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各民族同胞共同步入了社会主义的大家庭。各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形成了多元化、多民族性,绚丽多彩的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包含着56个民族的文学,在这个多民族的文学花园里,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创作,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用执著的创作构建着本民族文化,肩负着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重塑,成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精神守  相似文献   

2.
走近人道精神的民族文学中的文化身份意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考察中国当代民族文学中文化身份意识的淡化乃至被遮蔽 ,经由觉醒到深化等阶段 ,以及这样的主体变化过程对文学的复杂影响 ,我们发现 ,民族文化身份意识中包含有民主意识 ,并演化为启蒙追求 ;民族文化身份中文化因素从单一向多重的综合将成为趋势 ;当代中国文学的整体性作为一种始终存在的力量 ,制约着民族文学文化身份意识的人道政治追求的必然性。这三个方面所形成的合力 ,是可以避免单纯的身份政治 ,而延伸出差异意识乃至建立人道政治的。民族文化身份作为一种边缘性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琴 《西藏研究》2016,(2):109-114
在当前语境下,藏族女性作家面对反思传统文化痼疾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艰巨任务,同时,要适应国际性跨民族文化的挑战,需要她们不仅要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理性的、现代化的清晰思辨,更需要大胆剖析民族历史发展中的人性的误区和弱点,从而树立民族文化批判自省的哲学与美学观照,实现当代藏族文学的崭新飞跃。  相似文献   

4.
审美人类学是人类学和美学在当代学术背景上跨学科交融的产物.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民歌以及民族艺术的审美价值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民族艺术及少数民族族群的审美经验作出人类学的解释对于美学学科的发展乃至文学学科的现代转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化研究是当代藏族文学研究领域占据着重要位置的研究模式.文化研究对发掘当代藏族文学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历史内涵,呈现当代藏族文学的地域文化特征,揭示文学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心理意识,提升文学作品的文化品格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文化研究也存在着诸如忽视作品审美因素、忽略文化的现代变迁、泛文化认同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田润润 《回族研究》2023,(3):97-104
笔者主要以中国当代藏族文学在日本的译介为例,考察了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走出去”的译介特点及启示,认为迄今为止日本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呈现出积极且面面观式的译介特点。通过剖析掌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外国译者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译介特点,指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出去”的内在因素在于作品本身的价值。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由外国译者直接译成目的语是捷径,但也存在隐患,亟须进一步加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人才的培养,同时也要重视与外国译者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7.
杜伟 《民族学刊》2016,7(2):90-91
20世纪90年代以降,随着两岸关系不断发展,两岸交流日益频繁,台湾少数民族文学逐渐进入大陆学者的研究视野,但研究者或是对个案作家或作品进行批评,或是论述民族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之类,鲜有对台湾少数民族文学做出全景式论述之作.王志彬教授撰写的《山海的缪斯——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月版)一书则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此书立足文本和作家际遇,考察了台湾少数民族文学与传统文化、现代社会以及文学环境与个人心态等多重因素,对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做了细致的梳理,对其独特的审美品格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面临的后现代与传统的困境做出了较好地揭示.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土地广袤,地貌独特,民族众多,有着多样丰富的人文景观、自然文化资源,这为中国西部油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全球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碰撞,以此对当代中国西部油画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当代中国西部油画家在继承原有地域文化的同时,对外来文化进行了不断的学习借鉴,在当代多元文化互补的艺术格局中,形成了极具西部特色的油画美学形态,展现出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艺术特色。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西部油画创作的美学形态形成环境,从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对油画美学形态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中国西部油画的美学形态特征,对其进行分类与讲解,帮助读者更深刻的理解中国西部油画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9.
王紫 《中国民族博览》2023,(21):216-218
在当下全球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大背景下,艺术形态也面临着融合、脱域的社会现象。随着民族自信的不断攀升,更多的设计角色着眼于挖掘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美学价值,于其中寻找民族本土设计语言。由此产生了诸多艺术创作与语汇的同时也催生了大量如“设计倾入”“语言符号化”等问题。本文探讨了现代设计语境下的中国传统手工艺造物理念与艺术审美价值。以东西方造物哲学观为出发点,分析中国传统手工艺在当代设计语境中所需的现代性、在地性、日常性以及审美教育性。试图通过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美学理念与造物程式来寻找重塑本土语言的艺术形式,思考当下东方设计语境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0.
伊玛堪以东北地区高纬度、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三江流域为地理环境基础,以渔猎为物质文化基础,以萨满教为精神文化基础,以相邻民族文化涵化为多元文化基础而产生并代代相传;作为赫哲族独有的一种口耳相授的古老文学样式,在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哲学、宗教学、美学、语言学、文学等诸多领域中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赫哲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为赫哲族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佐证资料,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舞蹈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一个舞者的舞姿,使观众沉浸在优美的舞姿中忘却烦恼.丰富多样的舞蹈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民族审美观念,极大地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解放了我们的心灵.我国各民族舞蹈有着独自的文化特色,集中反映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内涵.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特色深深地融合在一起,舞者通过优美的舞蹈展现本民族的民族文化特色,促进本民族文化大发展.另外,民族舞蹈所带来的现代美学价值同样不可估量,促进着现代美学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推动文化发展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在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传统中国民族元素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衣着方面,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不断从传统的中国民族元素中寻找设计灵感,将中国各个朝代的传统民族元素融合在现代礼服的设计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现代礼服中加入传统的中国民族元素不但可以向世界传送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也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民族元素的自信,将中国传统民族元素运用在现代礼服的设计中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人文主义情怀。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的民族元素,并针对传统民族元素在现代礼服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当代回族文学创作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回族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创作与发展既体现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某些共性因素,同时也呈现出它所独有的一些民族审美文化内蕴,从而补充和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领域。  相似文献   

14.
舞蹈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一个舞者的舞姿,使观众沉浸在优美的舞姿中忘却烦恼。丰富多样的舞蹈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民族审美观念,极大地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解放了我们的心灵。我国各民族舞蹈有着独自的文化特色,集中反映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内涵。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特色深深地融合在一起,舞者通过优美的舞蹈展现本民族的民族文化特色,促进本民族文化大发展。另外,民族舞蹈所带来的现代美学价值同样不可估量,促进着现代美学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推动文化发展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学艺术论原始文学与原民象征艺术陶长坤 《内蒙古大学学报》第1期第65页民间文学在现阶段中的流变及其特殊效能 韩伯泉欧先虎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第5期第49页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腾飞的民族文化事业 《民族工作》第10期第20页关于编写民族文学概况的几个问题韩伯泉 《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第2期第55页中国当代民族文学的回顾(上)(下)南一 《民族团结》第7、8期第42、42页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的多种文化思想的冲突 邓爱华 《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第3期第66页必须清理少数民族文学中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 杨诚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第4期第9…  相似文献   

16.
意象性作为中国当代油画风景创作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理想的精华,而且展现着西方绘画在中国当代油画风景创作中的发展与进步。随着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流,中国当代油画风景的意象性是在中国本土文化的孕育下不断成长。它是一种中国民族文化的艺术语言,在内涵上体现了东方文化精神,也体现了西方绘画的形式表达。本文将从构图、造型、色彩、笔法等四方面探寻意象性油画风景的审美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7.
研究安塞民间剪纸,使古老的民族艺术精神成为指引当代设计人前进的方向,为我们提供丰富的传统艺术营养。艺术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文化的绵绵继承决定了任何新锐艺术的细胞里都含有传统美学的基因,图形设计也是如此。新一代设计人应该以传统为底蕴,创新为宗旨,在系统研究安塞民间剪纸的基础上,领悟其深刻内涵和美学精神,使现代图形设计受其涵养,并坚持走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图样的形成源远流长,每个民族图样都包含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蕴和美学价值。民族图案往往与某些艺术设计作品一起出现,它以传统为基础,反映了传统的艺术精神与民间艺术。它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它是中国人的精神与感情,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的民族纹样,在广告设计中仍能不断地进行创新与运用,并具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文学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在题材选择上,以历史题材居多。当然,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也会凸显出独特的民族元素,民族文化和民族元素是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鲜明特色。新时期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历史叙事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造诣,并且具有较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因而,本文将对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叙事进行探讨,继而对当代文学进一步发展发挥指导功能,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学艺术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民俗 《民族文学研究》第4期第66页试论文艺的民族化与现代化 《广西大学学报》第5期第79页民族融合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复古与创新 《民族文学研究》第1期第39页民族融合时期的优伶热以及中国 古代文学向综合艺术的回归 《东北师大学报》第4期第60页少数民族美学研究断想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第35页审美与民族的精神民俗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第6期第86页鲁迅与少数民族文化之识见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第8页鲁迅所涉猎的少数民族文化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第14页从文化角度开拓少数民族兽迅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