenossessionof意为归…所有。例如:Thecapitalistisinpossessionofalargefortune.那个资本家拥有大笔财产。Alargefortuneisinthepossessionofthecapitalist.大笔财产在那个资本家手里掌握着。这两个短语的区别在于前者有主动意义,后者有…  相似文献   

7.
"来/去"位于动词之前的情况较为复杂,在具体义动作动词之前时是位移动词,在短时性动作动词之前时是助动词;在动词短语或介词短语与动词短语之间时是连词;在"到+处所宾语"与动词之间时是趋向动词.  相似文献   

8.
黄雪梅 《理论界》2006,(6):256-256,265
词汇学习应置于文化背景之中。英语中有许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词。介绍了英语词汇中egg在名词短语指人指事中和在动词短语中的用法和词意,以及egg构成的谚语和其他用法。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将"于今"界定为兼类词,副词兼名词。从历史层面看,两种词性的"于今"均来源于古代汉语的介词短语,是由介词短语词汇化而成,但其词汇化轨迹不同,存在两条不同的演变路径。因此,有必要详细描述名词和副词"于今"演变的差异性,并对其词汇化的动因进行合理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根据语序类型学的研究成果,英、汉语同样是属于SVO语序的语言,但两种语言中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的语序是否与之保持一致?这是学术界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汉语中"在 处所"短语的语序进行历时和共时的考察,认为该短语的语序是灵活的,有较大的自由度.同时又对这一结构在英语中的对等表达--at,in和on构成的介词短语的语序进行分析,发现英语中此类短语的语序与SVO语序基本符合.进而得出汉语语序具备较大的灵活性,不太受句法的规约,更具有描摹事理顺序的可能性,体现语序和事理顺序的同构性;而英语的语序受制于SVO的句法规约,保持着句法语序和事理顺序的距离感.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的副体结构李润桃副词能否修饰、限制体词性结构(此处的体词性结构包括名词、代词、数量短语、数量名短语和以名词为中心语的偏正短语),历来争论颇多。绝大部分现代汉语语法著作都认为,副词可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而不能修饰、...  相似文献   

12.
名词化动词与名词化动词短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名词化动词及名词化动词短语的构成形式和它们的语法特征 ,认为名词化动词及名词化动词短语在语法功能上是名词 ,而在语义上含有动词的词汇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英语原因的表达手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钟珊辉 《云梦学刊》2003,24(1):116-118
英语原因的词语表达手段很多。连词,介词,介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分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和独立主格结构等都可用来表示原因。  相似文献   

14.
蒋翃遐  师彦灵 《兰州学刊》2002,(3):69-70,55
一、英汉在造句方面的差异1.词类选择上的差异汉语和英语在词类选择上的最大差异表现在汉语多用动词表示动作 ,而英语表示动作的方式则多而灵活。汉语动词丰富 ,因此中国人很擅长使用动词 ,句子往往以动词为主 ,如“坐山观虎斗”、“借刀杀人”等等 ,一个短语或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的情况在汉语中随处可见。英语表示动作的方式很多 ,如用名词、介词等。受汉语思维习惯的影响 ,在英语写作中 ,学生不由自主地大量使用动词 ,造出了许多虽然符合英语语法结构要求 ,但却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Familieslivingupsta…  相似文献   

15.
“论元”和“配价成分”是句法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们经常被混为一谈,实际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论元包括可用论元和必用论元,而配价成分则是句子不可或缺的成分。只有名词性成分能充当论元,而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词短语、介词短语、动词短语和子句都可以做配价成分。论元是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而配价则可能是主语、宾语、补语或状语。论元是动词所表达的动作或状态的参与者,配价成分在句子中充当的语义角色则包括施事、受事、经历者、受益者、工具、主题、目标和源头等。  相似文献   

16.
协同副词"一齐"、"一同"是现代汉语中两个同义副词,它们同"一起"、"一块(儿)"的使用也有交叉,但在共时平面上,它们的差异与竞争一直没有得到更好的解释。从历时平面的分析来看,"一齐"、"一同"是动词短语虚化而来的。"一齐"在唐宋时期具备了协同副词的成熟用法。动词短语"一同"的词汇化在南宋到元明时期得以完成。在历史的发展中,"一齐"、"一同"与"一起"、"一块(儿)"的使用出现了各自不同的语义倾向特征和此消彼长的竞争变化。  相似文献   

17.
当代类型学家通过跨语言的研究证明,介词类型在语序类型学中占有核心地位。学术界一般认为汉语的语序比较稳定,古往今来变化不大,两千年来语序稳定的唯一重要例外就是前置词短语的位置由动词后移向了动词前。正是这一变迁对汉语介词的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联系项居中原则是语序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介词短语的语序变化对介词类型的影响,要从联系项的语序特点去理解。汉语介词短语语序所发生的历时演变与联系项居中原则的关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等的词叫做动词。例如: 走、跑、读、研究、保卫、实现。 用在词、词组和短语的前面,把它后边的词、词组和短语介绍给动词,这样的一类词,我们称之为介词。例如: 在、从、为、比、朝、向等。 在词、词组或句子中间,起连接作用的词叫做连词。例如: 并、和、跟、因为……所以……等。 那么,动词、介词和连词它们之间有什么亲属关系呢?经过研究可以看出它们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9.
张成进 《江淮论坛》2009,(6):168-174
汉语中表方向的介词“向”由动词“向”语法化而来,介词“向”来源于连动结构中的动词“向”。“向”语法化的句法动因是进入连动式结构,实现了词性降类;“向”语法化的语义动因是语义的非终结性,在与连动结构里其它动词主次要地位竞争中处于次要地位,提供空间信息。“向”词性降类后形成的介词短语从语言类型学角度而言具有处所状语的特点,不论其处于动词前还是动词后。  相似文献   

20.
黎金琼 《云梦学刊》2012,33(5):141-144
ON是英语短语动词中使用频率很高的小品词之一。短语动词的语义具有不可分析性,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ON在短语动词中的基本义可以通过意象图式构建出来,其引申义可以通过隐喻推断出来。运用意象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是详细解读ON在短语动词中的语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