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代前期随着政权的更迭,女真内地及辽宋故地均出现社会秩序失范现象,这种失范主要表现在传统权力体系遭受破坏,社会信仰危机显现,民生困顿、经济凋敝等多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金朝官方和民间社会都采取了一系列有助于社会秩序重构的措施。金代社会秩序重构的官方路径主要在于强化国家对社会的控制能力。民间路径则以人伦亲情重构为重心,扶危济困,恢复民间信仰等也是必要手段之一。金代前期社会秩序重构的过程是一种由无序向有序过渡的渐变的过程,而旧辽、旧宋传统的儒释道思想及一些地域信仰也在其中助力匪浅。  相似文献   

2.
臧知非 《河北学刊》2013,33(1):49-56
"市井"之名并非源于"市"之因井田而设,亦非因商人于井边洗涤商品而后市卖,而是决定于东周秦汉时代城邑的空间结构。其时之城市按功能划分空间,水井和市相同,亦有专门空间,二者均是农民和工商业者的公共活动区,具有着公共空间的属性,构成了"市井"之名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3.
处于“历史终结”之中的“最后之人”的生存境遇和社会秩序问题,是弗朗西斯·福山另一部力作《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中探讨的主题。基于独特的学术立场和“现实主义的威尔逊主义”态度,福山得以成功超越并综合以往的社会秩序研究。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从社会的内在性角度研究社会秩序的思路,对于深化理解处于急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政府的社会秩序供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政府存在的意义首先在于社会秩序的供给 ,这是根源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人类发明出政府的直接目的也恰恰是在政府身上寄托了社会秩序供给的期望。当然 ,社会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内生的“自然秩序” ,特别是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契约关系是这种秩序的代表形态。但是 ,实践证明 ,社会中的自然秩序也必须得到政府社会秩序供给的支持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政府的社会秩序供给大致有三条途径 ,即专制集权型的、法律制度化的和伦理道德化的。单纯的专制集权型的和法律制度化的社会秩序都是虚假的秩序 ,只有在法律制度基础上以政府自身充分道德化为前提的社会秩序供给才是健全和完善的。所以 ,在现代社会 ,提出政府自身的道德化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 ,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香港这个人口与资源如此紧张的弹丸之地,其社会秩序不仅没有因其复杂经济社会因素陷入混乱,反而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如何思考这种现代社会秩序及我国城市化运动中社会秩序形成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两类不同社会秩序的理论分类并予以简要分析,分析了香港社会秩序形成的几个关键因素,指出未来我国宏观社会秩序生成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内生秩序与外部供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信用问题是目前伦理学界尤为关注的现实问题。在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的当今社会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与完善的今天 ,信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经济发展、人际和谐与社会进步三个方面对信用的作用做了必要的阐述 ,强调了信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秩序多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道德规范和法律规章,是一种有序平衡的动态社会状态。微博作为一个有3亿用户的交互平台,具备打乱中国传统秩序让其重新洗牌的强大生命力。为了分析微博与社会秩序的交互性影响,论文从微博与社会秩序二者入手,探讨了微博对于重塑社会秩序的影响力以及社会秩序对微博本身的规范和作用。结果表明,微博与社会秩序之间存在着良性的相互作用,而二者的良性双向作用既有利于重塑社会秩序,同时社会秩序本身也会规范和维系微博的正常生长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峰 《学术论坛》2012,35(2):41-44
社会秩序作为结构性存在是由各要素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有机构成的系统整体,其基本要素是价值内核、社会规则和社会权威。其中,价值内核渗透于其他要素中,作为统摄性的因素发挥作用,社会规则规定着社会秩序的具体内容,社会权威则是社会秩序生成与存续的现实性主导力量。各结构要素的交互作用,生成了社会秩序的整体特性和结构功能。  相似文献   

9.
论强制力的社会秩序功能的有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制力是政府维护社会秩序的过程中最为经常使用的力量。不过 ,强制力并不是社会秩序供给途径中唯一可以选择的方式 ,而且强制力的行使是需要很高的社会成本。特别是强制力的行使是在社会力量对比的不平衡中才能发挥作用 ,所以 ,有着根本无限增长的动力。近代社会开始 ,政治文明的标志是把强制力法律制度化 ,使强制力的行使按照一定的规则、规范和合法程序进行 ,这一方面使强制力具有了合理性的形式 ,另一方面也对强制力的行使起到了制约作用。但是 ,法律制度化的强制力也会出现变异 ,而且法律制度化的强制力本身就有着过于注重形式化的特征 ,如果法律制度化的强制力不能够得到道德力量的支持 ,那么也是一种恶的强制力。所以 ,理想的社会秩序获得途径是社会普遍的道德水平的提升 ,即实现社会秩序供给的道德化  相似文献   

10.
11.
12.
刘育林  黄岩 《南方论刊》2020,(10):43-46,62
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与流动人口的激增,全国多个特大型城市均已实行或拟出台相应的落户政策,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流动人口安置、治理与融入问题。作为同时拥有两个特大型城市的全国经济与人口大省广东省,落户新政的实施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而对其实效进行分析与研究则具有相当的意义。而这,主要体现在珠三角核心的广州与深圳二市。本文主要就落户新政实施大的背景下广州与深圳这两大特大城市收获的实效进行比较、对比与研究,归纳多方面因素并结合实际与社会现状,最终形成一定的结论,进行归纳与总结,得出适用于特大型城市落户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闫闯 《晋阳学刊》2012,(5):29-32
本研究探究了一种不同于当下主流社会秩序的象征性社会秩序,其所表现出的缓冲社会变迁剧烈程度、维持社会整合状态的社会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象征性社会秩序及与之伴生的生产机制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甚至阻碍社会秩序的更替与进步,并形成对当下主流社会秩序的冲击和影响,进而成为众多社会问题的直接根源。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秩序问题与社会哲学的主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秩序是社会生活的核心和本质 ,它是社会生活得以可能的深刻根据 ,因而秩序问题是一般社会理论或社会哲学的核心问题 ,构成着一般社会理论或社会哲学的核心主题  相似文献   

15.
康武刚 《兰州学刊》2010,(10):171-175
宋代乡村精英中的富民热衷兴办义学、义塾、书院等教育设施,并采取各种方式资助、参与兴学活动。富民通过兴办教育设施,来教化民众,对于维持乡村社会的秩序,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受近代理性主义思潮影响,转型期我国社会失序问题一般被归结为制度建设的不完善,或者是制度设计本身有缺陷,而制度建设的完善也一直被视为解决失序问题的良策。然而,在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而社会失序现象增加的情形下,应转换思维方式,积极构建社会秩序稳定的主观性基础,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以促使社会秩序更加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民生问题与社会秩序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民生问题与道德理念、民生问题与道德失衡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改善民生与社会秩序重建的关系.民生问题不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是道德理念问题.民生问题总是与道德理念密切相关,民生问题既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也是道德理念问题.道德与社会秩序之间是一种互动的过程,道德有赖于体现公平与正义的社会秩序的支撑,道德又是公平与正义的社会秩序的前提.解决民生问题不仅是制度问题,还需要仰仗一定的道德理念,进而实现社会秩序的重建,使各种民生问题在新的社会秩序中不断地调整、解决.  相似文献   

18.
齐国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习俗,像一张秩序大网,通过软控制手段,使各等级各安其位,各行其是,起到了规范秩序、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齐国政治家与社会思想家们也在各个层面对风俗进行了有时代特色的论述与实践,其主要落脚点是因俗治国平天下,维持齐国社会秩序,导向则是王权专制。  相似文献   

19.
社会秩序不仅在其内部存在着各要素间的结构性关系,而且在不同的逻辑层次间还存在着结构性关系,这种结构性关系根源于社会生活的整体性及社会各领域间客观存在的逻辑关系。从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间的客观逻辑关系出发,社会秩序有经济秩序、政治秩序和文化秩序等不同的层次;从地区、国家和全球等空间逻辑关系出发,社会秩序有地区秩序、国家秩序和世界秩序等不同层次。揭示社会秩序的层次性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社会秩序的本质,也有利于我们更科学地处理现实秩序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对传统社会秩序的思考多从对儒法两家思想的认识入手,但这些认识多侧重宏观上的理论把握,因此必须从社会秩序的生成机制上做具体微观的考察。对传统社会秩序的检讨使我们认识到,不能仅仅停留在某家思想之上,更不能把今天的问题全部转嫁给文化,很多情况下,文化的本真意义都是因为被某些急功近利的策略运作所扭曲和隐没的。当前社会正在从差序化格局向差异化格局过渡,这需要社会秩序生成机制的变迁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