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水浒传>中有关"酒"的描写,我们称之为酒文化.小说中所描写的下酒、按酒、酒质、酒具等酒文化,是宋元时期人们宴饮时习俗礼仪、饮酒器具、酒令娱乐等方面生动体现,是宋元时期人们世俗生活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史记》作为描绘社会生活史的全景画卷,也记载了民间社会及高层豪贵饮食消费情景。其中,“酒”在不同场合饮用的记述,尤为引人瞩目。女子饮酒画面,在司马迁笔下得以展现生动的历史场景,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为认识和理解中国上古时代的酒史与酒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由《史记》可见当时女子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酒表现。上层社会女性,亦有“宴饮”喜好。女子经营酒业,也有相关记载。  相似文献   

3.
宁德的酿酒、饮酒传统自古有之,民间酿酒技艺千年流传,其中当然蕴含着宁德独有的、内涵丰富的、特色鲜明的、历史久远的宁德酒文化.然而,宁德近年来酒产业的发展速度迟缓,与其深厚的酒文化极不相称.宁德酒产业发展的出路必定是与宁德酒文化传播的融合,宁德酒文化的挖掘和发展是宁德酒产业复兴和崛起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
中西饮酒文化差异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中西饮酒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以及饮酒文化与文学艺术、时尚等方面的关系,中西酒令对比等,指出中西饮酒文化差异实际上是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的饮酒文化以展现人文内涵为主,酒与诗歌、文学的关系以及历史悠久的文字酒令,无不体现出这种内涵,而西方饮酒文化包括酒与时尚的关系则主要体现出对酒的尊重与欣赏。尽管中西方对饮酒文化的理解不同,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酒文化,比较中西方饮酒文化的差异更能彰显中国酒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使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酒文化,欣赏中国的酒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日酒文化比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酒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两国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二者都是农耕文化的产物。由于酒文化受生活环境、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日两国酒文化在酒名、酒德、酒礼等饮酒习俗上存在着差异。通过中日酒文化的对比研究,可以了解中日两国酒文化的特征,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凉山彝族酒文化 ,是彝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折射出了彝族人民的历史、文化、风俗、性格和生活方式 ,同时也反映了酒给彝族人民带来的喜怒哀乐等。本文着重从凉山彝族人民的饮酒礼俗入手 ,探讨酒在彝族人民生活中的民俗意义及其功能特性 ,以展示凉山彝族酒文化的优良民俗风彩。  相似文献   

7.
汉字所蕴涵的酒文化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也同古代传说一样遗留有酒文化的信息。在由汉字所写就的古文献中随处可见酒文化的信息 ,在汉字的古老形体中也可以寻觅到酒文化的信息。其中有酒起源的传说、酒与盛酒之器的字形、酒的制作方法与品类、酒的礼仪与功用以及酒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8.
酒禁是中国古代国家权力机制对社会酒事行为或酒营活动进行强制干预的一种行政控制手段,其禁令内容既包括取缔社会酒类消费、中断一切酿酒、酤酒、饮酒等社会酒事行为,同时也包括国家实施榷酒政策垄断酒业经营,专禁民间私酿私酤的酒政限制。中国古代酒禁政策代有变迁,禁酒原因各有差异,不尽相同,但对犯禁行为实施重刑惩罚,却是历代酒禁立法的共性现象。作为国家权力干预酒文化或酒业经济的一项专制政策,酒禁的结果,使中国古代酒文化或酒业经济的发展,被打上了十分强烈的专制政治印记。  相似文献   

9.
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英雄文士常举杯高歌,抒情言志.曹氏父子嗜酒,对酒有着深厚的情结.曹操造酒、献酒、劝酒,留下了“煮酒论英雄”,“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佳话;曹丕爱饮酒,常和邺下文士举杯高会,给生活平添了丰富的色调和乐趣;曹植饮酒不节,张扬了他的豪情,也给他制造了不少麻烦和痛苦.曹氏兄弟与建安文士在游宴活动中举杯畅饮,激发了他们的才情雅兴,首创大量的公宴诗、赠答诗.这种生活行为,影响历代迁客骚人.曹氏父子的诗酒风流、生活习俗,与谯地发达的酒文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汉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期阶段,封建礼教对妇女的约束和影响还没有后世那么严苛和深刻,妇女的活动比较自由。汉代妇女与酒文化的关系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汉代妇女通晓酿酒技术,积极参与酿酒工作;她们不但酿酒,而且还抛头露面地酤酒;汉代妇女饮酒也成为当时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汉代妇女与酒的密切关系体现了她们较高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作为两宋之交著名的女词人,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其词作中多处提及"酒"这一物象。但面对同样的"酒",词人却写下了表现不同情怀的词作,这跟词人自身的人生经历是有着密切关系的。通过从诗酒文化中"人"的境界,来阐释李清照词中"酒"意象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朱敦儒词中多"酒"。"酒"承载着词人浮沉不定的生命历程和价值取向。词人以"酒"为媒介,吐露心迹,寻求解脱,抒忧生忧时之情,发高蹈闲适之致。本文以"酒"为切入点,通过对"酒"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质的阐释,以期管窥词人悲剧人生的深层社会根源及词人爱酒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3.
水井坊遗址的考古发现与蜀酒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有悠久的酿酒历史,蜀酒文化源远流长。考古发现的四川历代与酿酒、饮酒题材相关的文物极为丰富,充分反映了四川酒文化的悠久历史与丰富内涵。水井街酒坊遗址的考古发掘在中国传统酒文化的研究上获得了重大的收获,对探讨蜀地酒文化是一次重大的突破,有极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表现饮酒的诗人,他使酒和文人的精神生活发生了紧密而重要的联系。嗜酒的时代风尚影响了陶渊明,他借饮酒追求精神的超越与解放,化解人生的种种感伤、焦虑与痛苦,他在酒中获得了无限的乐趣和慰藉。他以自己的真性情和大才气实现了诗与酒的完美结合,达到了酒与诗的最高境界。诗酒合一表现为陶渊明引酒入诗,以酒寄意。诗酒合一使陶渊明更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使其诗文中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5.
唐代的江南城市经济功能得以大大强化,改变了江南人的生活方式,并与区域传统交会碰撞,逐渐形成新的文化结构,进而影响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文章从以酒为题材的唐诗切入,就江南饮酒传统、产酒条件、造酒盛况和酒的消费等方面展开论述,唐代江南的都市醉歌最充分地展现出江南地区的诗性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的酒名,出现最多的是一个"春"字,关于它的含义,历来缺乏考释。本文从固有名词的词语结构加以分析,认为"春"字在酒名中指代酒,这个用法是从《诗经》中的"春酒"沿用过来的。依这一文化事象,后人以"春"字名酒,其中蕴含有对生活的祝福,春意的生命感发等多重含义,在这个意义上,酒与人的生命意义紧密结合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17.
从日本谚语看日本酒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智慧的结晶。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日本酒文化源远流长,日本人不仅制造了口感细腻纯正的清酒,还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内涵丰富的酒谚俗语。这些酒谚,一部分出自中国的古代典籍,明显带有中国文化思想的痕迹。其中特别是儒家伦理道德型的酒文化精神对日本的酒德、酒礼等影响深远。同时,日本民族独特的酒文化特征也在谚语中得到了完美体现。比较而言,日本和中国酒文化大同小异,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相似文献   

18.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文学艺术、医疗卫生等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和作用。同时,酒被称为"百礼之首",也出现在大量的诗、词、赋中。《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其中的雅、颂两大部分中有大量的与酒相关的诗句,从这些酒诗我们可以看到先秦时期的酒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酒与文学有不解之缘。参加酒宴者往往以一种叫“酒令”的诗歌助兴。讨论的《酒令》是书于竹牍和木牍,藏于北京大学。另外,令人惊奇的是,同出还有一枚特殊的酒骰,形状特异,前所未见,上面有四个酒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