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外债管理王中华众所周知,1982年爆发的全球性债务危机震憾了整个国际金融界。近几年来,债务危机虽有缓和,但发展中国家的外债仍在不断增长,庞大的债务负担仍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债务管理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研究...  相似文献   

2.
宋菊翠  张铁石 《理论界》2006,(8):259-260
目前,仍有很多企业承担着巨额的中长期外债。借用中长期外债的企业,由于债务剩余期限长,面临的风险更大,一旦企业出现偿债困难,将不可避免地转嫁给银行和财政,影响国家总体外债安全。因此,企业外债安全是国家外债安全的重要基础,企业外债风险管理直接影响到国家外债安全,加强企业外债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论外债规模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研究外债规模:1、外债的必要规模。即考察一个国家在不考虑外债能否偿还时的外资需求数额; 2、外债的安全规模。即考察一个国家借用外债在超过了一个什么额度时就会出现偿债困难;3、外债的适度规模。即考察一个国家的外债规模在保持一个什么水平时,就会既满足国内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又不会导致偿债危机。  相似文献   

4.
70年代孕育,80年代初爆发的国际债务危机震动了国际社会,几年来,国家债务始终象一把剑高挂在世界经济的上空,债务的危机阴云久久不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形成当代国际关系的一大死结。正在演变中的这场旷日持久的国际债务危机引起的发展中国家的高度警觉。一国外债利用的得失,关系到一国在国际社会的兴衰荣辱,如何避免重蹈复辙,吸引外债利用的成败得失,是每一个后来者必须警醒的。本文试图从国际债务的一般理论分析,通过国际债务的国别比较分析,抽象出国际债务的一般经验与教训,并结合中国外债现状,提出中国外债政策构想。  相似文献   

5.
孔祥熙的外债思想包括维持外债信用论和举借外债论两部分内容。在孔祥熙看来,维持外债信用是利用外资的前提,举借外债则是利用外资发展经济和坚持抗战的必要手段。从利用外资角度看,孔祥熙的外债思想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但是,孔祥熙的外债思想也有不足之处:维持外债信用论脱离了中国实际的偿债能力,加重了中国财政的负担;举借外债论虽然具有进步的民族主义特征,但也含有损害中国主权的错误内容。  相似文献   

6.
自80年代初开始,中非货币经济共同体遭遇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其主要归因于外债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考察中非货币经济共同体外债的主要决定因素,并根据实证研究结论得出缓解债务危机的政策建议,同时为发展中国家规避和解决债务危机提供相应的启示。本文首先对影响中非各国外债的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展开描述性分析,然后在世界银行提供数据的基础之上,运用Panel Data Models对1980—2001年中非六个国家22个年度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本文实证研究的结论为中非货币经济共同体外债危机是涉及到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管理多种因素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所以,建立一个缓解债务清偿、增加融资渠道和方式、降低出口的不稳定性、控制人口数量以及完善经济金融制度的行动和策略框架是发展中国家降低债务风险、获得经济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7.
孔祥熙的外债思想包括两部分内容 :维持外债信用论和举借外债论。在孔祥熙看来 ,维持外债信用是利用外资的前提 ,举借外债则是利用外资发展经济和坚持抗战的必要手段。从利用外资角度看 ,孔祥熙的外债思想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但是 ,孔祥熙的外债思想也有不足之处 :维持外债信用论脱离了中国实际的偿债能力 ,加重了中国财政的负担 ;举借外债论虽然具有进步的民族主义特征 ,但也含有损害中国主权的错误内容 ,还反映了他和宋子文的个人矛盾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借用外债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和偿还能力,做到适度和高效,建立责权利统一的借、用、还管理体系。加强对外债运行的科学管理,才能做到借债适度、用债高效、还债及时,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时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服务。一、加强宏观调控,保证借债适度借债,是外债运行的起点。加强对外债运行的科学管理,首先应把好借债这一关。(一)控制和调节到、债规模。外债规模,是指举借外债的数量。借用过多,不仅会降低外债资金利用的宏观经济效益,而且会导致难以承受的债务负担;借用过少,则难以解决国内…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所谓外债,是指国内外经济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而外债的运用过程,也就是债务经济的过程。所谓债务经济,是指与其他经济社会保持信用关系的信用经济。国际金融理论根据债务经济中外债的借入、使用、偿还以及外债总量上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外债周期假说。从一个债务经济的中长期动态发展看,外债周期假说提出了三个演变阶段:(1)不成熟债务国阶段。其特点是:贸易逆差,净资本流入,债务上升。(2)成熟债务国阶段。其特点是贸易逆差下降,开始有顺差,资本流入下降,还本付息和投资分红增加,债务上升速度递减。(3)…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利用外资具有两重性:合理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能够加速本国经济现代化的实现;利用不好,就会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阻碍或破坏本国经济的发展。文章深刻地分析了波兰债务形成的过程和特点,波兰债务危机加深的原因及其阻碍波兰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文章最后提出我国应从波兰外债的教训中得到启示:防止外债失控,确定外债规模要适度,理顺外债结构,长、中、短期贷款结构要合理,利用外资要讲求效益,合理确定投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国为摆脱金融危机的阴霾,通过大量举借外债来刺激经济增长,加之经济结构不合理以及经济政策失误等原因,从而产生了主权债务危机问题。因此,向IMF申请贷款就成了各国解决主权债务危机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此以IMF贷款框架改革为视角,基于IMF的宗旨和职能来论述IMF在主权债务危机解决中的定位和作用,通过分析IMF贷款框架改革后仍然存在的不足,对其今后进一步改革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一、经济发展中外资适度规模的涵义及特点在经济发展中,一国可通过利用外资来缓解国内资本短缺的约束程度,填补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储蓄缺口、外汇缺口及要素缺口,从而加速其经济发展的进程。但是,在此过程中,外资规模的过大与过小均不利于经济发展,因为外资规模的过大要么制约于国内实际资本吸收能力而形成外资部分闲置或低效率使用的局面,要么制约于国内偿债能力而发生外债偿还困难,甚至会陷入相应的债务危机和困境;相反,外资规模的过小既不利于经济发展中缺口的有效填补,也不利于国内既有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  相似文献   

13.
债务危机是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和亟需解决的难题,高校急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与高校投融资体制不适应、高校法人主体与债务责任缺失、高校建设政绩评价体系与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缺陷并存的矛盾是导致高校负债的主要根源.解决高校债务危机的关键在于:转变办学理念,完善高校科学发展规划;明确责任主体,优化财政对高校债务的偿还扶持制度,拓宽高校收入渠道,增强高校自主偿债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外债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具有双重性,虽然通过借入资金可以达到增加投资的目的,但是如果借债规模过大或使用不当,就会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因此,确定外债适度规模,加强外债管理,是当前宏观调控中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_一、影响新疆外债规模的制约因素1.是否连续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利用外资吸收能力的大小与受资国是否具备连续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对于借用外债而言,稳定且相对连续的政治经济环境,是减少投资风险和稳定外资投资收益,从而也是有效吸收外资的基本条件。近几年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  相似文献   

15.
纵观当今世界局势,亚非拉不少发展中国家相继陷入债务“泥淖”,经济连年出现负增长,一般人民的生活反而比工业化以前的质朴丛林经济时代更为穷苦,其中尤其以撒哈拉以南一些国家及拉丁美洲部分国家最为明显。我国也将在九二年面临偿债高峰期,我们认为,加强对国际上有关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的全面认识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开放经济社会的结合外债的经济增长进程能否稳定进行下去,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适度外债规模的确定。对发展中国家政府来讲,虽然具体量化这一规模是非常困难的,但它却是国家债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本文研究有关适度债务规模确定的几个理论问题。适度外债规模的确定目前有两类办法,一类以外债的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原则来确定,一类以某些纯现金流量指标来确定。前者认为外债用于何处无关宏旨,只要其作用于社会资本存量的增加,只要这一增加的资本存量之边际收益高于外债  相似文献   

17.
对改进国债工作的几点思考兰敏,黄英,徐先明国债,是国家依据自身的信用原则,以发行债券的形式举措的各种债务,即国家所欠的内外债务。我国在1959一1980年经过20多年的“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债空白时期后,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为国家筹集了...  相似文献   

18.
尚鸣 《南方论刊》2010,(3):12-14
迪拜债务危机的风波稍停,希腊又因巨额财赤和债务危机在一周内两次遭到“降级”。尽管希腊应对危机措施有所升级,但随着主权债务问题的风险不断曝光,许多国际大行和评级机构都发出警告称,主权债务危机可能是今年全球面临的头号风险;各国接下来不得不逐渐实施的政策“退出”,只会增加政府解决债务问题的难度,让风险进一步放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十余年来地方政府债务的快速膨胀,是经济转轨时期一系列财政、金融、政治等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地方政府举债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也反过来为地方政府举债提供了财源保障和投资需求。尽管中国特有的举债融资模式有力保障了大国经济增速,但也蕴含着融资方式、偿债信用、转嫁升级、制度更替等隐性风险。隐性风险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要全面取缔地方政府举债,应针对基层政策的潜在流动性危机,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相互衔接的"三位一体"监管策略体系,遏制地方举债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保障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以及财政常态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偏高,债务负担率增长较快,债务支出效率不高,而从居民应债能力看,扩大国债规模仍有一定潜力。在财政本身债务负担沉重,但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却相对宽松这一悖论的背后,有着深刻的财政体制背景。我国经济当前的具体情况决定了短期内压缩国债规模不具有可行性,而减轻财政债务负担的出路在于:完善税制,清理、整顿各种预算外收入和非税收入渠道,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益;提高国债的使用效率以加强政府偿债能力;合理优化国债期限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