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认识论哲学来自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哲学的继承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 ,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 ,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数学家,控制论创始人N·维纳说:“所谓有效地生活,就是拥有足够的信息来生活”。此话极简明地说明了信息对现代人类的无比重要性。因此,研究信息,认识信息,并利用其成果充实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一、信息是哲学范畴信息是个科学概念,但是否是哲学范畴呢?回答应是肯定的。从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史来看,科学概念与哲学范畴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入,二者不断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认识论的特点,从宏观上我们可以概括为认识论和历史观的相互渗透。与“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中心问题相联系,与“古今中西”之争相联系,历史观和认识论被紧密地联结起来。  相似文献   

4.
论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哲学性质石向实瑞士著名学者让·皮亚杰创立的发生认识论对现代的认识论、心理学和教育学产生了重大与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对发生认识论的众多研究中,对于发生认识论的哲学性质这个重要问题,研究者们或者有意地加以回避,或者下一个简单的、含混的...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传统哲学道德认识论的特质廖小平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一词往往表述为“知”,因此,“认识论”便可以称为“知论”①。张岱年认为,“中国哲学中所谓‘知’,包涵今所谓认识、知觉及知识的意思。”因而,他把关于“知”的理论直名为“知论”②。但是,中国传...  相似文献   

6.
哲学究竟是什么呢?毛泽东同志说过:“哲学就是认识论,别的没有”。(转引自1978年9月10日《人民日报》)列宁也说过:“哲学是对世界的认识的历史的总计、总和、结论”。(参见列宁《哲学笔记》第90页)这的确抓住了哲学的本质特征。遗憾的是,这样的论断并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不成熟的意见,就教于理论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7.
陈得军 《学术探索》2016,(4):139-144
知难行易是孙中山认识论的核心思想。孙中山提倡“知难行易”,主要是为了改造国民认识心理、国民行为、提高国民素质。反映了孙中山重视教育的作用;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提升国民素质,发挥教育的工具理性;主张心性教育,提升民族道德修养,发挥教育的价值理性;提倡政治教育,主张教育与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费尔巴哈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和宗教批判的基础上,确立了自己的人本主义哲学.费尔巴哈以人本学唯物主义为主要特点的哲学并没有真正突破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从根本上看仍然属于解释世界的旧哲学.但是,费尔巴哈的哲学成果为马克思创立以改变世界为宗旨的新哲学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思想资源.正是在批判地继承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以现实的人和人类为本体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9.
认识论通常被界定为“关于认识的理论”。这个界定中包含致命的歧义 :“关于认识的理论” ,是关于认识的“哲学”理论 ,还是关于认识的“科学”理论 ?这种歧义之所以是致命的 ,是因为它决定着如何定位认识论的理论性质 :认识论是哲学 ,还是科学 ?这个界定上的模糊指示着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一方面 ,把认识论看做是对于认识或知识的科学的研究 ,比如 ,对认识的发生、认识的方法、认识的机制、认识的结构等的研究 ;另一方面 ,又认为“认识论是哲学的一部分” ,把近代哲学对古代哲学的变革称作“认识论转向” ,并且把认识论研究同价值论、生存论…  相似文献   

10.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的核心内容。可以这样说,不懂得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就不能从根本上懂得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涉及到许多方面,但以下三个问题,应当是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基本理论依据,即关于正确思想认识的来源问题,认识的过程即两次飞跃问题,认识的外部条件和内因根据问题。一、正确的思想认识来源于实践人的正确认识来源于实践,这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最基本的观点。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社会关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哲学认识论与价值论的融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 ,认识活动与价值活动、真理追求与价值追求是相互渗透、相互融通的。融通的基本特征是价值统摄认识 ,即“以善统真”。融通的主要表现是 :认识主体的价值规定、认识对象的价值选择、认识过程中的价值参与、认识目标中的价值意蕴。这种融通思维对于协调价值与真理、应然与实然、人文与科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 ,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哲学并不仅仅是认识论朱宝信哲学究竟是什么?国内有学者援引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顺便说的“哲学就是认识论”并进行论证,认为这一命题“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研究》1984年版,第226页)。笔者认为,“哲学是什么”,不可一次定论...  相似文献   

13.
禅宗实际的创始人慧能提出,禅修要做到“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①关于“无念为宗”。慧能说:“无念者,于念而不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念”本指记忆,此泛指分别、认识,即思维活动。“无念”的含义有两个要点:一是就主观方面说,心体要离开念,即认识本体,远离一般的思维活动;二是就客观方面说,见一切现象(“一切法”)而又不执著。这就是说,思维时不执著主观思维和客观现象,为无念。无念是对外不执著境,所以要竭力排除世俗的分别、认识,也就是世间的各种概念、判断、…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在人类认识史上树立了一座光彩夺目的丰碑。它标志着人类的认识,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又前进了一大步。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发展,对于客观地研究意识的本质及意识反映的特点,提供了大量新的事实和论据。同时也为模拟人脑的功能、扩大和延伸人脑,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有人认为,机器的出现,代替了人的大量体力劳动,曾引起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用机器代替人的大量脑力劳动,必将引起一埸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或称信息革命。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步地认识了物质和能量。恩格斯曾经指出:“手的专门化意味着工具的出现,而工具意味着人所特有的活动,意味着人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反作用,意味着生产。” (《自然辩证法》第18—19页)在手工操作阶段,以人的体力作为动力,但是人的有限的体力,不能适应生产不断发展的需要。于是简单的工具经过不断的改进而演化为机器,这时人类进入机器生产阶段。真正的动力机正是从蒸汽机开创的工业革命开始的。有了工作机和动力机,减轻了人的体力劳动,延伸和扩展了人的手脚功能。这时的机器是物质和能量组成的系统,没有对信息处理的能力,机器的控制和管理完全由人来操纵。随着机械  相似文献   

15.
现代信息科学提出的广义信息概念认为,信息实质上是负熵。熵是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中心概念,它标志着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或者说是无组织程度。熵越大,系统越混乱;反之,熵越小,系统的有组织程度就越高。可见,从负熵来理解信息,就可以把信息看作系统组织程度的量度。从而科学地说明了物质存在与运动特征实质上是由信息来表达的。这对研究认识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识论试图消解传统认识论的主客二分和反映论的基本原则,试图解构传统认识论对确定和终极目标的追求,既反对理性主义原则,又反对非理性主义原则。主张一种约定的、任意的、不断增生和开放创造的认识论。后现代主义认识论虽然反对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的认识精神,但从其特征来说,它又具有明显的非理性倾向,可以说是对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延伸。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家的成长并不象雨后的春笋,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0——121页)毛泽东哲学思想,包括它的认识论思想,也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精神的精华。它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具体运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情况极其复杂、经济十分落后、矛盾异常尖锐、斗争极端残酷的东方大国——中国,领导亿万人民进行伟大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过程中,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哲学认识论思想也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反对形形色色的主观主义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8.
论哲学概括的前提、中介和原则朱康有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指出:"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①。我们知道,把理论自然科学的成果加以概括,可以"转化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认识体系"②。那么唯物主义的现代发展如何有效而充分地吸取和概括新的科学成果呢?本文拟对此作...  相似文献   

19.
论信息传播和思维符号化的认识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华 《江汉论坛》2003,(12):103-105
从微观的角度看,思维符号化存在符号解读与意义不能达到一致性的问题。如果要想追求传受双方意义的一致性,必须要撇开符号解读中的意义个性化倾向。从宏观的角度看,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个人经历、价值观念,就有不同的符号解读即不同的意义阐释和理解,其间就有不同的思想观念产生。  相似文献   

20.
“中介”是最为常见的哲学概念之一,也是马克恩主义哲学中重要的范畴之一。1993年出版的《中介论——改革方法论》,标志着当代中国哲学中介论的诞生。这一理论为中国改革开放进行了哲学定位,对解决改革开放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具有方法论意义,同时也符合邓小平“特色哲学”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