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日报》2016年5月26日刊登范正伟的文章说,孔子有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说,古人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水平,而现在的人学习却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这话至今仍然有启发意义。脱贫攻坚,是讲求实效,还是一味追求数字好看?行政执法,是为了便民利民,还是只为完成考核指标?工作创新,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只为证明自己在创新?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有领导与同行的打分评判,还有数亿网民的火眼金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  相似文献   

2.
《韩非子·说林上》讲了这样一则故事:鲁国有一对巧手夫妻,男的善织麻鞋,女的会织生绢,凭着夫妻俩各自的高超技艺,他们打算搬到越国去,想在那里靠自己的手艺赚钱致富,大干一场。有个鲁国人对他们说:“你们千万不要到越国去,到了越国,你们非受穷不可。”夫妻俩问是什么原因?鲁人答:“鞋是穿在脚上的,越人不喜欢穿鞋而习惯于光脚走路;生绢是做帽的材料,越人喜欢披发而不习惯于戴帽。你们的手艺到了越国就根本派不上用场,想不受穷能办得到吗?”看来,向这对夫妻提出“箴言”的那位鲁国人,是很有经济头脑的。他很熟悉市场信息…  相似文献   

3.
近日,我国著名藏学家王尧撰文评价说:藏族中青年精英学者丹珠昂奔的新著《藏族文化发展史》出版问世,扎扎实实地弥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为中国人自己的民族文化研究堂堂正正地出了一口气”。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庆英也肯定说:“我认为《藏族文化发展史》一书是近年来出版的藏学学术著作中的一部精品,我乐于推荐此书参加优秀图书的评奖”。 那么,《藏族文化发展史》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作者是怎样的一位藏族文化精英?其研究及创作历程如何?就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前不久采访了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立生导师,现任中…  相似文献   

4.
关于“宣政院印”照那斯图在《西藏历代藏印》一书中收有一方元代官印,作为第一个印加以介绍,标题中直称“宣政院印”,但在释文中又说“印文为八思巴文,试译成藏文看象是‘枢密院’的译音”,11叫人费解。这方印到底是什么印呢?其实,此印与“宣政院”毫无相干,因...  相似文献   

5.
大家庭文摘     
《人民日报》2015年3月24日刊登谭用发的文章说,一些贪官落马后,或痛斥权力让人堕落,或后悔当初入错行选错道、不该当官,或以官场“险恶”告诫子女作自己的个人力量,把权力掌控的公共资源当作自己名下的个人财产,其结果也必然被这种错觉吞噬。  相似文献   

6.
元人萨都刺客籍大都说萨兆为萨都刺是元代杰出诗词作家。萨都刺籍贯何地?有“雁门人说”、“燕山人说”、“河间人说”、“福州人说”、“京口人说’等,有待辨证。“京口人说”。此说源自元末孔齐《至正直记》一书。孔齐在“萨都刺”条目下写有“京日萨都刺”一语。此说...  相似文献   

7.
安禄山祖籍为昭武九姓康国考文川学术界都知道安史之乱总头目安禄山是“杂种胡人”,但他的祖籍究竟在什么地方?《资治通鉴》卷214称其为“本营州杂胡”,《新唐书·安禄山传》称其为“营州柳城胡”,《旧唐书·安禄山传》称其为“营州柳城杂种胡人”。根据这些记载,...  相似文献   

8.
李宁:英雄本色/方进玉名人李宁,妇孺皆知。李宁接受了采访,但希望多写公司,少写个人。我表示为难:多写公司,似有广告之嫌。身为记者,自然想把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描摹得活灵活现。李宁感叹:“有些记者写我,稿子拿来,我自己看了都感觉陌生,‘这还是我吗?’”名...  相似文献   

9.
大家庭文摘     
《民族大家庭》2012,(1):32-33
《人民日报》刊文提出"嘴上腐败"应尽早入罪《人民日报》2012年1月30日刊登赵蓓蓓的文章说,无论从法理讲还是从现实看,"嘴上腐败"应尽早入罪,因为,医治公款吃喝、公款消费的社会毒瘤,亟需入刑治罪这剂猛药。  相似文献   

10.
“霍尔”杂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藏文史籍中的“霍尔”究竟指何种历史民族,关于这个问题有过不少讨论文章,发表了各家论点,但总觉得资料相当缺乏,向我们提供的有分量的论据更少。鉴此,笔者经反复思考,以“杂谈”为题,也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所得。因为“霍尔”一词直接关系到土族的来源.每一个土族同胞不能不关心它。先谈讨论中的若干问题:(一)有同志撰文说:“霍尔,为藏语,原是藏族对黄河以北的游牧民族的称呼。”这一说法很有推敲的必要,至少有如下问题难以解释得通:第一,藏族在哪一个历史阶段中称黄河以北游牧民族为霍尔?论据是什么?只以“原是”…  相似文献   

11.
费孝通先生在2000年的《读书》上,连续发表了两篇谈话,一是纪念曾昭抢先生,一是纪念潘光旦先生。费老自谦地说:相对他们二位自己是“晚一代”的人,并且说到上一代人的主要特点是爱国、爱学术,能做到“推己及人”,还说这个“己”是“SELF”(我的理解就是“品质”)。费老说:他们两代人“最关键的差距是在怎么做人”。看了这两篇谈话,想想做为费老的学生和后代,我们与费老一代人的差距又有多大呢! 建国初期,中央民族学院成立,费老被任命为副院长。他这位副院长不是挂名的,而是认真办事的。 记得学院西郊的基建工程,设…  相似文献   

12.
鲁冠球谈《西进计划》本刊记者小林本刊记者于今年8月底,就引人注目的“西进计划”书面采访了鲁冠球先生。这篇问答录期望能搭起民族地区与“西进计划”的桥梁。问:“西进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答:我们这个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从今年开始的几年内,投入...  相似文献   

13.
2001年的时候,有一位美国人类学家到中国的西部转了一圈,到北京的时候,他找到《人民音乐》编辑部主任、副编审金兆钧,说了这么一句话:“21世纪的音乐在中国。”为什么呢?因为包括拉美、非洲等地在内,几乎所有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都被现代音乐用到了,唯独中国,在这方面还是一块未曾开发的沃土。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世代相传的独特音乐。  相似文献   

14.
在藏族的历史典籍中,“霍尔”是一个经常出现的民族称谓,但是,不同历史时期所指的民族就有所不同。“霍尔”在汉籍中译作“霍耳”、“互人”、‘猢”等。那么,“霍尔”究竟是指什么民族呢?对此,国内外专家都有考证。有不少学者认为藏籍中之是“胡”的直接音译。例如,任乃强先生说:“Hor恰是汉语胡字之音,今藏族称蒙古人为索波,称其他北方民族皆曰胡刚‘。「苏」罗列赫也有同样的看法,他说:“西藏的‘伙尔’(Hor)一称就是汉文胡的直接音译。这一名称是汉族对伊朗和突厥——蒙古种族中亚部落的通称”。“我国从事文化人类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一次聊天,朋友说:“日本人为什么喜欢哭呢?你看小泽征尔,说说就哭了。” 我不知小泽何以哭,后来想这句话,感觉东北亚民族,具体说是阿尔泰语系的人们常常会流泪。朝鲜人,日本人,还有蒙古人。从他们的歌声里能听出悲伤。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本色的人。”正如白岩松自己所言,见到白岩松,你就会感觉到:生活中的他,与他所主持的电视节目《焦点访谈》、《东方之子》、《东方时空》等有着同样的风格。从小讲蒙古语,因为爷爷不会说汉话。用汉语主持电视节目,同事开玩笑:“白岩松用‘外语’也能将节...  相似文献   

17.
一封来信引起本刊关注。《讨饭,也要让孩子读书》编发在本刊1999年第3期之上。随后发生的事令我们深深感动。“面对这个不幸的家庭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谁能伸出温暖的双手,去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去帮助这位苦命的母亲?!去帮助这对可怜的姐妹完成学业?!”─—《讨》文最后有这样一段话。3月29日。本刊收到寄自“山东省青岛市鞍山五路1─—201户”署名金平安的100元汇款─—《讨》文发表之后本刊收到的第一笔汇款。上有简短附言:“湖南省花垣县张明茂家生活补助费。微表心意。致以民族敬礼!”4月4日…  相似文献   

18.
时下,竟有咨询公司的“特色服务’:只要交钱,就可以帮你写毕业论文。据《齐鲁晚报》刊发记者报道说:在该公司不大的办公室里,女工作人员听说记者是来找代写毕业论文的,就告诉说具体可跟“欧阳先生”细谈。欧阳先生自称是一位讲师,却不愿告诉记者是哪所学校哪个系的。据他介绍,代写毕业论文有两种价码,一种是有题目的,1000字200元;如果只提供论文提纲,每lqX)字只要100元。记者追问是不是他自己写,写出的论文质量有没有保证?欧阳先生说,论文是由公司聘请的硕士生、博士生“操刀”,通过肯定没问题,且可修改到顾客满意为止。…  相似文献   

19.
李晓林 《中国民族》2007,(12):31-33
因为在心里搁了许久许久的万里边境,也为了完成好配合国家民委发起组织的“兴边富民行动”而开展的“走读边境中国”大型系列报道,近来我一直在阅读、访谈和思考,当然围绕的只有唯一的主题:边境! 什么是边境?边境到底意味着什么?边境的历史与现状如何?边境与国家、与民族、与自然、与文化、与我们每一个人,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郑茜 《中国民族》2008,(10):68-69
岜沙的苗族少年贾响马也有一个鸟巢。他的鸟巢在树上。是真的鸟巢。这个时候,全中国大概已经有三分之二的人,都知道“鸟巢”从此与树没有多大关系了,与鸟也没有多大关系。走在路上,你随便问一个人“鸟巢”是什么?那人一定会说:不就是用钢铁编织起来的体育场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