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渊  马庆国 《浙江学刊》2004,(2):219-221
通过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施知识产业战略.以知识产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力求尽快地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增长,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与使用的基础之上,带动全国走向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2.
范洁 《学术交流》2012,(8):81-84
基于经济理论视角,经济增长的收入陷阱本质上可被看成一种稳定或均衡状态,即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提高因素的作用往往被阻碍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提高因素的作用所"稀释",从而致使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徘徊不前。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虽取得较大成就,但其极易遭遇资源、环境约束的瓶颈,限制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稳定性,进而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实质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的挑战已逐步显现。因此,借鉴一些国家及地区在应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上的成功之道或总结其失败教训,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郑吉昌  夏晴 《浙江学刊》2005,(4):187-191
当前浙江经济已经进入了平稳增长阶段.浙江经济能否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面临许多挑战.本文从分析浙江产业结构特征出发,认为浙江正在逐步走向"服务经济时代",发展服务业对浙江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服务业有助于浙江在"工业化后期"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有助于浙江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有助于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有助于浙江解决就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
东亚经济能否稳定并持续增长的产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产业结构调整、出口竞争力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一层面进行分析,认为,产业因素是东亚经济复苏严重受挫的深层次原因。由于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带动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支柱产业。因此,东亚地区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否,与该地区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未来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将是影响东亚经济能否获得持续稳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面对产业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变化,东亚国家和地区必须在大量吸引外资和技术的同时,练好内功,在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方面尽快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以便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概述过渡性经济中农业和工业的联系对于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尤其是与国内市场发展有关的方式.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过渡性经济:物质生产仍然是农业占统治地位,但已存在着重要的制造业部门,两个部门之间的相对比重正发生着变化,并向有利于后者的方向转移.在这种闭关自守的经济中,制造业部门被认为是对农业部门高度开放,这说明制造业产量增长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向农业部门的"出口",并从农业部门"进口"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搞清如下事实,即构成这两条渠道的上述两种行业中发生变化的要素,而通过这两条渠道,农业支配着制造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经济前三季度同比增速达到9.8%。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减弱、分化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第三季度增速有所放缓,但恢复态势持续不变,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稳定性力量。风险挑战增加,政策权衡更趋复杂,中国经济的战略定力不变,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不变,充满"稳"的底气与"活"的动力。多重风险挑战下,中国经济依然亮点突出。消费回暖,制造业占比提高,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增长,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提升……在全球疫情反复、全球供应链梗阻背景下,  相似文献   

7.
张静 《社科纵横》2007,22(2):40-41
就业增加一直是爱尔兰经济最近高速发展和聚合期间的主要推动力,而爱尔兰的制造业对国家和区域层面的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爱尔兰制造业中不同规模的本土企业在不同时期对就业增长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对区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制造业中外国跨国企业与各区域的就业增长和区域聚合紧密相联,外国制造业的区位成为不同区域就业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一、何谓贫困 多数学者将贫困现象理解为经济问题,倾向于将贫困等同于经济增长停滞、人均收入低下,把贫困的原因归结为资本和投资的短缺,解决贫困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资本实现经济增长.不仅在个人贫困问题上,在看待国家贫困问题上,此类观点也占据了主流.  相似文献   

9.
陈贝 《探求》2014,(5):88-104
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必须从"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着手。本文分析了广州2000年以来劳动者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的总体变动走势,对广州工资与劳动生产率在国内和国际上所处的位置以及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工资和劳动生产率进行了比较,以期找出当前广州在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贸易高增长使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是公认的看法。但是,仅仅局限于这一见解并不能够解释贸易结构的变化。无论是有形的商品贸易、还是伴随外资流入而带来的技术进口和技术扩散,其显著的效应就是使新的知识和技术涌入,大大加快了中国制造业的技术积累和技术结构升级的速度,导致中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日益具有与工业发达国家极为相似的结构。因此,新的技术产业的建立和扩大正在改变中国传统的出口贸易结构,2004年,当机械和电子等技术产品成为主导性的出口产业时,未来数年的出口贸易持续高增长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在2010年前后,中国将跃居为全球最大的出口贸易国家。  相似文献   

11.
李国兴  邓坤金 《探求》2005,(Z1):6-7
一、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发展的全面性 发展观问题与历史任务和实践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有什么样的任务,实践就以此为重心,形成相应的发展观.二战后,各国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把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到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也不遗余力地追求工业化,致力于经济增长.但是这条追求工业化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征服自然"为人类服务作为特征,在直接导致了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的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1972年"罗马俱乐部"出版了<增长的极限>一书,提出了一个划时代的理念,即用"发展"代替"增长",从而把追求"可持续发展"提到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产业集群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在整个工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世界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国制造业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长期发展中,结构问题、产业集群问题和产业竞争力问题越来越突出,产业集群竟争力下滑,集群效益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根据国家制造业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促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优化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点就是要大力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持续竟争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自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这两大系统地缘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差异,并从地理环境因素、文化因素、历史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的发展模式等四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从而揭示并证明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缘经济的发展将对21世纪的中国经济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对90年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作了较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现实中的收入分配差距变动呈现出三个特点:各个群体的人均收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居民总体收入差距扩大,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日趋严重.30年来改革开放的事实表明,市场经济下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的确时促进经济增长、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应是在继续发挥市场经济促进效率功能的基础上,通过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中国两个典型制造业中心浙江和广东为例,就制造业集聚之集聚经济与区域制造业发展论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宏观的制造业结构、中观的行业集中度以及微观的集聚企业类型三个视点切入对浙江与广东制造业集聚的对比分析揭示,两地区的制造业集聚存在着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的实证检验表明,两地区制造业集聚所产生的集聚经济对区域制造业发展的贡献不同.这种集聚经济之区域制造业发展效应差异,可从两地区制造业集聚的自身特征差异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16.
世界服务业吸引FDI状况及其促进经济发展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嗣毅 《学术交流》2008,(2):112-116
世界经济和服务业增长态势良好,世界经济正向服务经济转型,为吸引外资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世界服务业吸引外资状况良好,并继续快速发展.这主要取决于世界主要国家充分认识到服务业吸引FDI能直接提高东道国服务业的需求能力和服务供给的质量,能间接刺激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其他产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供给质量的提高,能在服务业和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其他产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产业循环关系,这三个方面最终可以支撑起东道国宏观经济良好的运行态势.上述服务业吸引FDI作用的发挥需要东道国政府强有力的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包括加快国内服务业发展、充分利用世界服务业国际间转移的机会、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来自于制造业发展的市场需求的空间、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融合政策等.  相似文献   

17.
吴优 《阅江学刊》2009,(2):52-62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发展和强大的基石,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强大动力来源,同时也是产生环境污染的主要部门,环境污染治理是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英、德、关三国针对制造业的不同特点,在环境污染治理费支出、环境相关税收以及固体废物处置等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中国制造业必须走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制造业”发展道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清洁生产,以环境保护取胜,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相似文献   

18.
城乡收入差距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 《社科纵横》2001,(3):54-55
我国自 1 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高速增长 ,与此同时 ,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突出表现在东西部地区间差异和城乡差距上。本文拟就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与居民生活水平的关系结合有关数据作出分析 ,并针对造成差距的原因提出一些建议。一、改革以来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情况改革以前 ,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较为明显 ,改革以来 ,这种差距经历了缩小———扩大———再缩小的过程。见表 1 :表 1 .城乡居民实际人均收入年份 城镇人均收入 (1 ) 农村人均收入 (2 ) 城乡…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整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依据大量统计与实地调查资料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发展与地区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整合的战略意义与基本思路。研究结果表明 ,推进产业的整合 ,尤其是制造业的整合 ,应该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十五”期间重要的战略任务。但要顺利推进该地区的产业整合 ,必须展开一系列的制度创新 ,并构筑更加积极的政策体系 ,除了在行政层面构筑权威性的协调机构外 ,还要以上海为核心 ,整合各个地区性的要素市场和中介服务机构 ,以一体化的市场与服务推进产业的整合  相似文献   

20.
王芳 《求是学刊》2007,34(4):68-72
与以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中国不同,印度制造业的发展始终保持缓慢低下的增长速度。本文从制度角度揭示了印度制造业发展缓慢的深层原因。笔者结合印度制度环境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发现长期的混合经济和民主体制形成的僵化体制增加了印度制度变迁的难度。劳动力市场保护和许可证等一系列管制构成制造业把握开放机会的制度障碍,造成外资和贸易的不旺,进而无法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