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核心,创新能力是21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又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的表现,从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反思入手,提出了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系列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史顺良 《学术探索》2012,(7):173-175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等学校作为引领社会文化的主阵地,需要和谐有序的校园氛围,大学生作为和谐校园的主体,更需要具备和谐精神。文章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出发,论述了当代大学生和谐精神的科学内涵、特征、意义,并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探讨了和谐精神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慎独”与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网络道德人格的培养,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新内容.以自律精神为本质的儒家"慎独"思想与网络的匿名性和自由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二者结合能培养大学生形成"慎独"网络道德人格,它以"慎分辨、慎反思、慎言语、慎行为"为主要内涵,对于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网络行为主体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思想的迷惘和心理的困惑,源于文化自觉的缺失和文化精神的不足。培育大学生的文化精神,重在培养其现代科学精神和民族精神,既需要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提高文化品位,又需要大学生自觉培育自身的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提高是推动创新型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提出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做法和思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大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公民精神气质的诸多构成要素中,沟通理性是核心素质之一。学校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实践途径,大学生沟通理性的培养理应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沟通理性对于现代性社会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交往行动理论,沟通理性以独立反思能力、有效说理能力和同情包容精神为基本内涵。而面向生活世界的"对话"式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沟通理性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要求素质教育应注重大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注重个性的正确引导和培养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和有效方式。现行的教育方式缺乏个性培养 ,扼制了创新精神的树立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需要下大力气予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就业能力关键要素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型说明就业能力的培养应嵌入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通用技能及情商主要通过通识教育获得,专业技能主要通过专业课程教育获得,工作经验主要通过实践教学及实习获得,职业发展学习主要通过就业教育指导获得。大学生需不断反思和评估在课程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所培养的就业能力,获得职场上所需要的自我效能、自信和自尊,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准就业能力向市场就业能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21世纪要求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品德,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高等教育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高等教育工作者应积探讨教育学生的新方式和新思路,在高校构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模式,为把学生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才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良好兴趣的培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兴趣是大学生实现职业理想获得幸福、丰富精神生活和发展健康人格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把大学生良好兴趣的培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兴趣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人才,我们要努力遵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精神,在培养大学生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的同时,还应培养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应注重大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已成为新世纪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任务。而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精神 ,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学习、成才中的主体精神 ,即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觉性 ,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 ,作为高校“两课”主要课程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课 ,理应成为培养大学生主体精神 ,营造良好的主体氛围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3.
略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教育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塑造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为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 ,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塑造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以及塑造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方法和途径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 ,但当前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 ,着重在大学生中全面培育爱国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团体精神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契约意识等。  相似文献   

15.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音乐教育对于激发和强化大学生的创造冲动 ,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审美直觉与想象力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具有智育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地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自觉地发挥音乐审美特殊的作用以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 ,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6.
结合高校大学语文开设现状,反思大学语文作为公共课的性质、内容与教法,主张大学语文应该重在引导学生母语学习和阅读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语文终身学习的意识,引导大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切合大学生实际和时代需要的人文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是大学生自身不断健康发展的诉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诉求。从素质教育视角看,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以培养自觉自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与民族未来贡献力量的高素质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素质教育以塑造具备完善人格的大学生;加强科学理论知识素质以培养终身学习理念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需要合适的"土壤":批判怀疑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  相似文献   

18.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两个方面,探讨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原则及路径。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我国大学生心理需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我国学者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围绕大学生心理需要的结构、个体差异和发展趋势等问题,提出了不同时期大学生的需要特征。结果表明:有的研究提出的大学生需要种类缺乏清晰的界定;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内容局限,大学生需要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反思过去,可以找到大学生心理需要研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必须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倾斜。认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 ,了解影响与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客观要素 ,是制定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的理论基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应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科研活动、实践教学、考试评价等几个重要环节上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