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回族人口的分布回族人口经过长期的迁移与繁衍,地区分布独具特点,概括起来即为大分散小聚居的人口分布特点。回族人口的分布可谓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典型代表。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1.回族人口分布的地域辽阔。回族人口总数虽然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72%,但分布地域却十分广阔。回族人口达10万以上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就达17个,占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相似文献   

2.
<正> 人口年龄构成是不同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点的人口年龄分布状况,是过去人口再生产变化的结果,又是影响未来人口再生产规模和速度的重要因素。不同年龄的人口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有着各自不同的需求。因此,研究人口的年龄构成,可以揭示人口总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点和规律,判断人口类型及人口再生产类型方式向某一方面转化的可能,以及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对于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宁夏是以回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占全区总人口的1/3,回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9%。为了找出宁夏回族人口年龄构成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及其对宁夏计划生育工作和全区人口发展的影响,本文主要借助于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资料,对宁夏回族人口年龄构成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武锋  万莉莉 《西北人口》2009,30(5):73-76
本文根据1982年、1990年和2000年三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1982—2005年这23年间的回族人口分布变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回族人口分布总体呈现不断集中的趋势;在西北、西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和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区市,回族人口增长较快;在东北和中部的一些省份,回族人口增长较慢。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中部和宁夏南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十分落后,自然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人畜失去生存条件,温饱不得解决,素有“陇中苦甲天下”之称。剖析该地区贫困、不发达诸多因素,人口急剧膨胀是重要原因之一。 宁夏南部山区八个县1984年末人口175.8万,其中回族人口83.6万, 占全自治区回族人口的63.4%,回族人口数量多且集中是这一地区人口结构的特点。解放以来,宁南山区人口急剧膨胀。1949至1984年,35年间人口总数增长2.29倍,年递增率为3.49%,大大超过同期全国人口增长89%和年递增18‰的速度。近年来人口增长大有加快的趋势。但是,这个地区的各项经济指标则远远落在全国平均数的后面。1984年,全国人均工农业总产值1025.7元,这个地区是  相似文献   

5.
一、西北少数民族资料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共约649万人。主要居住在西北的宁夏、甘肃、新疆以及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区。回族是以13世纪初叶开始东移来的中央亚细亚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为主,并吸收汉人、蒙古人、维吾尔人等成份,融合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民族。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回民不吃猪肉,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之物,不饮酒,这些都是根据《古兰经》的规定而来。目前全国有9个回族自治单位,其中7个分布在西北地区。回族同汉族使用同一的语言和文字。  相似文献   

6.
人口年龄构成是不同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点的人口年龄分布状况,是过去人口再生产变化的结果,又是影响未来人口再生产规模和速度的重要因素。不同年龄的人口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有着各自不同的需求。因此,研究人口的年龄构成,可以揭示人口总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点和规律,判断人口类型及人口再生产类型方式向某一方面转化的可能,以及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对于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宁夏是以回族为主体  相似文献   

7.
地理分布及特点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民族之一,是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国务院已正式公布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它的人口仅次于壮族、回族和维吾尔族,据国家民委截止1979年5月31日所公布的数字,彝族人口已达到480万人,约占我国总人口的4.9‰及少数民族总人口(5510.94万)的87‰。 就地理分布而言,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面积约5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分布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6人。 云南彝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共约300余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0%,全省境内85%以上的县(市)都有彝族居住,其中尤以楚雄、红河两自治州分布最多。四川彝族,人口虽不及云南彝族多,但分布最为集中,全省彝族近140万,几乎大部分都分布在大小凉山一带,从而形成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聚居区。贵州彝族,人口约40余万,主要分布于与川滇接壤的毕节、安顺一带。广西彝族,约1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8.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口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制约作用。在世纪转折的关键时期,研究人口发展的趋势,不仅是控制人口的需要,而且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远期目标的需要。中国80%的人口分布在广阔的农村。其绝对数量、相对份额以及相对较高的生育水平,决定了它在全国人口控制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人口发展前景与对策”课题组敏锐地抓住了中国人口问题的这一实质,对农村人口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领土,南北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温带乃至寒带等不同气候类型,东西更是呈现为明显的三级…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2010年、2000年、1990年和1982年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了1982-2010年28年间全国回族人口分布的整体趋势。结果显示:我国回族在流动中显示出越来越集中的趋势;回族人数在东南沿海和华东地区流动的趋势较为明显;东北地区回族人数多次呈现负增长。根据分析,笔者认为导致这一系列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地区经济辐射效应下,回族人群比较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奥运会对北京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这种影响将从中办期闻、举办期间延伸到后奥运时期乃至更为长远,将对北京和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北京的人口发展无疑也将受到奥运会的重大影响.奥运会不仅通过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发展等影响北京的人口增长和人口再分布,而且人文奥运对北京城市文明和人口素质的提升也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奥运会的全方位影响考察中,奥运会的人口影响没有得到充分地讨论;这种探讨既有重要意义,也存在数据和方法上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新疆境内回族人口历史,最早可追溯于13世纪,清朝及民国年间为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时期。解放后至今除出现一些间断性的小波动之外,均呈稳步增长态势。新疆回族人口集聚于天山以北,与历史上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移民倾向以及地区工农业、商业、交通发展有关。新疆回族人口聚居于海拔500米以及低于海平面的盆地层带,在聚居于农业区比重较大的同时,还具有在城郊、交通枢纽及水源充足的地居住的独有特点。其人口在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各地人口比例出现变化。其城镇化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但进度极为缓慢。  相似文献   

12.
城市群不仅是吸纳人口的主要地区,也是支撑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本文采用描述统计、空间基尼系数、规模-位序法则等方法对我国19个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分布格局进行分析。从19个城市群人口的总体分布格局及动态变化来看,我国不同城市群人口规模差异显著,空间分布很不均衡。大多数城市群人口规模持续增长,个别城市群人口呈减少趋势。从人口分布特征来看,城市群内部的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差异较大,大多数城市群呈现人口向规模位序靠前的大城市集中分布的格局。近10年以来我国城市群人口规模位序分布集中化趋势出现多极化发展,但以持续集中化分布为主。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启示:针对城市群人口规模和分布的整体差异特点,要有重点地对中西部城市群进行政策倾斜和支持,避免一刀切;在国家层面上要采取分类、分区和分级管理与建设,针对各城市群的特点和发展阶段进行分类施策;针对城市群人口发展阶段和国家城市群建设要求,要注意防范个别城市群人口的减少和萎缩;对于大多数城市群内部人口分布过于集聚的状况,要注重加强城市之间的人口有序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人口迁移与人口再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近年来上海市外人口入迁及市内人口迁移规模增长,市外人口入迁、市内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特征及其对上海人口再分布变动的影响,发现上海市内、外入口迁移,促进了上海人口再分布的郊区化发展与均衡化变动,对上海城市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功能重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都心部高密度人口仍按"摊大饼"方式外迁扩散、郊区有些区县因人口净迁出而形成一定相对"过疏化"趋势等问题.文章针对以上的考察分析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入口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它对城市开发区的规划和建设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开发区的性质,目标及自身的条件,要求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为其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而人口状况又对城市开发区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或制约作用。因此,城市开发区的发展和城市开发区的人口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要探讨城市开发区的发展就必须探讨其人口发展。一、中国城市开发区的人口发展特点城市开发区是一个对外开放度较大的特殊区域,伴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人口在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方面逐步显示出自己的发展特点。1·人口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寿人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新民 《人口学刊》2013,35(4):14-20
文章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比第五次人口普查,以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基数,统计分析90岁、100岁长寿人口。文章认为,长寿人口总体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两次人口普查长寿人口地区分布基本一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长寿人口比例比西北一些省份高;华南沿海地区的长寿老人比例两次普查都比较高,地理区位特点显著;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城市与乡村长寿人口趋于一致。对中国100万人口以上的19个民族长寿人口研究结果显示,90岁以上长寿老人排序前五位的民族有:回族、壮族、黎族、瑶族、维吾尔族。100岁以上长寿老人排序前五位的民族有:黎族、维吾尔族、瑶族、傣族、回族。长寿人口健康状况研究显示,90岁以上长寿老人22%生活不能自理,100岁以上长寿老人29.2%生活不能自理。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口众多,国土辽阔,地区间人口与土地资源及其关系具有不同特点。探讨这些特点,对于合理分布人口,开发国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一、人口分布与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人口分布状况具有如下特点:1、人口较为稠密。1984年末全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8人,是世界平均水平(35人/KM~2)的3倍。在1亿以上人口的7个国家中,我国人口密度高于苏联(12人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六普”数据的我国人口流动与分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已顺利结束,相关快速汇总数据也已经公布。依据全国和各省最新发布的主要数据公报,对我国人口流动和人口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人口流动已成为我国人口普查关注的焦点,不仅首次及时地在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发布了人口流动数据,而且第一次披露了市内人户分离人口数据;人口流动对人口的地区分布和城乡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十年来我国人口流动方向与人口地区分布变化是一致的,人口迁移流动对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36%,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8.
纵观30年来苏州人口数量变动轨迹,与全国大体相似,都经历了由高到低的发展过程,只是苏州市的人口转变比全国的平均进程开始得更早些,且呈现出人口自然变动由徘徊波动到平稳下降;户籍人口增长主要是机械增长;常住人口阶段型增幅差异明显;城乡人口增长空间分布总体均衡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1982年以来北京人口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北京1982~2010年间的人口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外来常住人口的增加是城市人口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北京人口呈火山口型的分布格局虽然没有改变,但已由尖锐单峰式火山口型向较低缓多峰式火山口型分布格局转变,人口呈圈层梯度推移式辐射扩张和沿放射状干道外向发展;核心区人口逐步向外疏散,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人口不断集中;外来常住人口居住地空间分布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主要分布在近郊区的乡镇街道,形成围绕核心区的反“C”字形的环状分布带。城市化快速发展、多元化城市定位、产业结构调整、低层次产业吸引、城市规划引导是北京人口时空演变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政治经济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使其国内的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改变,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俄罗斯个别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人口发展。本文对俄罗斯东北地区1990年至2014年的人口分布与发展特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人口的流出以及自然增长率下降是导致俄罗斯东北地区人口衰减的主要原因,而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与东北地区人口的年龄结构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