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在简述元代以前收继婚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在以蒙古族为中心的元代少数民族和元代汉人中收继婚的不同发展轨迹和特点,分析了收继婚制度在两大类别民族中存在的原因,阐明元代的收继婚制度具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作为一种少数民族习惯法,它在以蒙古族为中心的少数民族中的存在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种法律文化,它在元代汉族中的一时流行也是合理的,适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蒙古族聚居区进行行政管理要深入了解蒙古族文化。这不仅仅指汉族领导同志,蒙古族领导同志也未必都有深入的了解。笔者认为蒙古族文化教育对政府管理牧区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有利于政府在蒙古族文化土壤基础上制定相关制度、有利于政府决策上考虑保护蒙古族文化、有利于政府在政策上对传承发展蒙古族文化给予扶持、有利于政府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就注重文化建设,创立了蒙古文字,产生了《蒙古秘史》这样的巨著。忽必烈更是标榜文治,注意学习高度发达的汉族文化。他选拔和重用汉族及其它各民族人才,建立学校,开科取士。科举考试主要用汉语。这些都在客观上促进了蒙汉文化的交流。特别是一些蒙古上层统治者要想统治高  相似文献   

4.
清末,蒙古地区汉民族移民的大量涌入,改变了蒙古地区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半农半牧地区的传统文化不断地受到了汉族农耕文化的影响。蒙古族文化在宗教文化的影响下从寺庙里得到传承,而后转入私塾教育和学校教育,经历了长期的融入、改变过程,现在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二人台牌子曲系内蒙古西部区最具影响的民间丝竹乐种,要早于二人台的形成,曲牌源于多方面,既有古乐曲遗存,也有从蒙古族民歌和汉族民间音乐中衍变而来,同时,还吸收了部分宗教音乐,系中原汉族移民音乐文化与当地蒙古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艺术结晶。  相似文献   

6.
萨都刺为元代回回族的杰出诗人。他的创作心态有三个来源: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蒙古文化和汉文化。回回族的性格使他的诗较少羁旅之愁和地域偏见,具有宽宏的观察角度,但缺乏整体感,难以与汉族的诗大家比肩。他对蒙古族文化采取欣赏接受的态度,但对其以征战为荣的思想不苟同。与汉族文人、僧侣密切交往,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汉族的历史意识、哲学思想、文学传统。诗作风格兼有北方文学的阳刚之美和南方文学的阴柔之美。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是重庆市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重庆蒙古族为蒙元时期蒙古族之后裔,族源甚至还可能追溯到奇渥温家族,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成为今日之蒙古族.作为外迁移民,随着社会生活、生产环境的改变,重庆蒙古族数百年来与汉族、土家族、苗族等其他民族长期交错杂居,形成了多民族混居、多文化交融的民族格局.在长期的交流与互动过程中,蒙古族与汉族、土家族、苗族等其他民族不断实现民族文化的接触、交流与借取,形成了有别于北方草原特色的南方山地农耕文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北古代少数民族长期存在收继婚的习俗,有其独特的原因。这主要是由其文化生态环境所决定的,与特定的经济和文化形态有密切关系。收继婚的消失,正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形成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姓氏我在研究十三四世纪蒙古人的文化变革问题时,曾指出蒙古人没有姓氏,后来受汉族的影响,渐渐在名外有字(如元代月鲁不花字彦明,谙都刺字瑞芝——译者)。①并拟就游牧民族姓氏问题,另文论述。下面谈谈如何正确理解宗法制度下汉族农业社会和游牧社会的家族问题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元代疆域广阔,文化多元,蒙古文化、汉民族文化、伊斯兰文化对元代制瓷影响颇深,从而造就了元代制瓷的别具一格。元代制瓷集蒙古族的兴趣好尚、汉族的精良技艺与文化传统、伊斯兰文化的独到韵味为一身,呈现出充实貌美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武元衡在张为的《主客图》中被列为"瑰奇美丽主"。关于他的家世,史料文献多有记载。武元衡曾祖为武载德,是则天皇后的从侄;其祖父武平一,《新唐书》有传记;其父武就,名声不显;其妻为薛氏;武元衡有子一人,名武翊黄;有女二人,一嫁段文昌,一嫁孙简;有同父异母兄一人,名武谭;有从父弟一人,名武儒衡,两《唐书》有传。  相似文献   

12.
西晋之治乱存亡 ,与武帝立嗣及由此引发的统治集团的斗争密切相关。在此过程中 ,齐王攸夺嫡问题尤为关键。武帝当政前 ,其继嗣位曾受到其弟攸的威胁 ,故其称帝后即以子衷为太子 ,以断绝攸进位之望。然衷弱智 ,无法理政 ,朝臣屡议废之 ,并提议以齐王为嗣。这触怒了武帝 ,在杨皇后及贾充党与的操纵下 ,武帝不仅确定以惠帝为嗣 ,而且逼迫齐王攸就国 ,致使其愤恨而死 ,同时对拥戴齐王的“清议派”士大夫进行严厉打击 ,激化了统治集团内的斗争 ,留下了无法克服的隐患  相似文献   

13.
柳永的生年、及第时间、宦历与卒葬地等问题,有必要进行重新考察与辨证。柳永生于公元987年,于公元1031年登进士第,其卒后由王安石之弟王安礼与陈朝请共同营葬。《镇江府志》所载泗州判官、著作郎、太常博士诸职,均非柳永生前所任,所谓的《宋故郎中柳公墓志》,乃系一篇伪作。  相似文献   

14.
俄狄浦斯情结是心理学上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长久以来,它盘踞着精神分析哲学话语的霸权地位,因而掩盖了其不为人知的兄弟概念“俄瑞斯忒斯情结”。“俄瑞斯忒斯情结”取自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俄瑞斯忒斯三部曲》,以其中为父报仇、杀死母亲的俄瑞斯忒斯为原型。它一方面是对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论反思和超越,另一方面也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对立话语”,象征着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精神分析领域从“象征的父亲”到“具体的母亲”的转向。  相似文献   

15.
曹金华 《南都学坛》2008,28(1):24-26
在对光武帝刘秀的研究中,认为刘秀之母姓张、樊重是光武帝之舅、刘秀母卒于元始三年、刘秀父先为南顿县令、刘秀与族兄刘嘉为太学同学、刘敞是刘秀的族兄、刘秀屯田在建武四年、刘秀"省并西京十三国"为"八国"九国"十国"等说法,皆为对史料的误解。而对刘秀入太学读书在"天凤"何年的千古之谜,也做了具体的考证和破解。  相似文献   

16.
阿哲主摩奢香夫人与水西彝族文化调查探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初贵州宣慰使奢香是中华民族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出生于四川永宁宣抚使门第,与贵州宣慰使水西安氏世代姻亲,她从出嫁水西,佐夫理政,代夫袭职,教子成名直至英年逝世。在她短暂的三十多年的人生道路上,对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开设驿道发展民族经济,对其后的贵州地区建省奠定了有利的基础,对水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奢香是出身川南彝中的大姓,彝名“扯勒”是川南彝族中的统治家族。奢香属于扯勒家族的后裔,家氏至今仍分布在赤水河两岸的川黔境内。这里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些年来在赤水河两岸的叙永、古蔺、毕节、大方、黔西、金沙、仁怀、赤水、习水等县境内也发现不少历史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17.
元好问的前半生生活在金末士人群体比较活跃的时期,金亡前他已处在士人群体的中心位置。蒙古族军队的入侵给金代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士人群体也难逃厄运,大量的士人在战争中死亡。元好问侥幸存活,但死亡的阴影笼罩着他,亲友的离去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灵伤痛,而他超人的精神境界决定了他的痛苦没有停留在这一层面上,他要把整个士人群体的悲剧展示给世人。在他的《中州集》作家小传、碑记铭文、诗歌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他强烈的悲剧意识,同时也可以看到他内心的孤寂和痛苦。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未完为中国文化史不可弥补的损失,但主要人物结局前八十回皆有所示,关于薛宝钗之结局,学界基本有两种观点,一是宝玉出家后,宝钗孀居,孤独终老,二是宝钗改嫁贾雨村。细考文本,宝钗结局是在宝玉出家后改嫁贾雨村,但这并非从此人生顺遂,甚至是"好风送我上青云",贾雨村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失败后几经沉浮,最终失败,宝钗又一次失去依靠,此次打击更甚,在穷困孤独中度过余生。宝钗的悲剧寄托了作者的虚无思想与深刻感伤。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清真集校注>的研究基础上,考证出周邦彦曾娶三任妻子,共有宽泛意义上的寄内词34首.发妻逝在熙宁八年(1075)之后,周邦彦赠发妻的记内和寄内之作17首.周邦彦约在元丰二年(1079)娶续弦王夫人,此间在扬州、汴京、溧水、钱唐等地有忆内、咏内和寄内词13首;续弦王夫人约在元符元年(1098)之前病逝.周邦彦元符元年(1098)之后琴瑟再续,此时词人在汴京为官,家眷也在汴京;政和元年(1112)词人知河中府,有4首寄内词.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的曹丕往往被批判为奸险凶狠、阴谋篡位、加害兄弟的小人,但这对曹丕而言是不公平、不公正的。我们应一分为二的来看待曹丕的为人,用他生平的所为来评定其人,而不应存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在谈及曹丕逼汉献帝禅位时,后人应该抛弃陈腐的正统观念,抛弃腐朽的教条,站在国家、百姓、社会发展的立场角度看到曹丕称帝后为历史做出的积极贡献;曹丕在位期间所颁布的法令政策在安抚百姓、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对于曹丕因为太子之位而害兄弟曹彰之说,这是无依据的;而与兄弟曹植之间,曹丕所为确实过分,但是在权势、国家利益面前,权势与手足情两者难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