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提出了用美和艺术的审美教育,来代替法国大革命式暴力革命的想法,被法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朗西埃称为"审美革命".在朗西埃看来,审美革命能更好地改造社会,以达到社会的平等.审美革命是一种超越了政治革命的人性的革命,是以"自由游戏"来消弭利益和权力的政治革命的革命.实质上,审美革命并不能完全代替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但是,在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完成以后,在人民掌握了政权以后,审美革命就可以大展宏图,改造人性,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而达到人民的真正平等、民主、自由,继而建设人类的共产主义大同社会.  相似文献   

2.
韦拴喜 《中州学刊》2012,(2):189-193
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会通不仅缘于它们自身的天然联系及本质内涵的一致性,也是当代文化语境中美学学科向纵深发展的现实需求。审美文化学与文化美学试图通过对生命价值与人类文明之理想形态的知识建构,促成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深层会通,从而开启美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方向。基于审美之维与文化之维的联姻关系日益密切的趋势,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理应坚持理论思辨与现实关切相结合,以反思性、批判性意识干预大众的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以开放与恪守并举的姿态实现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有效对接以及与西方外来文化的平等对话,从而建构既适应时代的文化现状又体现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3.
在布迪厄对康德美学进行猛烈批判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美学"这一术语的合法性:巴迪欧提出"反美学",舍费尔采用分析美学,利奥塔重谈崇高,他们都对"美学"这一陈旧的名号展开攻击,因为美学话语似乎要取代艺术品的地位。但是,实际上,对"美学"的不满在其诞生之初就已然出现。美学也并非如某些学者所言,要对艺术品取而代之,相反,正是因为美学的存在,艺术方能被识别。历史上识别艺术的体制共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影像的伦理体制,第二种是艺术的再现体制,第三种是艺术的审美体制。美学的出现正是一种新的艺术识别体制的诞生,其重要意义在于打破再现体制的艺术对社会等级秩序的依赖,从而为更为平等的艺术形式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4.
李俊国 《江汉论坛》2005,5(10):118-122
中国现代审美文化批评,自它形成之初,一直受到西方近现代艺术哲学,特别是康德、叔本华,以及博克、布洛、克罗齐、谷鲁斯等审美经验主义和艺术形式主义美学理论的影响.但是,在现代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生成的审美文学批评,又受到中国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多重语义制约,逐渐形成"中国式"的文学审美论.文章认为,现代中国审美文学批评的学理特色在于文学审美的大众普适性,文学审美的超功利机制、文学审美的潜在社会功能.进而,在现代中国文化语境中,评析了审美救世在政治革命、思想启蒙这两种文化思潮之外的多种文化意义,并结合20世纪人类技术文明时代艺术"自为"的全球性文化语境,评析现代中国审美文学批评的功能悖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美学研究是在对西方美学理论的直接引进下开始的 ,中国的美学研究呈多元化趋势 ,而审美的视觉对人的发展将成为本世纪一个重要议题 ,美学将作为人学而存在。因此 ,审美教育在本世纪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6.
文艺与革命:中国左翼文学发生的审美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左翼文学发生的审美之维是在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政治背景下和"革命文学"、"普罗文学"创作与理论论争的基础上被建构起来的,它有文艺的革命性与革命的文艺性两个最基本的向度,二者之间既有矛盾冲突也有相契合之处,且与新的伦理和认知维度绞缠在一起.具体而言:政治意义上的革命实践与具有先锋性的革命文学的艺术探索,均需要同样具有变革性的革命语言能够被民众所接受;中国革命文学蕴涵着一种流血的冲动与新伦理道德建构的理想寄寓;革命作家力图使文艺成为与物质或其他实践手段一样的助进社会改造的工具性力量;有着"Simple and Strong"等美学风格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体现了革命文艺界发展新的文学形态乃至艺术本质的精神诉求;以"普罗"作家为主体的左翼知识界认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负起创造未来文化的历史责任,他们强化的文艺阶级论和革命道德观打破了许多传统的审美惯例与接受者的心理秩序.文艺的革命性和革命的文艺性均是"带着镣铐和枷锁"的审美之维.  相似文献   

7.
由美的本质问题向审美经验和审美对象问题的转向是古典美学向现代美学转向的标志。在西方美学史上,这种转向在18世纪已经完成,而中国美学界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这种转向。所谓审美经验不是指一种特别的经验如愉快或想像经验,而是指任何经验都可以具有的一种特别的维度,即经验的呈现维度;所谓审美对象不是指一种特别的事物如美的事物或艺术作品,而是指任何事物都可以表现的一种特别的样态,即事物的本然样态。将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集中在审美经验和审美对象上,不仅能够很好地说明审美活动的本质,而且有助于增进审美活动,在完善作为理论学科的美学的同时,进一步建立作为实践学科的美学,促进中西美学展开更加深入和广泛的交流与对话。  相似文献   

8.
当代视觉文化传播肯定并且推进了一种新的身体之维的快感美学以及一种新的非超越性的日常生活美学,从而构建了普罗大众的审美生存,体现出一种生动的在世关怀。但是,视觉文化传播在使当代生活充溢着丰富的美的灵感和人性化新发现的同时,也制造了新的审美迷途:精神性和超越性的失落使审美被局限为欢乐空洞和装潢艺术,无法引领人们实现完整生命感的勃发,无助于推动人们的生活走向真正的自由、解放状态。  相似文献   

9.
美学基本理论的建构,长时期内都是在它作为艺术哲学的学科定位上展开的。近几年,这种建构虽展现出向文化审美敞开的趋势,却仍主要是对原有理论的一种延展。当代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从感性学来看,既推动了感性审美向身体感性和虚拟感性的拓展,又强化了身体的技术性延伸,进而革新了审美方式,拓展了审美范围;从艺术哲学来看,由于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深度介入,促使艺术与技术由对峙走向和解,同时又导致艺术与生活界限的消弭,引发了艺术审美的深层变革。因此,审美无论是审"感性"还是审"艺术",现实审美实践都因技术进步而在审美态度、审美体验、审美价值等层面发生了深刻变革。审美活动的变革促使美学基本理论在五个层面产生了理论位移:审美时间与审美空间侧重的转换;审美静观的弱化与审美流观的强化;精神审美的低落与感官审美的兴盛;审美意象的内缩与审美事象的凸显;崇高之美的解构与媚世之美的建构。因此,美学基本理论应将审美变革作为生长点以实现当代重建。  相似文献   

10.
郭勇健 《学术月刊》2023,(7):142-151
美学应当具有两个维度,即作为知识/科学的美学和作为生活/文化的美学,或简称为“系统美学”和“审美文化”。系统美学属于“理”的研究,审美文化属于“事”的研究;系统美学的言说方式是美学概念、命题、论证,审美文化的言说方式是审美意识、警句、描述。为美学扩充一个审美文化的维度,就能超越美学的知识论取向,并化解理论与实践的对立。超越美学的知识论取向,并非否定美学是科学或知识,而是主张美学不必囿限于科学或知识。作为知识/科学的美学源于西方,作为生活/文化的美学则是非西方文化也拥有的。在审美文化的意义上,应当承认古代中国已有了美学。“中国美学”同“日本美学”一样,通过美学的审美文化之维而获得合法性。“中国美学”也有两个维度,即古代审美文化的维度和现代系统美学的维度,前者无需索要普遍性,后者亦可追求普遍性。  相似文献   

11.
怀疑论美学认为在现代文化语境里 ,我们必须意识到重建审美乌托邦对于提升主体精神的重要意义。而重建审美乌托邦就逻辑地包含着审美拯救和艺术拯救两个方面 ,借助这种拯救策略 ,可以建构适应历史发展的新型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作为美学史上的关键术语,“审美无利害”被视作界定审美经验的重要指标.然而,通过考察理论来源和衍变历史,可以发现此概念经历了从审美自律向艺术自律的转变.它始于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侧重行为或动机上的无私,继而在康德美学中被用来区分对美、快适、善的愉悦,由此建构出审美自律.18世纪之后,伴随着艺术领域的确立,“审美无利害”被用来建构艺术自律.它同艺术经验的结合虽然溢出了康德美学的限制,但体现出历史选择的必然性,迎合了艺术自主化需求.20世纪以来,当代艺术实践暴露出“审美无利害”的阐释限度,其与审美经验的关系也被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3.
作为美学史上的关键术语,“审美无利害”被视作界定审美经验的重要指标.然而,通过考察理论来源和衍变历史,可以发现此概念经历了从审美自律向艺术自律的转变.它始于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侧重行为或动机上的无私,继而在康德美学中被用来区分对美、快适、善的愉悦,由此建构出审美自律.18世纪之后,伴随着艺术领域的确立,“审美无利害”被用来建构艺术自律.它同艺术经验的结合虽然溢出了康德美学的限制,但体现出历史选择的必然性,迎合了艺术自主化需求.20世纪以来,当代艺术实践暴露出“审美无利害”的阐释限度,其与审美经验的关系也被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4.
作为美学史上的关键术语,“审美无利害”被视作界定审美经验的重要指标.然而,通过考察理论来源和衍变历史,可以发现此概念经历了从审美自律向艺术自律的转变.它始于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侧重行为或动机上的无私,继而在康德美学中被用来区分对美、快适、善的愉悦,由此建构出审美自律.18世纪之后,伴随着艺术领域的确立,“审美无利害”被用来建构艺术自律.它同艺术经验的结合虽然溢出了康德美学的限制,但体现出历史选择的必然性,迎合了艺术自主化需求.20世纪以来,当代艺术实践暴露出“审美无利害”的阐释限度,其与审美经验的关系也被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5.
在消费社会的当代语境中,"审美"概念正在发生从"自律性"到"他律性"的嬗变。这种嬗变背后有着思想潮流和文化背景转换的深层原因。但是,这并没有改变审美经验在审美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审美经验的"日常生活化"有利于突破经典美学的"象牙塔"和独断论,走向美学的大众化和民主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然审美传统对当代自然审美研究有普遍的理论借鉴意义。历时地看,在审美实践上,中国自然审美史呈现了人类自然审美从形式之美到情意之悦,从对象自然到环境自然的发展层次,提供了纵游山水、园林建筑和山水艺术自然审美三大形态。逻辑地看,在审美观念上,中国美学提出了"天文"这一自然审美基础性观念,正面回答了自然审美独特价值和普遍价值这两个自然审美最基本问题,解决了"天文"与"人文"关系问题,足可形成较系统的自然审美理论。当代社会应确立"依天立人"的中道天人观。  相似文献   

17.
波瑞奥德的“关系美学”一度被西方学界誉为20世纪末最为重要的艺术理论。然而,在中国的理论旅行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作为朗西埃的批评对象存在从而显得学术光芒十分暗淡。重估其学术价值的方式之一是将其放到上世纪90年代法国那场“当代艺术危机”的大讨论当中,作为对这场运动的逆向回应,波瑞奥德的“关系美学”力图为当代艺术正名,并且尝试在新的社会语境中,重新建构当代艺术的表征范式。同时,这种艺术表征范式的重建背后还体现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这种思考动摇着人们对审美现代性问题的惯常理解。  相似文献   

18.
对色情与艺术本质差异的美学反思,既有利于理论上澄清二者的根本区别,解开审美之谜,更可在比较视域下深刻理解艺术的本质及创造的真谛.艺术存在之根就在其“形式”,艺术家就是“形式”的发现者、创造者和展示者,审美所“审”者就首先是世界的“形式”,“影响的焦虑”其实就是“形式的焦虑”.因此,“审美之难”即为“形式之难”,这“难”来自于主体的自然性和对象的当下化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陈文育  高雁 《兰州学刊》2007,(6):165-168
距离,是传统美学安身立命之所在.尤其在文艺美学上,"距离"指的是心理距离,人与其所观赏的对象没有利害关系,在看这一对象时审美主体既不从自身的职业角度去审视也不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他超脱对审美客体的实际需要与功利目的,完全以审美的态度直观此物,审美者在与审美对象之间保持了一定的心理距离的情况下产生了美感.而在文化产业时代,现代审美的"距离观"则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亲近产生美"成了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的实践理论,"距离"在文化产业美学中应该成为一个需要被重新理解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东岳论丛》2016,(9):149-154
生态审美作为一种新的审美方式,被看作是对艺术美学无功利性审美方式的突破。但事实并非如此。艺术审美从来就不是纯粹无功利的,即使奠定审美无功利性这一质的规定性的康德,也不得不承认艺术审美包含着深层的功利性内容。其实,功利性的生态审美,既无利于保持审美的独立性,也无利于进行生态保护,存在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悖论。相反,纯粹的无功利性的审美才真正是有利于生态的。生态审美的真正创新,不是从无功利性向功利性的突破,而是从深层的功利性向纯粹的无功利性的飞跃,是纯粹无功利性审美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