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指出:“不论是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艺工作都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这一论断完全符合文艺工作的规律。文艺作品是社会的精神产品,它尽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但却是被作家的头脑加工过了的产物,内里总是饱和着作家的思想感情,浸透着作家的强烈的审美意识。不论是自觉地还是不自觉地,意识到还是没意识  相似文献   

2.
文艺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充满着阶级矛盾和斗争,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亦处于一定的阶级地位,因此,文艺这种上层建筑现象就必然具有阶级性。文艺作品阶级性的表现程度不同,有明暗、强弱的区别,不带阶级色彩的文艺作品却是没有的。对于这一点,在理论上,我们队伍中似乎是  相似文献   

3.
最近,全国126所高等院校的教师、44个报刊、出版单位的编辑和部分理论研究工作者、批评家和作家在江西省庐山举行文艺理论学术讨论会。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是:总结革命文艺运动发展的历史经验,联系文艺创作的实际,对文艺与政冶的关系、文艺的真实性和倾向性以及文艺作品的社会效果等问题,展开学  相似文献   

4.
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文艺创作应坚守真正的人民性立场,正确处理生活真实与观念现实的关系.作家的正义感、责任感以及社会良知的匮乏必然导致伪现实主义的泛滥和读者与文艺作品的情感疏离.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二元并行论难以成立,那种认为创作方法可以纠正或补救世界观弊端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在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一种片面的看法,那就是把动机与效果简单地等同起来,以为作家有什么样的动机,其作品就一定会有什么样的效果;而作品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又反证出作家是什么样的动机。有的人正是据此而给作家作品打棍子、扣帽子的。今天,当重新提出文艺作品的社会效果问题,之所以引起争议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对于作品社会效果的形成因素以及同作家主观动机的关系上认识存在着分歧。有一种说法是把社会上某些动乱因素统统归罪于文艺,归罪于作家,认为是起了  相似文献   

6.
文艺欣赏是人类整个文艺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文艺创作一起构成文艺实践活动的两个基本环境,是文艺创作的成果——文艺作品获得艺术生命和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唯一途径,并对文艺创作发生反馈作用。研究文艺欣赏的特点,不仅对提高读者的文艺欣赏能力,而且对提高文艺创作水平,帮助他们深化对文艺本质特征的认识,正确看待文艺的社会作用,都有重要的意义。 文艺欣赏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它是以文艺作品为对象,并对文艺作品的美(内容美和形式美)进行感受、体验、想象、理解的审美认识,是一个不断从文艺作品中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的过程,又是一种通过文艺作品而对客观的社会生活进行再认识再评价的活动。审美、唯有审美,才使文艺欣赏与一般的科学认识活动(对真与假的认识),伦理活动(对善与恶的认识)实践意志活动(占有并消灭对象以满足某种功利欲望)是区分开来。同时,文艺欣赏作为一种审美认识活动,不仅表现在内容上是对文艺作品美的发现与认识,而且表现在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对当代文艺理论分歧的解决,不但有助于克服文艺创作的现实人生游戏化倾向和文艺批评的文艺经典作品空心化倾向,而且有助于当代文艺批评的深化。优秀的文艺作品既是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的有机结合,也是作家、艺术家对客观对象的开掘和主观创造的有机结合。作家、艺术家只能在这种有机结合中化解作家、艺术家与人民的矛盾和差异,并成为"社会的共鸣器"。文艺理论家在文艺争鸣中应自我批判和调整,努力把握作家、艺术家的艺术进步。  相似文献   

8.
文艺的阶级性是阶级社会中文艺的根本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原理。从这一原理出发,我们说,在阶级社会中,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艺作品,必然要反映作者所属阶级的观点、见解以及愿望。同时,由于社会阶级斗争是错综复杂的,各个阶级的作家由于各种特殊的具体的原因,必然地要同其它阶级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受到其它阶级的思想的影响和渗透,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往在既反映出本  相似文献   

9.
文艺是对生活能动地反映和加工的产物,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典型。别林斯基说过:文艺作品所创造出来的第二自然,可以此生活本身这第一自然更真实。这是因为文艺作品经过艺术提炼和概括,可以更好地反映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鲁迅在长期文艺实践中,对艺术其实有深切的体会。他以自己特有的论说方式,对艺术其实问题的许多方面发表过很好的看法,达对我们正确理解艺术真实问题是很有帮助的。一鲁迅指出艺术真实的重要性,强调文艺作品要真实地反映生活,作家创作要有真情实感。人类的文艺史证明:凡是虚假地反映生活的作品,都没有什么社会价值,它们必定被历史所淘汰;只有真实地反映生活的作品,才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才能经受历史的检验而流传下来。诚然,真实并不能说明艺术的一切问题,也不等于文艺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因为对艺术来说还有个真善美相统一的问题;但是,真实是人们对文艺作品首先和基本的要  相似文献   

10.
文艺刊物一般都颇注意版面的“补白”,其内容亦不拘一格,诸如小诗、作家语录、文坛掌故、作家行踪、文艺作品出版信息等等。它们与其他文艺作品相配合,可产生文艺刊物生动活泼、丰富多采的整体审美效应。还有些作者特别擅长撰写“补白”短文,并赢得广大读者的好评,如有“补白大王”之称的郑逸梅老先生就曾是专写“补白”  相似文献   

11.
黄庭坚不是一位用散文进行文艺评论的作家,而他用诗歌为一些画作所作的评论,却从文艺作品本身的美感作用对作品客观地作出具有说服力的、生动形象的艺术评价,其评论本身给读者的就是一种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2.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在作家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的论断,正确地揭示了文艺的社会本质,清楚地指出了文艺与社会生活和文艺与作者头脑的关系。但长期以来,我们对文艺与作者头脑的关系的研究,没给予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讲话》是毛泽东文艺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思想的代表作。这一思想有其理论和现实基础。文艺的党性包括本质层面和现实层面的定义。坚持文艺的党性,要求党员作家做到思想上入党,要求所有作家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求文艺服从于政治而非个别政治家。文艺的人民性体现在文艺创作的对象、内容和评价标准上。毛泽东对普及与提高、教与学、动机与效果关系的阐述,体现了文艺的人民性要求。今天,坚持文艺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仍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艺批评的对象是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文艺现象和文艺作品,这就规定了文艺批评的正确原则:美学的和历史的(即社会的)批评,二者是有机的统一体,不应分割。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事艺术生产也象从事物质生产和其他精神生产一样,不可能超越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要受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影响。他们要求自己的产品符合社会的需要,发挥社会功能,达到一定的功利目的。所以,精神生产的文艺,无论创作主体还是接受对象,在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都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精神活动,涵盖着一定的社会功利内容。文艺批评以文艺鉴赏为基础,它是介于文艺理论与文艺作品间的科学活动。通过文艺  相似文献   

15.
胡风文艺思想、文艺理论批评的哲学指导思想是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在胡风看来,“作家底创作源泉只有在现实生活里吸取、蓄积”(《胡风评论集》上册第323页),文艺作品不能不产生自现实的人生。而从生活到文艺必须通过作家的能动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所以胡风认为作家第一位的工作是生活实践,是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着  相似文献   

16.
一文艺心理学,是弗洛依德在研究心理学时无意创立的一门学科。它是用作家艺术家和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来研究心理学,特别是人类中特殊部分——精神病人——的心理问题的一种方法。我们的目的正好与此相反,不是用文艺材料研究心理学,而是借用心理学的成  相似文献   

17.
文艺鉴赏是世界、作家、作品、鉴赏者四要素的有机统一,是鉴赏者和作品、作家条件充分下的双向交流。上品文艺鉴赏,既需要鉴赏者一定期待视野下的再创造,也需要文艺作品具有审美、认识和文化功能,还需要营造鉴赏者"被创造"所必须的"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氛围和良好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8.
从传播学角度看,《讲话》所阐述的是一个中国共产党在特定环境下的文艺传播观,其对文艺传播关系进行阐述的出发点是一种组织传播观念。从党的组织目标出发,从一个在局部处在执政党的位置的政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出发,《讲话》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颇具复杂性的文艺传播关系图。《讲话》所勾勒出的文艺传播关系的复杂性首先表现在传播主体的复杂性上;其二,《讲话》所勾勒的作为传播主体的作家艺术家与作为接受主体的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具有复杂性。当代社会,《讲话》所阐述的文艺传播关系思想仍有其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去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艺和社会的关系,历来是美学和文艺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不管是对作家作品的微观分析,还是对文艺规律的宏观概括,人们总要考察作家所处的历史时代,联系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社会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发生了显著变化。社会内容更新了,社会节奏加快了,因而人们对文艺和社会的关系的视  相似文献   

20.
过去,在文艺理论中流行着一种简单化的世界观决定创作的公式,在使用世界观的概念时,又往往与政治观混同起来。因此,在世界观与创作的关系问题上就出现一些违背文艺的特殊规律的认识和做法。主要是:一、把世界观指导创作理解为政治思想决定创作;二、把作家世界观的改造看成是单纯的政治观的改造;三、把文艺作品的思想倾向等同于作家的政治态度。实践证明,这些简单片面的认识和做法,是导致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的一个原因。今天,我们很有必要对世界观与创作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以利于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下面,我们就以上提到的三个方面谈谈粗浅的体会,以就教于理论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