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差距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城乡差距的现状 (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总体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鼓舞下,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整体水平显著提高,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同步增长.1978-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加到6280.0元,增长了18.3倍;生活消费支出由313.4元增加到4998.1元,增长近16倍.  相似文献   

2.
随着哈尔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小断深入,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据抽样调查显示,2002年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03.8元,比1993年增长2.2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倍。消费支出为5500.3元,比1993年增长1.7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0.7倍。居民消费结构亦从传统的基本生活消费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换。  相似文献   

3.
廖进 《四川省情》2009,(7):57-58
绵阳作为内陆地区,经济外向度差,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拉动。 绵阳消费需求情况 近十年来,绵阳经济从低谷徘徊到恢复性增长,冉到加速发展,消费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增强,经济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近十年绵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了2.1倍,2008年达到27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名义速度,以下同),年均增长率为12.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了1.6倍。2008年达到9959元,比上年增长27.6%,  相似文献   

4.
1997年以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继续改善。主要情况是: 生活消费支出 年均增长8% 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34元,比1997年增加217元,年均增加43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年均实际增长3%。  相似文献   

5.
据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抽样调查,建国六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四川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四川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28元,比1954年增长61.69倍,年均递增7.96%;比1978年增长25倍,年均递增11.47%。前二十四年年均递增3.73%,后三十年的平均增速比前二十四年快7.7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昌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但消费不足,农村市场相对疲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本文通过新昌农村典型调查,结合有关统计资料,对新昌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及如何启动农村市场作初步分析。一、农村居民消费现状1.随着分配格局的多样化,农民消费水平大为提高。1998年新昌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520元,比1993年增长1.5倍,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增长9.2%,比前五年的年均增长高出1.8个百分点;在各类企事业中获得的劳动报酬为606元,占人均纯收入的问.2%;家庭经营农副产品收入1404元,占39.9%;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  相似文献   

7.
《青海统计》2007,(1):43-43
近三年来,随着青海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全省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居民消费形式也由单一的物质型消费向物质加服务型消费转变,服务性消费逐渐升温。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上半年,青海城镇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达到907.55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40.6%,年均增长12.4%,增长幅度高于消费性支出6.4个百分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西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09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251.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倍,年均增长14.1%;人均GDP由2000年的5215元提高到2007年的16029元,比2000年翻1.6番。与  相似文献   

9.
据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抽样调查,建国六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四川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四川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28元,比1954年增长61.69倍,年均递增7.96%;比1978年增长25倍,年均递增11.47%。前二十四年年均递增3.73%,后三十年的平均增速比前二十四年快7.7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金融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加大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金融业总体保持平稳运行,货币市场运行稳健,保险市场发展迅速,证券、期货市场日趋活跃,金融业对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货币信贷宏观调控效果明显一、各项贷款总量攀升,结构优化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增长内在活力不断增强、有效需求逐步增加的带动下,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逐年攀升。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由1978年的6.8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73.15亿元,增长了126.1倍,年均增长18.18%。银行贷款的稳步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经济建设的发展。中长期贷款余额由2002年末的247.9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75.95亿元,增长了1.3倍,年均增长18.36%,其中,基本建设贷款的持续增长是推动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2002年末基本建设贷款余额169.29亿元,2007年增加到378.31亿元,年均增长17.45%。同时,短期贷款也大幅增长,1978年末短期贷款余额为6.87亿元,2007年增加到272.06亿元,年均增长13.53%。其中,工业贷款余额年...  相似文献   

11.
教育问题是近几年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从对城镇居民消费调查看,教育消费明显高于同期生活消费的超前现象已存在多年,需引起重视,适当进行必要的教育消费宏观调控实属必要。 一、教育消费快速增加 从对黑龙江七市四县1800户城镇居民家庭调查看,九十年代后居民教育消费支出增幅呈现快速增加势头。调查显示出黑龙江城镇居民人均用于教育方面的消费支出由1990年的32.5元增加到1999年240.2元,增加了6.39倍。而同期居民消费性支出仅增加2.71  相似文献   

12.
文化消费水平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九五”期间,百色市城镇居民的文化生活发生了可喜变化。据抽样调查显示,2000年百色市城镇居民人均文教娱乐及服务支出800.08元,比1995年增长42.3%,五年间平均每年以7.3%的速度递增,快于同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的递增速度;同时,广教娱乐及服务支出占消化性支出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12.8%上升到2000年的14.8%,在衣、食、住、行、医、用等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由高至低排列中,广教娱乐及服务消费比重已跃居第二位,仅次于食品支出的比重。  相似文献   

13.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省居民的购买能力逐渐增强,但未实现的购买力随着多年的积累也不断增大。我省城乡居民结余购买力由1995年的1048.2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3060.1亿元,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16.5%。 1、收入水平增速放慢,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85年增长3.5倍,年均  相似文献   

14.
十年来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主要靠扩大内需。当前,投资需求过旺,消费需求不足。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尤其是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拓宽消费领域,本文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发展变化作如下分析。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状况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年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增长速度缓慢。根据有关的统计资料显示:1995年到2000年农村居民纯收入从1577.74元(以下均按1995年可比价格计算)增加到2050.44元,增加了516.52元,增长32.73%;年均增加103.30元,年均增速为5.83%。2000年到2004年…  相似文献   

15.
地域文化--尝试中的文化消费新标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辉  程妤 《统计与决策》2005,(7):114-115
21世纪,文化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消费递增相互推进,带来文化产业的巨大商机和文化消费的大幅增长,以北京市为例,2002年首都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支出1809.5元,比1997年增长1.03倍,年均递增15.2%,比同期居民家庭总消费支出增幅多了5.7个百分点.但另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文化消费量还存在3000亿元到4000亿元的结构性缺口.  相似文献   

16.
张羽波 《贵州统计》2001,(12):43-46
经济增长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经济增长快,经济总量大,意味着可以向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居民生活水平就能够迅速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2000年,我区实现GDP636368万元,与1978年的38945万元相比,增加了15.3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了3.5倍,年均实际增长7.1%,“九五”期间,我区GDP更是持续高速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速度达8.3%,与此相适应,我区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质量,生活环境和生活档次逐步改善,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居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小康进程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消费支出增长较快.以绵阳为例,2000年绵阳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706元,比1995年增长30.6%,年均增长5.5%.在消费支出增长的同时,消费结构悄然发生了变化,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但是,在消费结构变化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令居民消费比例正在失去平衡,这种消费偏差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18.
大丰城镇居民饮食消费正由原来的饱餐型向营养型、新鲜型、简便型转变。大丰居民的食品消费一向以米面为主,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在食品方面更讲究多样化和营养化,由主食化向副食化转移的趋势非常明显。大丰市统计局城调队抽样调查资料表明:1997年大丰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860元,比1991年增长1.62倍,在居民食品消费中,人均主食支出185.5元,比1991年增长1.57倍;人均副食支出1090.l元,比1991年增长1.69倍。其比重的变化,1997年主食的比重为10%,副食的比重占到58.58%,与1991年相比显变化不大,但动物性食品以及奶…  相似文献   

19.
一、居民实际收入与居民储蓄增长之间的关系 1985年以来,重庆市的经济和居民收入都有了很大提高,2000年底重庆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589.34亿元,比1985年的151.54亿元增长了9.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5年底的814.97元增加到2000年底的6275.98元,增长了6.7倍;农村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325.24元增加到2000年底的1892.44元,增长了4.8倍多.  相似文献   

20.
王华 《山东统计》2002,(1):46-47
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之一的山东省,改革开放以来,从总体上讲,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综合能力都有所增强,为城镇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居民消费由单纯的数量的增加到综合质量的提高。从“九五”期间看,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5年的4264元增加到2000年的6490元,增长5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差32.2%,收入的增加拉动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九五”期间我省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从3285元增加到5022元,增长52.9%,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2.4%,年递增6.1%,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