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文章对30个民族自治州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自治州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但各州间、各项目间、州域内各县和各民族间进展不平衡,稳定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提高各民族受教育水平、推动城镇化等是未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文章认为,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促进自治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推动自治州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制约和影响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小康建设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构想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进程的推进,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将得到超常规发展。但由于少数民族区域属于落后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更艰巨,困难也更大。从一定程度上讲,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少数民族地区。因此,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所以,只有充分认识并吃透其基本情况,制定一揽子区域政策、编制周密科学的规划、选择适宜的发展路径,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
规模是人口的基本属性,也是考察和分析其发展状况的基本维度。本文基于1953~2020年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对中国各民族人口规模的历史变动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953年以来,少数民族与汉族人口规模始终呈增加之势,但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幅度更大、增长速度更快、增长周期更长。在此过程中,各民族间人口规模变动迥异,主要表现在各民族人口规模量级不断分化、人口增幅与增速差距巨大、人口增长变动强度差异明显、人口增长变动过程类型分异等方面。由此,各民族人口规模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变动模式,也预示着未来各民族人口规模仍将朝着差异化的方向发展。为此,需要深入理解不同民族人口各类变动模式的内在机制与外部条件,促进各民族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保障中华民族的多元基础,巩固中华民族的一体格局,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循化是全国重点扶贫县,又是全国惟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循化县的小康社会建设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少数民族人口流迁及应对原则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将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阶段发生较大规模的流动和迁移。这种人口流迁既会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又会带来一些新的矛盾,成为新形势下民族问题新的表现形态。而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倡解决问题途径的多元化和综合性,尊重特性、发挥优势,科学论证、慎重决策应是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分析5个民族自治区的家庭结构及其特征.民族自治区核心家庭比例多在全国高住之列,直系家庭则居低位之组,内蒙古、广西和新疆三地主要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核心家庭构成具有一致性,西藏和宁夏为差异较小.民族自治区内直系家庭除广西外,则以主要少数民族高于汉族为主.单人户互有高低.人口迁移流动与家庭结构的关系为,多数民族自治区城市有迁移行为户主中的直系家庭较低和单人户较高,而本地出生者中直系家庭较高、单人户较低.核心家庭与户主出生地的关系则不强,即不同出生地户主中的核心家庭比例均比较高.新疆汉族居住方式与出生地的关系比较独特,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少数民族人口增幅长期高于汉族人口的情况下,1990-2000年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地域分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聚居地少数民族人口持续增长、欠发达民族地区人口外流、发达地区少数民族高增长等众多趋势.造成这些变化的诱因,显然是与经济、交通、区位这三大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对我国少数民族在业人口的职业结构进行分析发现:第一,少数民族总体的在业人口职业分布中,除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占比远远超过总人口和汉族外,其余各职业人口比例均低于总人口和汉族人口的水平。第二,在业人口职业结构的性别差异及变化趋势说明女性地位在1990~2010年间的逐步提高。第三,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比例看,少数民族脑力劳动占比低,体力劳动占比超过90%,农村体力劳动占比接近70%。第四,各少数民族在业人口职业结构的多样化程度有所提高。第五,各少数民族间职业结构的族际差异显著。第六,城镇化水平及人口受教育程度是决定在业人口职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近十年来,少数民族的社会排斥程度在上升。这种上升已经或正在引起一些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稳定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为此,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支持力度。其次,在公务员招考中,应提高少数民族的比例,使得其与人口比例相称。第三,规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项目中,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工人的比例,并对超过比例的给予鼓励。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法》在黑龙江省贯彻实施20年来,有力地促进了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发展,并引领全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建设。本文还认为,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应大力营造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2.
13.
任何地区的经济发展,首先,取决于优势产业的发展,而优势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定位是否准确。研究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州县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势产业定位模式,不仅可以加快该地区小康建设的步伐,同时,也可以为其他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借鉴。对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州县优势产业的甄别,应以“独、大、专、强”为价值判断标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州县应:筛选、论证、储备、申报一批项目,主动对接西部大开发战略;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梯级开发几大水系,挖掘水能资源的巨大潜力;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壮大旅游优势产业;立足特殊原材料,发展资源延伸的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牧业及其加工业。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人口普查的中国穆斯林人口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10个民族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他们统称为穆斯林。穆斯林人口增长迅速,民族人口构成相差悬殊;人口地域分布广泛,但相对集中;穆斯林主体居住在农村,城市化率低于全国水平;穆斯林人口教育水平进展较快,高学历人才增加迅速;从事的职业以务农和经商为主,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穆斯林部分民族人口呈负增长、女性人口教育不重视、城市化水平低等问题,应该引起学术界以及政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16.
17.
利用1990、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发现,中国各少数民族人口随全国人口一起,共同进入了持续老龄化的状态,且表现为老年人口规模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快,75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增速快,老年人口规模大,老年负担系数大,老龄化族际差异大的"两高三大"的特征。文章认为,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少数民族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将会持续下去,老龄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同时,中国少数民族集聚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在这一背景下步入老龄化社会,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要解决好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问题,首先应尽快调整人口政策,以积极的人口对策化解深度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社会压力与经济负担;其次要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切实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第三,要充分开发和利用"银色人力资源",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第四,以健康老龄化为中心构建全民敬老爱老社会服务机制,广泛动员和吸纳社会中介组织、志愿者与社会资源参与。 相似文献
18.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实现跨越上千年的巨变。西藏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取得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这为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少数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笔者结合近些年来在抓少数民族乡镇扶贫攻坚工作中的具体实践,以我县蒿吉坪瑶族乡为例,谈谈对加快民族乡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