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思 《统计与决策》2006,(10):68-69
1现代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传统的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都是单一指标度量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其科学意义是有限的,单一指标只反映了城市化的一个结果,并没有体现城市化的转变过程。众所周知,城市化过程是一个经济、社会、生态、文化诸方面全面转变的动态的过程,是人类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
天津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把人口城市化作为城市化水平的惟一测度指标,似乎不能全面具体地反映城市化水平。而真正认识和测度城市化水平,对于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分析了人口城市化的片面性,提出了新的城市化概念。在此基础上,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基于城市发展评价城市化水平的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模型,对天津市基于城市发展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并且对2010年我国部分省、市基于城市发展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与以人口城市化为惟一测度指标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利用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模型测度城市化水平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衡量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1.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1)城市人口比重指标。城市化水平是指某一地区内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该指标简单明了,为各学科所接受,是世界上公认的城市化水平指标。它的实质是反映了人口在城乡之间的空间分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2  相似文献   

4.
基于城市化经济运行理论,创新性地将城市化划分为"城"、"市"、"城市化"三个层次,并分别构建这三个层次的城市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测度模型和空间溢出效应测度模型;借助于面板数据和空间面板数据的经济计量学分析方法,分别测度2001—2010年期间,中国35座副省级以上城市的城市化经济增长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每个层次下各指标的这两种经济发展效应各不相同,城市化空间溢出效应多为"被动传导型",故应充分认识各城市化层次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的差异性,从中把握城市化经济发展效应的真实发挥状况,找到提升城市化效率的针对性途径,促进增长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的发挥,带动城市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应急物流能力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突发事件的频发,使得对应急物流能力的评价逐步提上议程。文章按照应急物流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构建了应急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层次的指标权重,采用专家打分法建立评价指标集,运用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对应急物流能力进行评价,实现了对指标体系的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糊灰色综合评价的应急物流能力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持横向、纵向数据的连续性,文章特选取非农业人口比重作为城市化水平指标,另外,选取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里程作为交通线路的评价指标,对不同时空序列条件下城市化与交通网络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城市化进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以人口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综合水平是否相适应为研究角度,综合考察和评价了陕西省"四普"至"五普"期间的城市化进程,指出人口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发展,并就此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IPCC提供的方法与参数,测算出我国30个省市地区的碳排放水平。并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都对碳排放规模有正向影响,其中这些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城市化水平是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中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以可变模糊集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新的区域城市化水平评价方法-可变模糊识别评价方法,详细论述了其建模过程。该方法能够科学、合理确定样本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度、相对隶属函数。并且能够通过变换模型及其参数,合理的给出样本的评价等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较高。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计算结果可靠,可以推广到我国其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评价和实现同一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区域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的比重为准绳,利用文献[7]中提出的"区域农业人口城市化系数"及有关估计参数,对我国区域人口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定。根据城市化发展过程"S"型曲线运动轨迹,建立我国区域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数学模型,据此对我国区域人口城市化水平进行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11.
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国城市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国际标准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从国际经验来看,城市化主要是工业化推动的结果,而我国工业化仅仅是城市化进程的短期影响因素、且相关程度较低、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探寻城市化水平和自然灾害的关系,借助1976~2006年国家统计资料,选用国家财政救灾支出作为衡量自然灾害程度的变量指标,进行自然灾害和城市化时间序列的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  相似文献   

13.
将城市化水平划分为人口城市化水平、经济城市化水平、社会城市化水平、生态环境城市化水平,构建我国省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年我国31个省域数据,构建我国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运用偏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将随机干扰引入观测数据的模型敏感性分析显示,参数估计的稳定性较好。基于拟合的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各省域城市化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  相似文献   

14.
论文首先阐述了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含义,分析了以工业化率比照城市化率来判断中国城市化水平存在的误区.提出我国人口众多是造成这一偏差的主要原因,另外在指标的选取以及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水平评测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斌 《浙江统计》2002,(7):31-3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提法也愈来愈多,中央政府提出在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各级政府也都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制定了区域性现代化发展纲要。现代化主要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目前考核城市化的主要指标是城市化率(城市化水平),对于城市化水平的评测,文献研究较多,但测算数据之间差异很大,本文拟就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规范工业化与城市化衡量指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985年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时空规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00—2012年吉林省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二者间的协调度、协调发展度的演进规律,以期为协调吉林省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复合城市化指标,并将其与经济增长之间进行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结果发现:经济增长是城市化水平的格兰杰原因,而城市化却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二者之间存在长期正相关关系.采用撤县立市和撤县划区的做法对提高城市化水平没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为基础,提出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层次分析法),合理地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借鉴CMM(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思想,建立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成熟度模型,为给各个指标评分提供了依据;通过专家打分,实现了对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质量的定量综合评价,为评价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质量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建立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采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方法计算2000~2008年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水平、新型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运用面板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计量分析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结论表明: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促进了新型城市化的加快,新型城市化也推动了新型工业化进程,两者互为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