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国企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激励机制包括报酬激励机制和声誉激励机制 ,报酬激励机制重点是完善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制度 ;约束机制则是强化产权约束、职业经理市场的约束、产品市场的约束、资本市场的约束 ;最后就国企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管理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高等学校的整体管理中,为了充分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与效益,必须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实施有效的激励运作。激励的实质就是适当地满足人们的某些需要。需要是人们行动的动机与动力,是人们提高工作效率与效益的内驱力。但高校过去的激励运作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如重硬件轻软件、重物质轻精神、重外部轻内部、重学历轻能力等。这无疑有碍于高等学校与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因而,必须确立具备指导性和制约性的激励原则,如合理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差别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等,以保证高校激励机制的健全与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本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国有企业人力资本运作低效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力资本产权的丧失和激励机制的缺失,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物质方面的激励机制有股权激励和商誉的激励机制;精神方面的激励机制有双层晋升路线、声誉激励、成长激励、企业文化激励;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配套机制,即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4.
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师德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短视功利倾向严重、运用新媒体缺乏经验、民主管理参与程度低下、重专业教育轻德育等。新建本科院校在青年教师师德教育方面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但在青年教师准入、联动协作、监督考评、能力提升、民主参与、激励、约束惩处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必须不断健全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机制,包括准入机制、多元联动协作机制、监督考评机制、能力提升机制、民主参与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惩处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动力机制包括两个方面,即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对代理人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构成了代理关系的内在动力。在国有企业包括实现了公司化改造的企业中,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激励与约束体系,代理人阶层存在严重的激励空缺;企业内部和外部均未建立起有效运转的约束机制,国有资产代理关系内在动力机制的失灵,导致国有资产运营效率不高。建立以经营者年薪制为主要内容的激励机制,完善和强化委托代理关系的约束机制,是修复和再造国有资产代理关系内在动力机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建立健全一种有效的经理激励约束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在深入分析国有企业存在激励不足和约束无力现状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着激励的力度不够、缺乏制度化的激励机制等问题。应该结合国有企业的自身特点,从显性激励、隐性激励、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等四个方面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而全面绩效评价体系在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中将发挥有效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7.
激励机制是整个管理系统中的一个核心问题.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激励强度不足、方式单一、重短期激励轻长远激励以及收入分配不规范等问题,为此,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分配制度、人事任免制度、风险制度、经理市场和资本市场建设以及有关激励机制的法规建设等多方面完善企业的综合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独立董事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基于声誉理论与契约理论,建立了一个关于独立董事的声誉激励机制与显性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最优动态契约模型,得出了实现声誉有效激励的条件和提高声誉激励效应的途径,通过与没有引入声誉激励机制的契约模型的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优越性.最后对声誉激励机制在中国独立董事激励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立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着重阐述了激励机制的两个组成部分——报酬激励和精神激励 ,并且提出 ,在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同时 ,要辅之以强有力的约束机制 ,从而培养和形成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  相似文献   

10.
家族企业委托代理问题越来越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因素.山西票号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彻底分离给了代理人足够的信任和决策空间,以身股平等参与分红为特征的激励机制和以集体主义惩戒为特征的约束机制,既有效地激励了代理人,又以较小的成本约束了代理人.通过选取在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制度上与山西票号存在较大相似性的中世纪意大利家族企业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在委托代理制度上的一些特点,以及在激励约束机制上的具体做法和制度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