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语法角度来看,对英语动词名词化的研究一般考虑句法对各种形式的名词化的制约,为了更深入地探究其深层结构,本文主要从认知结构角度入手,对英语动词名词化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分析出名词化过程中动作的时体意义和主客意义,并进一步指出动名词和动词派生名词这两类动词名词化的形态在认知方面有何差别。  相似文献   

2.
认知功能视角下的英汉语法隐喻研究可以有多种思路和方法。本文拟在从宏观的层面上,对目前语法隐喻研究的现状进行简单的回顾,并针对研究中的空白提出了认知功能视角下英汉语法隐喻研究应该关注的问题,即系统性的语法隐喻观、语法隐喻对语言交际中的意义、表达效果之间的相互影响、英汉语法隐喻研究的价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亲爱的同学们!一段似水年华无可挽留地成为追忆,一段青葱岁月无可奈何地被尘封.两张证明这段经历的证书揣到兜里,那颗因百年人生的二十五分之一即将飘过,而多愁善感的心,还在琢磨:“毕业”到底是名词、动词,还是叹词、副词和形容词?更多同学的脸上,则早已挂满了茫然:业,毕了没?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1]现代汉语中“吃”类动词的隐喻异常丰富,这种现象的产生并非偶然,本文将针对“吃”类动词的隐喻产生动因进行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5.
概念语法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经济类新闻中表现出其自身的一些特点。本文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先生的基本观点,针对英语经济类新闻语篇的概念语法隐喻手法的使用予以分析,旨在减少经济新闻学习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V 到”结构中的“到”是实词语法化为虚词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有较为明显的语音弱化和语义的演变,可以更为清晰地展现汉语语法化的特殊性。分析“V 到”结构中“到”的语法化问题可以为以后对汉语的其它词汇语法化的分析做铺垫,并对第二语言教学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英美文学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已经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学基调和表达体系,“悲剧式幽默”是众多文学风格中的一种,且极具代表性。本文通过分析英美文学的历史和发展、“悲剧式幽默”的概述,探究“悲剧式幽默”的叙事表现模式、“悲剧式幽默”人物塑造表现手法、“悲剧式幽默”的内容形式,更好地挖掘悲剧式幽默的文学色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及物性过程、主述位结构、评价理论、衔接和语法隐喻等理论出发,分析大学公共英语教材中的文章,并以此论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和等级考试有相互契合的可能性,以及系统功能语法将两者结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灌南方言属江淮官话。本文考察的是灌南方言中非常有特色的ABB式形容词,主要从结构特点、句法功能和语用价值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找出其特点,为灌南方言的形容词研究提供一些经过整理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空间关系表达物体、动作、特征在一特定的活动片断中所占据的空间,所以空间方位无处不在。垂直维度空间方位是最重要的空间方位,它被广泛地应用在生活中的言语表达上。并且随着人类的发展逐渐复杂化。在俄汉语中,垂直维度空间方位不仅用前置词(方位词)来表达,还可以用动词、副词、形容词  相似文献   

11.
歧义是语言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现象。歧义与语法隐喻是紧密相连的。语言在方式上是隐喻的,在内容上总是容易产生歧义的。语法隐喻理论的提出为歧义现象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修辞现象和思维方式,经常直接参与到人类的认知过程,并植根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之中。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人是植物”这一概念隐喻,以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红楼梦》中关于植物的语句为例,探究汉语和英语中植物与人类的“生”“死”隐喻表达,体会植物与人类在成长过程过中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通过认知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人体“脚”的隐喻。以发现隐藏在其后的隐喻概念及其形状、功能、位置和心里相似性的认知基础,从而说明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人类的思想和认知工具。本文从“脚”的隐喻和转喻用法着手,体现出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在二者用法上的词义的延伸过程。最终意在说明隐喻和转喻是词义扩展以及词义延伸的重要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讨论了语法隐喻的产生条件和认知理据,包括经验观、凸显观和注意观三个方向。并结合专业英语教学探究了语法隐喻对其的启示,侧重从阅读教学中的篇章构建和写作教学中的多维分析法阐释语法隐喻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世界各国面临人才供给不足的严峻局面;加入WTO后,我国面临的人才竞争也更加激烈,表现出“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特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更加有效地实施人才战略呢?不拘一格引进智力,实现人才的柔性流动,走借“脑”发展之路,则不失为一种较为现实有效的途径。他山之石———上海、浙江的基本做法所谓“人才柔性流动”,是指打破传统的国籍、户籍、档案、身份等干部人事制度中的束缚,在不改变…  相似文献   

16.
《人才瞭望》2009,(5):21-21
我国古代有避讳的习俗,通常,老百姓需避皇帝和皇亲的名讳。例如,“秀才”这一名词,昔时因避汉光武帝刘秀的名讳,遂避“秀”讳而改称“茂才”,这在古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避讳的方法通常是将需避的字采取缺笔、空字或改字。避讳现象在医药用语上也时有出现,有些中药名或方剂(汤头),也因为避讳而“改名换姓”。这是我国古代的陋俗,也是我国特有的“皇权威慑综合征”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及物动词和非及物动词的分界是很明确的,及物动词不能当作不及物动词来用,否则,就会被视为不合语法规范。但是,任何语言都是不断发展的,有时候不合语法的东西会逐渐发展为公认的合乎语法的东西。近年来,英语就出现了及物动词作不及物动词使用的趋势。"当句子主语是对象物时,涉及到的及物动词当作不及物动词使用,不涉及宾语,也不涉及施事,动词后要加上well,nicely,easily等表示程度和状态的词语。这种不及物性用来表示对象物的特征,而不表示动作,构成了状态型主动。例如: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将是国际范围的经济科技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为使我 国在下世纪激烈的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必须努力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层次人才。 一、知识经济时代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大学科”、“高技术”和“科技经济一体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首先,学科的发展开始出现重新“综合”的趋势,学科间的高度交叉综合将形成一批新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其次,基于在高超技术环境条件下对微观和宏观物质运动规律应用的高技术,如微电子、计算…  相似文献   

19.
语法结构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统一体,不存在无意义的形式或无形式的意义,相同的形式可表示不同的意义,而相同的意义亦可表现为不同的形式。这已是语言学界的共识。 然而在实际研究中,形式和意义问题仍是一个颇多争议的核心问题,语法学上的各种争论,又都与之密切相关。对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概念、范围,以及二者在结合中当孰轻孰重,人们往往公婆各执其辞,甚至存有某些混乱的想法。本文就此谈一点粗陋之见。 一、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的表现方式(或手段),它可以分为两类: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显性语法形式…  相似文献   

20.
非谓语动词在英语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在高中和大学的英语课程中都是需要重点讲解的语法。本文对非谓语动词在英语中的重要作用做了概括地分析,希望能够给英语学习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