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如何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这是个亟待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图就货币政策对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运行现状以及货币政策的选择取向等问题作如下探讨。一货币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政策。它的主旨是通过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调节投资和消费,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货币政策的内容包括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政策手段。现代经济实质上是一种货币经济或信用经济。货币信用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论通货膨胀的货币流速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通货膨胀加剧一般对应着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过度的货币供给不仅造成持续性通货膨胀,同时产生的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也为通货膨胀推波助澜。通货膨胀的货币流速效应分为绝对加速效应和相对加速效应。国际比较和中国的例证说明,V0、V1、V2同时出现持续性绝对加速效应,将诱致螺旋式或恶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与货币流通速度V0、V1、V2均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对应着一个货币供给当量,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3.
<正>一、几个贷币政策理论问题的新解说 1、货币政策的目标:还要再争论吗? 可以说,有关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都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后,从西方货币理论中引进,并加以中国化的。在西方货币理论中,货币政策和目标有四个方面,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在改革初期,由于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的规模有限,低工资低就业又是中国经济的一贯特点,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便被很自然地确定为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其后不久,理论上关于纸币流通条件下是否必然产生通货膨胀的争论和实际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的显性化,使许多经济学者坚称稳定货币才应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唯一选择。他们认为,经济增长是政府的政策目标,而不是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由于经济增长目标与物价稳定目标是矛盾的,中央银行在实际操作中必然会左右摇摆,而且特别容易屈从于政府的  相似文献   

4.
股票收益与通货膨胀和货币供给量有着较强的相关关系,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进而影响消费和投资。本文通过对我国股票收益和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中国货币政策表现为逆经济周期特性,导致了实际股票收益与通货膨胀的负相关关系。通货膨胀变动主要是由经济增长变化引起的,在中国股票收益和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影响因素中,货币供给量(M1)对两者的关系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IS—LM模型作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是说明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模型。从理论上讲它是对总需求分析的全面高度概括,可以用来解释财政、货币政策。本文认为,财政、货币政策是该模型的外生变量,资本利用率是其内生变量。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往往忽视对资本利用率的研究。应以内生变量为本来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货币。稳定货币和稳定物价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为实现这个最终目标,需要一个可直接操作的金融变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问目标。为了有效地控制社会总需求实现货币稳定,应选择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另外,中央银行还需要改革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控手段,特别是经济手段,如存款准备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可控性、可测性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作为我国正规金融机构补充的影子银行的存在降低了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货币供应量的稳定性有较大负面影响,但同时对经济增长也存在着大概率的正面影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估测发现,2018年影子银行信贷总规模达729万亿元,占当年GDP90万亿元的809%。对此我们必须思考规模庞大的影子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加快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改革进程,强化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疏通利率传导机制,既保证有效监管也给予适当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影子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影响,注重预期的引导与调节。  相似文献   

8.
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与目标杜两省李秉祥本文认为,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尽管客观上存在着巨大的货币扩张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顺从其压力而有意识地将货币扩张政策化;或者完全相反,长期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在总体取向上稳定或基本稳定货币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 点。本文以宏观经济为背景,从短期和长期促进经济增长的不同动力、货币供给量中介目标 的作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三方面,分析了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并从提高政府信誉 、增加货币供给量、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与其它宏观经济政策配合角度,提出了提 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的持续高速增长,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和外生性的实证分析发现,货币需求是影响我国货币供给过快增长的主要因素.外汇占款、固定资产投资、银行信贷和消费需求是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国应基于货币需求来实施货币政策调控措施,以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效力.  相似文献   

11.
改革以来,我国始终不能确定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货币政策目标,从而也无法明确金融宏观调控的核心问题。因此研究选择适合国情的货币政策目标和建立货币供给规则问题,则是一项极迫切的课题。 八五时期货币政策目标选择 处理好经济增长与币值稳定的关系,这是一个十分复杂,必须谨慎处理的重大问题,它的深远意义是稳定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改革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结果——高通货膨胀率与高经济增长率并存发展模式基本是成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几乎都存在通货膨胀。许多国家政府和中央银行都追求能使经济增长维持在持续高速度水准  相似文献   

12.
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是货币供给的重要渠道,其数量变化会对货币政策产生直接影响。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造成货币供给结构和投放结构失衡,降低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动性,增加了控制通货膨胀的难度。由此,本文提出应采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外贸依存度、偿试进行人民币国际结算从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考虑外汇储备的多元化运用途径等方式降低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施的货币政策,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1980年以前采取的发展型货币政策,主要特点是着眼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主动地扩大信贷规模和货币供给,加大投资规模,促进经济增长。第二种,1980年-1995年期间实行了抉择型货币政策,明确地选择了“稳定物价、发展经济”的双重目标。第三种,1995年后实施的稳定型货币政策,把币值稳定作为优先目标,目的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宽松的外部环境。实践证明,我国的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发展功不可没。但是,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以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调控已显得难度越来越大,或者既…  相似文献   

14.
童泽恒 《社会科学》2000,(10):28-31
随着各界对我国处于通货紧缩状态的共识 ,如何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成了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对货币供应扩张传导途径的研究 ,作者认为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必要的微观环境。决策层的货币政策应当着眼于培育和完善各种市场经济运行的体制 ,同时创造条件使商业银行具有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企图通过简单的扩大货币供应量来刺激经济增长的方法 ,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上都是不可行的。一、货币供应扩张的几种传导途径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表明 ,在市场经济国家 ,货币政策的变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的 ,…  相似文献   

15.
货币监测具有宏观属性和区域属性,做好货币监测对贯彻实施货币政策、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茂名为案例,分析货币监测的范围和内容,研究完善货币监测体系,提出了建立科学的货币监测工作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进入9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已改变为抑制通货膨胀;与此相应,货币当局的监控指标和实施手段也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还在深入发展,我们应当及时了解这些国家货币政策的动向,并结合自己的国情,在“九五”期间正确制定和运用好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功能.为经济平稳运行创造条件。一、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演变二战以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多数实行的是“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这就是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自由准备金等因素,而以一定的货币存量作为唯一支配因素的货币政策。只要按…  相似文献   

17.
源于西方货币理论的货币政策,必然出现只注重流通中的货币而忽视经济实体运行的理论异化。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认为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货币供给内生于经济实体运行,货币政策一定要建立在对实体经济调节的基础上,没有商品流通领域的结构调整,仅仅依靠宏观调控不可能解决经济中的顽疾。金融危机以来的中国货币政策实际效果表明,只关注流通领域的货币政策是有缺陷的,这也是马克思货币理论对现代货币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时变参数选择模型与货币政策的时变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果货币政策影响实际产出和价格水平 ,这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体现 ;如果实际产出和价格水平影响货币政策 ,这是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条件的反应。我们利用具有时变参数的非线性选择模型 ,刻画和检验了货币政策的动态反应函数 ,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对于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均具有比较明显的时变反应 ,并且对实际冲击具有比较稳定的反周期倾向 ,这说明我国货币政策在反周期操作过程中兼顾保持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稳定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9.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二十年经验证明,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推动了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复杂,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难题。本文着重阐述技术进步两方面的基本特征:(1)技术进步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增长过程本身所具有的;(2)一系列初始条件共同决定了最优增长路径,发展道路有其必然性,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技术进步一旦还原为市场化过程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因素,那么,它就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变革速度和改革模式受资源条件和市场适应能力制约,这些因素是决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力量。1.总量增长中的技…  相似文献   

20.
货币政策工具是货币当局实际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采的措施。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措施。一、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行M经济学家通常将货币政策工具区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两类。(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这些货币政策工具可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的扩张与紧缩进行全面或一般性的控制,而不是对某些金融机构或某些特定金融领域的货币信用产生影响,所以又称为“量的信用控制”或“量的控制”。由于是对信用量的控制,则不对任何部门采取差别待遇,一视同仁地放松或紧缩信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