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电影片名具有传播信息、审美、表达情感等功能。片名翻译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影的商业价值。电影片名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吸引观众购票观看。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译者必须在目的论指导下,采用恰当的策略向观众提供影片的基本信息,实现片名三大功能之一的祈使功能,最终实现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论与电影片名之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片名是影片的广告和商标。电影片名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吸引观众,实现影片的艺术价值和商业利益。本文以新兴的目的论作为研究基础,大力提倡以观众为取向的电影片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英汉语言文化和观众的文化审美和期待心理的差异为出发点,以电影片名翻译的预期目的和功能为准绳,分析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实例,探讨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所应采取的翻译策略及其方法,指出电影片名翻译中的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4.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汉语传统文化的凸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片名具有商业广告特征,最终目的是吸引观众.片名的功能决定其翻译的"归化"策略取向."归化"处理后能否吸引中国观众,主要看译名是否适应汉语文化的思维习惯和审美心理.面对源语观众和译语受众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一个成功的译名往往是舍异求同,巧妙借用独具汉语特色的文化意象、四字成语、文言雅词或古代诗词的结果,使汉传统文化得以凸现,让汉语观众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国电影片名的英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中国电影名片译成英语,必须以功能对等为目标,按照片名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要求进行翻译。翻译过程中,应对片名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直译、音译、意译、另译等不同方法,使英语译名形式与电影内容达到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6.
将英语电影片名译成汉语,以功能对等为目标,按照片名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要求进行翻译。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对片名进行分析、转换和重组,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使汉语译名形式与英文电影内容达到辩证统一。既注意到标题的字面意义,又注意发掘其深层意义。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对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电影片名是电影的商标和广告载体,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译入语观众对电影的接受度.以实现电影片名的信息传递、激发观众的观看欲等功能为目的,译者应当采取直译、意译、补译或创译的电影篇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电影具有鲜明的大众文化属性,片名的翻译要以目的市场为导向,切合目的市场的主流意识形态。归化翻译重在拉近与目的语观众的文化距离,而异化翻译故意保留与目的语主流意识形态距离并将此距离包装成为吸引观众的元素。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电影若欲占领海外市场,片名的英译应以归化为主,但精心的异化译名达成“他者”形象的反向利用也会取得良好的市场效果。  相似文献   

9.
电影名是电影思想的灵魂,更是电影艺术的门楣,因此影片名的翻译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接受美学理论来探讨电影名的翻译,认为影片名的翻译应一切以观众为中心,重视观众的主体作用,使接受者的审美体验与原作者的审美体验溶于一炉。其次是要做到“视野融合”,观众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带着自己的“期待视野”同译文文本接触,对其理解、阐释和接受。最后,与其他翻译相同,影片名的翻译也要兼顾美学与文化价值的体现,让观众在学习外国文化的同时又能有关的享受。  相似文献   

10.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翻译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整个过程和结果;电影片名特定的翻译目的决定了其翻译的独特性。笔者通过分析电影片名的功能和翻译目的探讨了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并提出了目的论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电影片名中的文化“他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之当今中国大规模地引进外国影片、且以英语影片居多,因此,电影片名翻译尤显重要。电影的本质与电影片名的功能决定了电影片名中"他者"的存在;同时,源语片名必然与文化"他者"紧密相连。与汉语文化相比较,英语电影片名中存在语言及思维层面的文化"他者",对其加以清楚的认识,有利于电影片名翻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英文电影作品片名翻译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文电影作品片名可以采取各种方法进行翻译。然而,翻译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语言陷阱,一不小心就会误译,从而产生各种翻译问题。片名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它的翻译原则。在影院日益萧条的今天,如果电影作品片名翻译不得当,就可能导致失败,影响票房价值。英文电影作品片名的翻译,可以采直译、意译、音译相结合的方法,以避免误译等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从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英译名After Shock谈起,以新兴的功能目的论作为研究基础,大力提倡以AIDA原则为取向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方法。这也就是要求译者在译文中努力实现电影片名的四种基本功能,即信息功能、表情功能、美感功能和祈使功能。最后根据目的性法则,译者可以采用任何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实现中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电影片名英译汉中受众文化心理关照的现象,在阐述文化心理的内涵、意义的基础上,分析电影片名英译汉中作为受众的中国文化心理特征,并通过实例分析翻译中对这些心理特征的关照。认为,电影片名英译汉中对受众文化心理的关照是必要的,有助于提高电影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可接受性。同时指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受众文化心理及其在翻译中的关照。  相似文献   

15.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一项重要的、充满创造性的工作。英语电影片名有其特点。从目的论视角来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应遵循若干原则和采用多种实用翻译技巧,翻译原则包括:信息原则、文化原则、审美原则和商业原则;翻译技巧包括:音译、直译、意译、创译。  相似文献   

16.
电影片名翻译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能为影片锦上添花。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主要包括直译、意译、按照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来翻译、按汉语的语言特色来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应坚持功能对等原则和适应市场需要原则。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当前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现状,针对译名中很常见的变译,指出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一种特殊的广告艺术,电影片名就是影片的广告和商标;运用德国功能派提出的"目的论"为广告翻译中的变译提供理论支持,从中英电影片名语言的不同特点和中西文化的差异两个方面探讨了变译产生的原因,并辅以实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8.
试论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的顺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影片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语言,在语言功能方面有其特殊性。顺应理论为著作名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以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期待和文化心理为出发点,通过丰富的译例探讨了电影片名英译汉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以及翻译方法———直译、意译、音译、补译和创译(后两者均属于变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