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藏族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升人才质量,符合西藏社会进步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构建培养藏族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目标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保障,培养藏族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有效途径在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和把握藏族大学生心理的特殊性,引导藏族大学生在民族文化适应过程中确立健全的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培养开拓创新、适应挫折的能力,以适应西藏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啃老"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中国大学毕业生"啃老"现象之所以产生,其根源在于家庭教育和作为社会因素的高校教育。所以,在高校教育中应培养大学生自信心和自立精神以及责任意识,以期尽量避免和消除"啃老"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于泳  张国政 《理论界》2006,(5):226-227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与社会文化的转型时期,探索大学生思想认识与环境变化的内在关系,深入恰当地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研究大学生行为特点,是确定有针对性教育的重要前提,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能而且必须根据新时期的特点,不断探索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手段和新方法,并加以改进和提高,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我们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4.
呼禾 《阴山学刊》2010,(5):117-119
与时代同步、与时俱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鲜明特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新课题。只有从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和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等方面入手,探索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才能扎实有效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对大学生负责,对社会团结稳定负责,对国家繁荣发展负责。  相似文献   

5.
毕育愷 《理论界》2013,(3):197-199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的重要形式,学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充分了解自我,使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升。高等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面对新世纪新要求,高校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是教育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学习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分析现阶段教育管理中的几种模式,不断探索适合我国高校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教育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一段时期内,中国传统文化却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冷落。现在人们开始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了基于传统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优秀传统文化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塑造、培养大学生优良的人格品德,使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因素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知识广博与高素质相结合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后备军和生力军 ,将要担当起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史使命。因此 ,对当代大学生在创造心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教育和培养日显重要 ,新时期对大学生创造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明确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创造心理特征 ,正确引导他们走出创造心理的误区 ,才能使创造心理教育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8.
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网络化、思想多元化的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也出现了新情况,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才能教育引导大学生走上健康成才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与社会文化的转型时期,探索大学生思想认识与环境变化的内在关系,深入恰当地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研究大学生行为特点,是确定有针对性教育的重要前提,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能而且必须根据新时期的特点,不断探索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手段和新方法,并加以改进和提高,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我们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以传统文化构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充分借鉴利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这笔宝贵的教育资源,不断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认知教育和躬行实践,对于培养、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其民族意识,树立其民族自豪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孙雪玲  徐晓曼 《理论界》2013,(8):183-185
创新实践能力是当今大学生应具备和掌握的重要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也强调了这点。以学生为本,搭建科技创新教育的载体和平台,从健全保障体制、构建创新实验室和积极引导鼓励大学生参与学术竞赛等方面进行科技创新教育,引导大学生乐于参与专业技能实践,培养大学生自发学习和主动创新精神,制定全过程、全方位、贯穿式的育人方案,营造良好学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2.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对改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提高,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探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有利于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改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法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宏 《中州学刊》2012,(3):37-39
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形成了现实社会一种崭新的网络环境.大学生是社会上接触网络人数最多、运用程度较高的群体,网络已经成为他们了解社会、认知世界的重要媒介.分析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选择,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要正确认识网络空间的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引导大学生在网络行为中增强自主能力、培养主体意识;正确把握网络空间的教育关系,充分发挥教育者在网络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主动深入虚拟社区,在网络教育活动中紧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实际.这样,才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大学生中进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需要长期坚持进行的一项教育工作,是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进行的前期工作,更是对大学生党员进行进一步教育的需要。只有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三个贴近”为出发点,才能提高这项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5.
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敏秋 《理论界》2006,(3):142-143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故此,笔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阐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一个没有文化的学校,无法重整下一代的人文精神。在大学阶段,要直面几个矛盾,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文精神:第一,大学生教育投资收益的逐渐走低和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很高的,但是当前社会又致使大学生对自己受教育的价值、出社会的价值,产生了怀疑。在这种情况下,高谈阔论进行某种道德教育,确实存在着障碍。第二,近年来就业机会不理想,学生感到就业前景渺茫,与大学追求的人文精神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宋金霞  胡玮 《理论界》2006,(12):131-132
近几年来,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里一支庞大的特殊群体,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因贫困所带给他们的自卑、焦虑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如通过对贫困生的自信心教育,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组织的作用,建立贫困大学生教育管理网络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贫困生的资助制度等方式,以使贫困大学生更好地悦纳自己,完善自己,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当前西方社会思潮和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的双重影响下,传统理想信念教育正面临严峻的考验.要改变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佳的状况,高校必须积极探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路径,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占领网络理想信念教育阵地,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加强党自身建设与公民道德建设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压力的增大,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生命困惑问题日益严重,主要体现在生命意义感的缺失、生命目标的失落和生命社会化的困惑等方面。究其原因,包括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高校生命教育的缺乏以及大学生自身内在的心理因素问题等。只有通过社会各界联手协作,形成良好氛围;高校发挥主渠道作用,大力推进生命教育;大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提升,实现自我解惑等多举措并举,才能疏解当代大学生的生命困惑,引导他们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价值,维护生命的安全,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发生着改变,加上自身条件的不足使大学生的自信心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教育者对此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找到改善大学生自信水平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