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今天美国土地上居住的人民大部分都是英国移民的后裔。美国的历史著作中有这样一个专门名词:WAS 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意指祖先是英国新教徒的美国人。他们构成了美国人民的主体。据1790年的统计,当时的美国人口除印第安人和黑人外,按其民族成分来说,其分配约  相似文献   

2.
美国文学的历史比较短,但美国的作家却充分体现了这个伟大民族不满现状、独树一帜、勇于开拓的精神,因而使得美国文学在世界艺林之中大放光彩。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中一支不可小(虚页)的力量,研究它的崛起和发展,可以使我们从中了解到美国文学发展的一个侧面。美国黑人文学起源于黑人奴隶歌曲,这些歌曲,不论是悲歌还是民歌,都倾诉了黑人背景离乡、沦为奴隶的痛苦心情。尽管早期因为黑人接触社会的机会有限,文化土壤瘠  相似文献   

3.
黑人女性文学长期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以及黑人男性文化之外,它的成长经历了漫长的曲折与坎坷.美国黑人女性作为一个边缘的、曾经被压制的群体,到如今发展成为第三世界女性最富有影响力的理论流派之一.如今中国正在进行着自己的文论重建工程,如何使自己的文论话语走出西方中心的牢笼,并将自己的文论话语呈现给世界,以差异的一极参与世界文论话语的对话,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迫切的问题.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黑人女性主义对中国女性主义写作及批评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启迪.  相似文献   

4.
作家莫里森的身份定位是黑人、女人和美国人.作为一名黑人,莫里森从家庭、黑人学校和社区汲取了丰富的黑人民间文化养分,并将这一民族传统的精髓发扬光大.作为一个女人,她关注历史和现实中的黑人妇女,塑造出敢于反抗不公社会、打破歪曲原型、实践本真自我的黑人女性形象.同时,美里森又是跻身主流的美国文学大师,双重意识、两种话语在被经典化的美里森的夹脑中角逐.  相似文献   

5.
从美国黑人文学创作駁黑人低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黑人文学是美国优秀文学传統的一部分。“要是沒有黑人的丰富多采、生气蓬勃和优美的詩篇与歌曲的話,美国文学在广度、貭量与数量三方面都远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全部美国文学总起来不到两百年,其中有記載的黑人文学则达到一百五十年左右,如果把欧文算作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比較重要的作家看,早在欧文出生之前,美国第一位黑人女詩人斐立絲,惠特萊(一七五三—一七八四)  相似文献   

6.
玛雅·安吉洛是当代美国文坛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她的自传体小说《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继承并发展了美国黑人士性文学,展现了黑人女性在种族与性别的困境中经历艰辛与屈辱并顽强成长的过程.以成长小说理论为基础,能够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小说所折射的黑人女性成长主题.  相似文献   

7.
艾丽斯·沃克是 2 0世纪五六十年代杰出的美国女性文学及黑人文学作家之一 ,她提出了“女性主义”的理论 ,重视文学创作中的黑人女性话语。她的短篇小说《日常使用》 (EverydayUse ,1913)中描写了围绕着旧百衲被 (黑人传统文化遗产的象征 )发生的冲突 ,揭示了女主人公自我意识的觉醒 ,体现黑人妇女寻求自我个性与在逆境中保持人的尊严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1980年,康斯坦丁诺(R.Constantino)在《对第三世界史学的评论》一书中呼吁,把“斗争”的思想作为第三世界史学著作的“主线”。他对历史下的定义是:“人民为了不断增进自由和实现人类更高的理想而斗争的记录。”根据这一定义,历史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解放的过  相似文献   

9.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在其迄今为止发表的11部小说中,黑人女性是贯穿其中的主角,是作家始终关注的对象.对莫里森作品的解读需要关照其独特的三重文化身份:美国人、黑人、女人.身为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作家,莫里森对西方经典了如指掌;身为黑人,莫里森对非洲文化传统秉承与热爱;身为女人,莫里森一直坚持女性立场.因此,在解读莫里森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时须掌握与《圣经》、非洲文化相关的知识并具有女性意识,三者的结合是解读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美国的人权政策曾经长期剥夺黑人及其他种族人民的人权,在美国的司法领域中存在着极严重的种族歧视传统,美国最高法院等司法部门更是滥用其职权限制和剥夺黑人人权,司法暴力现象司空见惯。无数案例和大量精确的统计资料表明,美国并非是如其自诩的“自由者的乐土”。相反,美国的黑人至今仍是世界上受苦最深的民族之一,他们仍要为争取“自由、平等、幸福”的权利作艰苦持久的斗争。  相似文献   

11.
从边缘到中心:非裔美国文学理论的经典化历程论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裔美国文学理论(黑人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比黑人文学史的地位在美国文学历史上确立要晚得多,这个漫长的经历体现了黑人文学批评艺术的“杂糅性”特征,它正式发端于20世纪初叶,历经了黑人美学的确立、黑人文学理论的勃兴、黑人女性主义的发展壮大以及黑人文学理论发展的新趋势四个重要阶段。各阶段代表人物的理论主张各异,但是总体趋势是逐渐走向成熟,呈现多元发展态势,非裔美国文学理论不仅从边缘化的地位走向了文学研究的中心地带,而且已经步入美国文学理论经典的殿堂。  相似文献   

12.
《美国人民史》是一部“来自下层”的历史,是一部以激进、自由的观点撰写的美国通史。作者描述了黑人、美洲印第安人、白种工人、农民、囚犯、妇女、士兵,即描述那些与抗  相似文献   

13.
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以流溢着诗意的语言和独‘特的叙述方式为读者建构了一个在异质文化侵蚀下怪诞、变形、灰色的黑人世界,阐释了双重文化冲突下黑人灵魂的涌动--或沉沦或错位或窒息或探寻,有着深刻的审美意义.本文试图以这个光怪陆离的黑人世界为观照点来探讨莫里森小说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兰斯顿·休斯是20世纪美国新黑人文化运动(哈莱姆文艺复兴)中最重要的作家和思想家之一.他所创作的诗歌的素材.大都来自社会底层黑人的生活经验.休斯提倡种族平等,其作品充满独特的幽默感及音乐般的灵性,至今仍然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小说中所体现的对后殖民时代美国少数族裔的文化生存问题,是美国少数民族裔作家们的一个重要思考方向。莫里森小说中展现出的非裔美国黑人在美国这个多元文化熔炉中坚守黑人文化传统的意义,以及在白人主流文化冲击下的黑人文化的觉醒,并最终寻找到在跨民族思维下少数族裔文化生存的策略,充分展示了美国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自从法国人口统计学家阿尔弗雷德·索维在1952年首次使用“第三世界”这个新概念以来的三十多年中,它越来越成为我们时代特征的新概念,而且愈来愈成为当代重要研究新课题。读了畅征同志的《第三世界政治与经济》后,我感到这是我国学者对第三世界具体研究和分析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7.
肤色、性别与原生态文化是美国非裔女性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创作的主要关涉点。与白皮肤比较而言,赫斯顿认为黑肤色等族裔特征为一种差异性的美。被界定为非主流草根文化的黑人原生态文化是黑人生存的策略和非裔文化身份的标识,是美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构成元素。黑人与白人、黑人文化与白人文化在保持个性的同时要进行种族间人与人的良性互动和种族间文化与文化的交融。赫斯顿在文本中近距离地审视了黑人男性对黑人女性的性别歧视,倡导族裔内部平等、互补的双性和谐,为非裔美国女性作家开启了一种有效的性别、种族、文化的诉求途径。  相似文献   

18.
<荷兰人>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作家阿米里·巴拉卡的代表作.在这部戏剧里,巴拉卡运用了传统的非洲神话和伊甸园神话,充分表现了黑人在寻求种族身份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困惑,对黑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揭示了黑人白人之间存在太多的不和谐因素,从而暗示种族融合的时机尚未成熟.以神话一原型批评为理论基础,对<荷兰人>加以解读,可以了解60年代初期巴拉卡对种族和解思想的醒悟与摈弃,从而深入领悟巴拉卡的文学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19.
一、历史与文化背景多民族的美国社会产生了多元的文化、多元的文学(包括多元的诗歌),但占主导地位的是白人文化、白人文学,因为他们的国语是白人使用的英语.他们的历史,他们的文学史(包括诗歌史)都是从白人角度来写的,如同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史从汉人角度用汉语来写的一样.印第安人被白人赶到偏僻的“保留地”里,很难受到文化教育,因此很少有机会用他们的语言或英语写他们的美国(本来就是他们的故土)史和他们的美国文学史;迁移到美国去的犹太人没有受到希特勒对他们的那种残酷迫害,也没有受到黑人或印第安人所受到的那种压迫歧视,虽然他们从犹太人的心理和角度创作文学,但是他们由于同属白种人而往往被列入白人作家的行列时显得很自然.几乎同时与白人殖民者到达北美的非洲黑人沦为终身奴隶,和土著印第安人一样受到虐待,但白人强制他们干苦活,他们势必被掺杂在白人社会里,而不是象印第安人那样被圈在与世隔绝的“保留地”里,固而有了运用英语创作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非裔美国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六月庆典》在我国尚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该小说在其表现主题、写作技巧和叙事手法上都堪称经典,可以说是对作者第一部著名小说《无形人》的超越。在此从后殖民主义文化语境出发,追踪主人公桑瑞德(儿时布里斯)的人生之路以及黑人牧师希克曼在此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对《六月庆典》的身份寻求主题进行深入解读并挖掘作者对黑人命运和黑人文化的深切关注以及对美国社会历史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