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以下简称《继承法》)已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今年四月十日通过,并将于今年十月一日开始施行。这是我国民事立法中的一件大事。《继承法》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公民个人财产继承问题的专门法律。它作为我国民事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涉及到千家万户、男女老少,关系到共和国的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现就我国《继承法》的一些特点谈谈个人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2.
修订《继承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订《继承法》的几点思考史浩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以下简称《继承法》)自颁布、施行至今,已有整整八个年头,《继承法》对全面保护公民个人财产的所有权,保障家庭经济职能的实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继承法》...  相似文献   

3.
中韩两国的继承法有很多共同点 ,但也存在着不少差异。在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中 ,具体条款有所区别。我国的继承法应借鉴韩国继承法 ,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继承权丧失制度是民法中"当事人不能因违法行为而获得利益"原则的具体体现。继承权的丧失分为绝对丧失与相对丧失。我国《继承法》中对于继承权绝对丧失的规定范围过宽,过于原则化;而相对丧失的范围又太窄,不尽合理,这在立法上有失平衡。作为私法的继承法应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确定其行为性质,同时又不应失社会公义。为了维护正常、和谐的继承秩序,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捍卫守法者的合法权益,在修改《继承法》时对继承权的恢复要件可改为由被继承人提出申请,由司法程序确认,以被继承人的宽恕为要件。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建设时期 ,伴随着我国家庭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家庭财产关系主体的观念、客体的内涵等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我国民法、继承法特别是修改后的婚姻法顺应了这一变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家庭财产制特别是夫妻财产制上制定了统一、明确、具体的规定 ,为正确适用法律和合理解决家庭在财产上的纠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文化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建宁 《河北学刊》2003,23(5):74-79
毛泽东的文化观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三特征与四特征、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批判继承法与抽象继承法、古今中外法与综合创新法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认为这对于总结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建设既继承优良传统又富有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市民社会的本质决定了习惯法与制定法的并行不悖。继承法的家庭性为习惯法在继承法中的适用提供了可能性;继承法的伦理特质决定了习惯法在继承法中适用的必要性。因此,在继承法中确立尊重习惯法原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1985年颁布的继承法对遗嘱继承的许多方面,诸如遗嘱的有效条件、遗嘱的变更和撤销、遗嘱的执行等都作了规定,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给公民个人财产权带来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为调整遗嘱继承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继承法实施以来的情况也表明,我国的遗嘱继承立法,对遗嘱继承的某些问题的规定显得过于原则,有些规定不甚合理、科学,有些重要的制度尚未在立法上得到反映,这些因素的存在,不利于法律的贯彻实施和对公民有关权利的保护。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遗嘱继承立法。本文试就其中的有关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法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9.
遗嘱是自然人生前对自己的财产进行处分并于死后发生法律效力的单方民事行为.世界各国继承法都毫无例外地承认公民享有遗嘱自由权,从而遗嘱自由成为了各国继承法的一项重要原则.然而,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有限制的,遗嘱自由作为继承法确立的一项原则和制度,也不是绝对的.本文从"泸州遗赠案"引发的争议入手,分析出学术界之所以对这一案件存在如此大的分歧,就在于我国继承立法缺乏对公序良俗原则的明确性规定.通过比较各国立法例中公序良俗原则对遗嘱自由的限制和我国立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提出我国应当确立公序良俗原则对遗嘱自由限制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宪法的优越性 现行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好的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它是我国一百多年来宪政运动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1.
冷华 《家庭科技》2011,(10):47-47
我外婆于2011年1月死亡。她临终前交给我一份公证遗嘱,内容大致是要将她的一间房屋(个人财产)在她百年之后留给我。我该何时办理继承该房屋的有关手续?张树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你不是你外婆的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你外婆生前以遗嘱的形式将她的一间房屋留给你,属于继承法所指的遗赠,  相似文献   

12.
宽宥制度在我国法律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自西周时期开始,宽宥制度在历朝历代的法律之中均占有一席之地.在历史上,我国法律对宽宥制度的运用大多局限于刑事法律之中,宽宥制度在民事法律特别是继承法律中并无踪迹.随着《继承法》以及《继承法意见》的颁布实施,宽宥制度在我国民事法律之中得到了初步的运用.直到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完成,才正式将宽宥制度引入到了民事法律之中,《民法典·继承编》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关于被继承人宽宥制度的规定,体现了对被继承人自由意志的尊重.  相似文献   

13.
刘智慧 《江淮论坛》2014,(6):112-119
我国现行《继承法》制定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时网络还未兴起,也未出现QQ、博客、游戏账号等这些数字概念,所以《继承法》对可继承遗产的列举性规定中没有、也不可能有这些数字信息资源.互联网以及数字技术的运用让数字逐渐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以至生存的方式.当世界开始迈向大数据时代,一些新的法律问题也随之产生,网络数字遗产的继承即为其中之一.本文旨在从社会基础、理论基础以及法律规制三个方面阐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网络数字遗产的可继承性,提出可以通过修改《继承法》、颁布司法解释或发布指导案例等形式构建网络数字遗产继承制度.  相似文献   

14.
宪法的类型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产生的。所以,世界上的宪法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1787年《美国宪法》、1791年《法国宪法》,是最早的资本主义宪法。1918年的《苏俄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于1954年。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继承法》规定的无条件限定继承制度在实践中不具有可操作性,不能公平地保护继承人和遗产债权人的合法利益。我国应借鉴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在《民法典》中规定严格的限定继承条件。  相似文献   

16.
谈我国公司法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 《理论界》2001,(2):37-38
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把加快经济立法看成是关系到市场经济体制能否顺利建成和有效运做的头等大事 ,同时 ,我国公司的迅猛发展 ,也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公司法。因此 ,我国于 1 993年 1 2月 2 9日在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公司法 ,并于 1 994年 7月 1日起施行 ,1 999年 1 2月 2 5日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进行了修改。我国的这部公司法作为一部调整公司企业的法律规范 ,其制定原则是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就决定了其在制定过程…  相似文献   

17.
法定继承人范围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现行《继承法》所规定的法定继承人范围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此规定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要,突出表现在法定继承人范围过窄。故修改《继承法》,应扩大法定继承范围。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继承法>第14条关于遗产酌分请求权的规定对于保护遗产酌分权人之权利的意义是应当肯定的,但此项规定过于笼统,无论是享有酌分权的主体,还是酌分权的构成要件,亦或酌分权的份额,都缺乏明确、具体的标准,因此建议在修改<继承法>时对扶养人、被扶养人这两种酌分权的构成要件及享有的权利应分别予以详细规定,才能真正发挥此条款的实际作用,并避免实践中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有学者明确提出继承法上配偶法定居住权,指在被继承人死亡后生存配偶对婚姻住房享有法定居住权。后位继承是遗产利益在继承过程中需要发生多次转移的产物。在婚姻住房作为遗产的情况下,两者的制度安排极为相似。但实质上两者在权利属性、立法理念、制度功能等方面均存在重大差别。明确两者的关系能够为继承法修订中的制度选择提供重要依据,在《物权法》尚未对居住权作出规定的情况下,不宜规定继承法上配偶法定居住权,但在遗嘱继承中可先规定后位继承。  相似文献   

20.
冯友兰先生提出的"抽象继承法",实际上是"字面意义"继承法。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继承问题上,应该把继承、利用和借鉴加以区别。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开展正常的学术讨论和学术批评是非常必要的,但任何学术讨论和批评都必须建立在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而不能不顾事实,妄加论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