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儒学与现代管理温金慧(北京邮电大学管理与人文学院)儒学是由孔子开创的。孔子是一位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思想与治国从政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管理思想。孔子从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而优则仕”的从政管理人才。孔子讲政事,就是指从事国家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关于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问礼于老子当属历史事实;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实与老子的反礼主张并不矛盾;孔子问礼于老子只是孔子向老子学习的一个方面,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会通是多方面的。例如,老子并不反对仁,孔子也有无为的思想倾向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孔子与弟子对话这一角度,采用了对比"仁政"和"霸政"两种政治手段的方法,分析了孔子的从政理想和心态以及命运。指出其从政理想是为了维护周王朝的权威,孔子试图建设一个"仁"政的国家。分"从政"和"为政"两步来走,以"仁"为经,以"礼"为纬,在"知其不可而为之"心态下来进行政治活动。但是"仁政"理想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难以...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政治活动和教育活动,他的政治活动和教育活动是结合的.他在从政中进行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为政治活动服务的.孔子是中国私学的刨立者,晚年从政失败,于是专事教育.孔子曾自述其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若从其致力于为学的修养看,确是不平凡的一生.如其教育,他经验丰富,观点鲜明,理论深邃,认识和掌握了一定的教育规律.孔子在其一生的教育实践中,找到了培养"士"所应教的内容和怎样教的方法,以及如何选"士"的原则.他为培养"士"在建立课程的问题上,提出了一些理论,有些理论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很可贵.  相似文献   

5.
按照定义、公理推导出众多的命题,是《论语》公理化诠释的主要成果之一。这些命题,分为“立德”、“从政”、“为学”三部分,基本涵盖了《论语》的重要观点,体现了孔子思想的逻辑体系。本文选登其中的若干条,以供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家的奠基人和理论先驱。他毕生致力于儒家伦理的现代化工作并以弘扬儒家伦理文化为己任。他所建立的新孔学伦理思想影响了后来一代又一代新儒家学者。本文试对梁漱演的伦理思想作些深入的论证分析。一、公开倡导新孔学,主张重建儒家伦理本位梁漱溟的新孔学伦理思想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形成的。面对着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全盘性反传统的思想倾向的高涨,梁漱溟大惑不解,他抱着阐扬孔子思想,复兴儒家伦理文化的使命和责任感跨进北大,决心替孔子学说争一席之地。梁漱溟批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一味提倡科…  相似文献   

7.
子路的性格率直,有后代法家的个性风貌,但不失儒雅。曾礲恬淡洒脱,一派清华,表现出庄子那样的思想倾向。从孔子这两个弟子的形象和价值取向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孔门师生形象的博雅多姿,孔子儒家思想的丰富性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8.
孔子一生关心政治 ,有求仕愿望 ,这在其弟子身上表现也很明显。据考察 ,孔子弟子无论年龄大小、兴趣如何 ,都程度不同地对政治有兴趣 ,有的还有不小的建树。考察他们从政的事迹 ,可发现孔子的早期弟子与晚期弟子从政风格有明显差异 :前者人多 ,后者人少 ;前者朴质 ,重事功 ,后者多“文采”,与学术联系紧密。此外 ,孔子创办私学 ,使许多平民出身的弟子通过学术登上政坛 ,打破了过去以血统为基础的世卿世禄的常规 ,带有明显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9.
对《论语》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见《子罕》篇)一句,到底应做如何解释,历来意见不一。最常见的解释是: 孔子偶尔(或很少)议论利、命和仁(的问题)——杨伯峻 从字面上看,如果不联系孔子的思想主张和全部言论,似乎如上做解,不无道理。但是,只要我们稍加分析,从孔子的思想主张及这句话的语言结构诸方面去考虑,就觉得如是解句很欠妥当。 我们知道:孔子是先秦儒家的代表,而儒家的主要思想倾向,就是提倡“仁”。此亦孔子一生为之奋斗的主张。在“论语”中,一个“仁”字贯于全册。如:  相似文献   

10.
孔子为实现其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一生坎坷,历尽磨难,不管是从政而不达,还是周游列国而不遇,不气馁懈怠,矢志不渝,其“克己内求”的道德修养思想成为儒家思想的一显著特色,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析孔子的道德修养思想,阐释其深刻内涵,挖掘其合理因素,摒弃封建糟粕,对加强和提高社会主义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有效性,培养“四有”新人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一、“克己内求”思想探源孔子的学说,乃至整个儒家学说,被称为“为己之学”,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①。“为己”即完善自…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讨论了孔子的为学思想,包括学为基础、学而知之、学而思之、上学上达四方面的内容,认为这些均构成孔子教育思想的基础,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2.
在《侍坐》篇中,出现了孔子既对冉有、公西华的“从政”志向持肯定态度,却又赞成曾皙的“异乎三子者之撰”(即“归隐”)这样一个矛盾。据管见所及,对此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理解:或者肯定孔子当时的思想是“归隐”,或者认为孔子当时的思想是“从政”,或者持调和态度,认为孔子的“与点”并非是真正赞美曾皙,而对子路“哂之”则是“纯属偶然,无关大体”云云。笔者以为,以上理解都有偏颇,其要害在于未能全面把握孔子晚年的思想,从总体上准确区别孔子对冉有等人的不同态度。试看《论语》中的有关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或阐述事理和事物的优劣、正反、主次等关系周详完备、无懈可击;或分析其各个侧面、各个层次、巨细差别、微观和宏观淋漓尽致、情趣娓娓,体现了很强的实用性、持续性和可操作性。文章从孔子的学习与教育、从政与处世等方面入手,通过孔子对己对人种种相同相异的要求和施为,解析孔子辩证思维的非同凡响,进一步认识作为中国文化思想渊源的《论语》,是后世子子孙孙终生得益的"人学"指南。  相似文献   

14.
再识孔子     
正在历史演变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中,传统教育总是在被批判着,但过多的批判之后,我们还应再审端倪,留住历史精华。事实上,后人在过多过激烈的批判中常常漠视了那些历史陈迹的精华。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也是公认的世界最早的伟大教育家。孔子从小受西周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小向往西周教育和文化,自小立志当官,最终冲破"学在官府"的桎梏,投身兴办私学。他指出"学而优则仕",并提出"仁"和"礼"作为做人和从政的标准。时至今日,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教师能与孔子相比肩。他开了私学教育的先河,孔子以"有教无类"为标准,打破官方不收民间学生的规定,广收学生三千  相似文献   

15.
孔子从政记     
孔子一生热心从政,自许甚高,然而却仕途坎坷,业绩很少;原因在于其政治主张违反时代要求,多属复古空想,不适合时君世主口味,所以落落寡合。但是孔子从政的失意,却促使他在思想文化教育领域孜孜以求,从而造就了一位卓绝千古的大思想家,对后世影响至巨。  相似文献   

16.
治学思想是先秦圣哲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论语》为个案分析,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孔子治学思想作全面的梳理和提炼;在“学”的内容,“学”的方法和态度,“学”的目的和意义三个层面进行阐释,期待能对孔子治学思想形成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以来,东方一些国家的学术成果研究和阐述了列宁学说与东方问题的联系,发掘了列宁学说中与东方问题有关的重要内容,排除了在列宁学说认识上“左”的思想倾向的影响,驳斥了“西方列宁学”对列宁学说的攻击,深化了对列宁学说的认识,从而使“东方列宁学”趋于成熟。“东方列宁学”的精神实质表现为:直接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服务,从东方的实际出发理解和掌握列宁的学说,反对在列宁学说认识上的“左”的和右的两种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一生从教四十余年,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事业。他开创了我国古代私人办学的先河,“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桃李满天下。他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和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和世界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美国,他被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名列榜首。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弘扬传统文化,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推陈出新,吸其精华,发扬光大,为现实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孔子的教育思想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被中国人尊奉为先师的孔子,一生具有奋斗激情,不断进步;热爱教育事业,愉快从教;富有爱心,关心弟子;有科学精神,与迷信绝缘;而这些特点正是优秀教师不可缺少的素质。因此,孔子的先师形象仍是当代教师接受教育所需要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20.
孔子思想学说,在整个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文明史上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这影响甚至延及今天。孔子生活于礼崩乐溃的春秋末年,他以自己的博学多才,总结继承了以往,特别是西周以来的文化思想成果,加之又参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从政机会。时代造就了一代哲人——孔子,产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孔子学说。中国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初期,中华民族所有主要思想文化成果——民本思想、宗法思想、中庸思想、大同思想集大成于孔子学说,并逐步形成了一个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