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英语翻译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透彻理解原文--基础素质.英语翻译人才首先需透彻理解原文,这是做好翻译的基础.失败的翻译,或者说错误的翻译,往往是译者没有真正"钻进"原文.一般来说,英译汉时译者"进不去"的情况比汉译英多.这是因为译者有时没有或不能理解英语原文,而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理解汉语一般不成问题.  相似文献   

2.
吉蒂昂·图里是世界著名翻译理论家,他是特拉维夫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图里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描写翻译研究与翻译规范,个案研究和母语译者与译者的培训,其中翻译规范是图里研究理论的核心和基础.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翻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中国的翻译研究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启示.《时间机器》是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成名作,他1866年出生于伦敦,是20世纪初英国的著名科幻作家.本文主要从图里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对《时间机器》进行分析,探究翻译规范对翻译文本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译者的主体性是文学翻译的主要决定因素。译者文化观影响到译者对于具体翻译策略的选择。林语堂,在西方读者能够接受的前提下,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成功的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既要以原作者的视角,又要以读者的视角,还要以创造者的视角来再现与传达原作。文章通过比较一些文学作品的翻译,证明要想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艺术美,忠实性和译者的创造性是文学翻译中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翻译中的作者、译者和读者这三个要素来作为分析点,主要分析作者与译者、译者与读者以及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简要说明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拟从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寻到各自的位置,从而有效促进整个翻译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翻译作为人类跨文化沟通的主要桥梁之一,对人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商务翻译具有明确的职业性、实用性、行为性、目的性、专业性和跨文化交际性,以及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无论是在翻译理论方面,还是在翻译实践方面,商务翻译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学习价值。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要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及认真学习相关的国际商务知识外,还要了解和掌握商务英语的翻译标准和方法过程等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语言的最高形式,诗歌的意象则是诗歌的精华所在.要把蕴含着丰富中 国古典文化的诗歌意象翻译得让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像读原文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是意象翻译的目标.为此译者在意象的翻译中常常采用异化法以期能原汁原味地传播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  相似文献   

8.
《野草》一文是夏衍先生于抗战时期写作的一篇寓理散文,曾有张培基先生和刘士聪先生两位翻译大家翻译过这篇文章。众所周知,所有的翻译大家无不具有自成一派的翻译风格,本文中笔者将分别从遣词和炼句两个层次就张培基和刘士聪两位译者的译文进行对比,对他们的语言风格和特色特征进行分析,以对两位译者的翻译风格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9.
在文本的互文性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对翻译的互文性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并结合翻译的互文性提出了一些翻译策略以供译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文学翻译的积极参与者,读者的期待视野对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接受美学认为译者既要做到使译文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又要使译文具有开拓读者认知接受视域的作用。林语堂的文学作品《京华烟云》的两个中文译本正是由于对于读者期待视野的不同关照使得译文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汉语和英语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形制的语言;汉语和英语新闻虽然都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却在用词、风格等层面存在诸多差异.笔者以汉英新闻翻译为例,论述为了实现翻译功能对等,适度的编译十分必需.在翻译汉荚新闻时,根据对外新闻报道的特点、译者目的和受众类型三个层面进行适当的编译不仅可以提高新闻的接受度,更有助于译文和原文在功能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12.
《才智.人事人才》2020,(1):226-227
针对朱子学典籍的翻译状况,结合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以及原文的风格等,进行典籍风格、典籍可译性研究,旨在通过实例以及翻译方法的对比,进行不同反应手段的研究。而且,在典籍翻译中,应该针对词义变化、社会形态等典籍翻译的特点,进行翻译方法的改善,以展现朱子学典籍翻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结合以后,对翻译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影响。《圣经》是西方文化的基石,《圣经》的翻译自然引起了女性主义译者的关注。女性主义《圣经》的翻译就是使用两性兼顾的语言,使女性的身影在《圣经》中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14.
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不可避免地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在文化差异背景下,通常有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译者应仔细权衡文化思想意识的内涵,力求做到最大限度的忠实和等效。  相似文献   

15.
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学家和翻译教育学家彼得·纽马克在分析和总结其他流派的翻译思想的基础上,并成功借鉴一些跨学科的知识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这两种翻译理论,旨在让译者在日后进行翻译时能更加恰当明确地运用相关的翻译方法,从而使得译文不仅与原文所要表达的意境一致,还符合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习惯。  相似文献   

16.
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缺省的现象在诗歌中层出不穷,译者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对文化缺省的内容进行补偿,以期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本文在简要介绍文化缺省现象和翻译补偿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和总结了汉诗英译中一些行之有效的补偿文化缺省的策略,为译者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翻译中遇到的很多问题用语言学方面的知识无法解决,需要译者通过逻辑的分析,正确地的理解原文并正确的表达。本文通过对关键词,修饰关系的和逻辑层三个层次,讨论在翻译中怎样进行逻辑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旅游文本中的文化误译现象,并从隐含意义缺失或理解偏差,习语翻译的不到位进行剖析,并提供修改版本。文章认为如旅游文本这类方向性翻译,应注意其翻译特色及应对技巧,而且译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养,才能译路风顺。  相似文献   

19.
有句英语说No context,no text.,从中可以看出语境对于翻译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文章翻译过程中,译者对于词汇,语法现象的理解与诠释是翻译中重要的因素。这时,语境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就突显出来了。本文对文化语境因素(包括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情景语境因素在翻译中所具有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传入我国以来对我国的翻译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发现该理论对研究女性作家及女性译者的作品有一定的意义,但也有其局限之处,很多运用该理论对译文文本的评析都略显牵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