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建设状况决定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是否坚实、物质基础是否雄厚、思想基础是否牢固。最终关系到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成败。  相似文献   

2.
宪政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诸多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宪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展开和深化应当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的科学社会主义解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包心鉴 《齐鲁学刊》2005,1(4):109-114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要求而作出的科学抉择。社会主义本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基础;社会主义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核是科学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行政法治与和谐社会的内涵着手,分析探讨了行政法治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转变行政执法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更新行政执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是确立正当的行政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影响力深,各种问题交错难清。本文删繁就简,提炼出构建和谐社会带有纲领性的四项基础,即经济、人文、社会和政治,认真阐述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唯物论基础;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是辩证法基础;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是认识论基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物史观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还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实践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无疑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关键词,报告还特别强调“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意即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这是因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加完善,不断加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能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更加繁荣,不断巩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不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能促进各种体制和机制更加完善,不断健全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能促进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和谐,不断改善构建和谐社会的心态基础。  相似文献   

8.
准确把握省情,这是构建福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文章简要阐述了构建福建和谐社会的内涵与意义,着重从福建自身的发展和与全国及周边相关省份的比较这两个向度,对构建福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党的执政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加强党的执政道德建设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证、道德基石和社会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确立公平正义的执政制度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提高执政主体的道德责任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中存在着思想资源与理论基础的混淆,从而出现将儒学等传统思想资源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基础、指导思想的方法论迷误,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易产生误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社会主义形态为本质属性。从政治经济基础、构建路径到最终价值取向等要素构成的基本逻辑构架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之下完成的。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主义,而非儒学等其他思想体系,后者充其量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思想资源。明确这一点是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性质与构建方向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有针对性地开展无党派人士的统战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对无党派人士的统战工作,就要充分认识无党派人士的重要地位,认真分析无党派人士的特点,掌握做好这项工作的规律,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以充分调动无党派人士的积极性,发挥无党派人士在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而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的和谐社会,离不开成熟健全的公民意识。因此,通过完善公民社会建设、引导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推进公民意识教育等途径,大力培养公民意识,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建和谐世界,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内政、外交方针的有机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建和谐世界,继承了以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建和谐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共建和谐世界,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创造性地解决了统一战线的重 大理论和方针、政策上棘手的问题,扩大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范围,对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新的 贡献。新时期我们要继续以邓小平统战理论为指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开创统战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刘定平  申覃 《云梦学刊》2011,32(5):123-125,152
高校统战成员在政治、学术、资源、社会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发挥其在教学科研、教书育人、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和谐稳定发展、推进高校民主建设等方面作用,建立起高校统战成员为学校科学发展作贡献的长效机制,为高校科学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攻坚阶段,和谐社会的构建理应成为题中应有之义。政治社会化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场经济的建立、政治文明的推进、文化格局的多元发展、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需要通过政治社会化这一行之有效的途径维护社会的稳定。政治社会化同和谐社会具有内在同一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但我国的政治社会化发展尚不成熟,政治社会化的水平不高,为此需要不断优化政治社会化方式,加快推进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辩证统一性。二者有内涵宽泛程度不一、哲学层次高低不同之异,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科学发展观更具有宏观性与统领性,因而彼此各有侧重,自成体系;二者有现实依据、价值取向和基本路径相通之同,因而彼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主义道德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起着引导、激励、支撑和保证的重要作用。从道德的主体性上看,荣辱观能够为人的认知提供心理基础,为人的意志提供精神动力,为人的行为提供价值取向。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支撑在于能够使人以真正的道德主体性身份把构建和谐社会与融入和谐社会当作自我完善的价值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和基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原则,既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伦理道德问题。和谐社会是一个兼有外在社会政治理想和内在道德理想双重特性的社会,因此创造一个具有良好内在和外在伦理秩序和道德氛围的社会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