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责任论”是伴随中国快速崛起后国际社会的某种期待表述,其主要内涵为:第一,中国未能尽到自己的国际责任;第二,中国所应担负的责任应与其实力相适应;第三,中国30多年的高速发展是搭了西方国家的便车,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应该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其中既有合理的诉求也隐含着不善动机,应理性理解并区别对待。对此,我们必须做到:首先,中国承担的国际责任应该与自身的能力相适应,不能承担力所不及的责任。其次,中国承担的国际责任应该与国家战略相适应,不能以损害国家战略为代价承担国际责任。第三,中国承担的国际责任应与中国享有的国际权力相适应。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大包大揽,要在国家利益与国际主义间构建起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的定义是:“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的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1随着当代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正在加速发展,它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都纳入到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全球网络之中。面对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做到自给自足,都必须与国际经济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世界经济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进程骤然加速,呈现出许多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国际制度是全球和地区事务治理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各种国际制度的积极参与以及由此而展开的国际制度外交,使其融入到国际治理的规则体系和实践活动中.中国在通过国际制度外交参与全球及地区事务治理的过程中,开始更多地秉持以共享型、问题解决为导向的主权观,对已有国际制度表现出良好的遵守记录,积极、主动地根据自身及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求发起议程设置和制度倡议,积极推动地区组织机制的建设.中国在国际治理中的制度倡议与建设行为推动了地区治理网络的构建,改进了地区及全球治理结构的合理性,从而对全球及地区共同问题的解决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对胡鞍钢<2020年的中国:一个新型超级大国>一书的评论,胡鞍钢对中国社会经济与人口发展进行预测已有二十余年的经验.作为一个为打破不同学科间固有的严格界限、倡导综合研究而不懈努力的学者,胡鞍钢的研究兴趣已扩展到包括人口、生态、教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反腐败以及国际关系等诸多方面.在过去20余年中,胡鞍钢在国家发展战略方面的积极参与,反映了公共知识分子及智库机构在中国对内对外政策制定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变得愈发重要.作为"中国乐观论"和"例外论"的主要倡导者,胡鞍钢帮助我们增进对于这个发展变化迅速的国家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和长久挑战的理解及认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国际责任问题是继"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之后由西方国家最先建构出来的,是西方舆论和西方学者在面对中国崛起时的一种应激式反应和外交对策。自此之后,中西方学者对中国国际责任问题的建构和研究都各有侧重。全面梳理和回顾中国国际责任概念的提出与界定、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国际责任的认知与态度,对今后研究中国国际责任问题的文献背景和线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在全球国际体系转型的背景下,东北亚地区的国际体系也处于重大变化时期。中国的迅速崛起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关系,使地区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各国间形成的相互依赖关系,推动着地区多边机制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这些发展和变化有利于创造和平稳定的地区国际环境。在东北亚国际体系转型过程中,中国也面临一系列挑战性问题。在未来东北亚国际秩序建构、美国谋求地区霸权战略以及政治互信和地区文化共识等一系列问题上,要求中国确定相应的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公共安全治理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对此解释存在局限性。为此,借鉴中国安全外交实践的经验,提出"国际公共安全责任分担"的中国概念。其内涵指国家间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安全观念,借由双边或多边协同方式展开安全合作,以期达到地区或全球层面公共领域的安全状态。它具有四个"统一"特征,即在观念层面呈现国家自我定义与国际社会认知的统一;在行为层面呈现国家主观自觉与国际社会客观要求的统一;在状态层面呈现国家承担国际公共安全责任的稳定性与变化性的统一;在效应层面呈现国家利益与国际贡献的统一。在吉布提建立保障基地,是中国国际公共安全责任分担理念的实践,在一定意义上逐步影响着国际公共安全治理格局的变革。国际公共安全责任分担的中国方案,为全球治理的推进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8.
论"国际法未加禁止之行为引起有害后果之国际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曦 《社会科学》2006,(4):95-103
"国际法未加禁止之行为引起有害后果之国际责任"这一领域的新近发展体现在对国际责任编纂工作的推进上,其对现代国际法产生三大影响.主要有促进国际法法律制度的完善、增加对国家主权的合法限制和促使国家对不损害国外环境的义务给与更大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孔子生活在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具有志道据德、传承文明、振兴华夏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责任论的言谈,主要涉及家庭责任论、社会责任论和国家责任论三个方面。两千多年来,孔子的责任感与责任论激励、鼓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繁衍和国家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所体现的积极向上的责任意识和精神原则带有普世性和永恒性,当今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球治理中的责任政党——兼论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治理过程中,一个责任政党的政治合法性不仅仅来自国内公民社会的利益诉求,也来自全球治理的共同主张,而后者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压力必然对民族国家执政党的政治行动产生影响,在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既需要国外政党的合作,更需要全球公民社会的支持,具体而言,这种合作与支持是通过超越民族国家的政党与社会的功能整合、通过地区认同、全球认同与全球治理共同完成的,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与国际影响力以及在执政背后的深刻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11.
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主体推行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实质性地承担了中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家责任;而且电网企业承担着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应当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统筹推进。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为中国走向生态现代化提供了良好机遇。但是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生态文明与生态现代化观念的长期缺失,发展方式转变的艰难曲折以及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又使中国走生态现代化之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的道路选择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与生态现代化理念,迅速转变发展方式与现代化路径,重建以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中心的资源与生态保护系统,尽力减少生态足迹,立即行动起来,自觉走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13.
文化研究理念的确认给新世纪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带 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尤其关注文化转型 与文学过渡期的理论整合,同时更加重视文学史自身在史料方面的积累和学术史建构的规范 化,在方法上则重在建立文化研究互动认知的方法论,追求差异性的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计算机在大学校园的普及和校园网的建设,信息网络已经深入大学校因生活,信息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通过全面阐述担负着高校思想理论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两课"教学面临的巨大机遇和挑战,探索了如何提高新时期高校"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东亚共同体是近年来东亚国际关系中出现的一个新的变量。从客观发展趋势和各方积极愿望看,东亚共同体可以成为东亚合作的一个远景目标。东亚共同体迄今主要停留在理念层面,有关它的性质和内涵,学术界尚未取得广泛和明确的共识。本文阐述了对东亚共同体的基本认识,着重分析了其政治/安全含义,并进而探讨了它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世界战略焦点东移,亚太地区的格局调整给我们带来了战略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我国对外应积极参与世界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积极发展双边、多边贸易,形成自己的经济战略带;同时与邻为伴、与邻为善、合作共赢,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我国对内应强化作风建设,解决“四风”问题,树立信任、信心.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中医养生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主要讨论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给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同时提出了教育技术如何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理性精神:中国现代化的主导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是哲学的核心范畴,在西方哲学的不同历史时期,理性的内涵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起的作用都极为不同,近代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突出地表现为理性主义精神。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尽管面临着重重现实困境,但在哲学的意义上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它应体现为经济秩序理性化、公民政治的理性化及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理性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