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确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是实现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各民族的努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促使我们反思传统发展观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确立,为民族地区打破传统发展观的束缚提供了理论指导.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在西部开发中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我国各方面的社会主义事业,都需要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重新审视和总结,我国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也需要这样做。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的民族地区大多生态环境较差、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劳动者文化素质不高。实现五个"统筹"的重点、难点大都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践证明,湖北“616”工程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展现出了较高的社会价值,对于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新经验。这些“新”,无疑是新世纪民族工作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以及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等这些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深刻分析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矛盾和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的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作出的理论创新,是对发展观的丰富和升华,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8.
发展观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总的看法和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和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深入推进美育的时代背景下,音乐教育实践改革迫切需要向更高阶段发展,找出音乐教育发展所遗留的关键性问题,提出全面、深入的解决方案,成为我们当下全面推进美育实践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立足于音乐教育实践中音乐本质之“音心对映”规律的存在与确立,针对当下初中音乐课堂中“音”“心”对映受阻问题的分析,着眼于实现“真”“善”“美”融合,提出将器乐演奏课、合唱课、音乐文化艺术之大综合课相整合,构建前后衔接、内外贯穿、循序渐进的系统化音乐课程设置以推动初中音乐美育教育之高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又将“统筹城乡发展”列为“五个统筹”之首,并将“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七项任务之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城乡发展不平衡。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一、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形成过程经历了酝酿、确立和最终形成三个阶段.从形成的理论基础来看,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想的坚持,二是对西方社会发展观的综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重点介绍了以“文化与发展”为研究对象的西方发展人类学产生的背景及其三种典型的“发展范式”理论流派。然后,探讨了构建中国发展民族学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对理论综合取向、实证方法和学科性质等进行整合的框架要求;并提出了以马克思全球发展观、中国领导人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人类“殊途同归”宏观发展范式和联系中国民族社会实际的流动发展应用理论框架。最后,剖析了中国发展民族学在发展观、理论依据、全球政治视野等方面的视角特色。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新时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指南.体育工作尤其是高校体育工作是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重要渠道.文章主要是,高校体育改革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下进行,改革才可能有积极、高效、长足的发展,才可能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4.
发展生态旅游,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是青海践行“两山理论”,协调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所在;是旅游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旅游发展成果为百姓共享,增进民生福祉的时代要求。针对当前青海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弱项,提出了遵循“生态+融合+共享”理念,坚持生态旅游国际化发展、标准化建设,通过科技赋能、绿色发展,不断优化青海生态旅游发展格局,推动青海生态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策略,为解决当前青海旅游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和结构性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何雄浪  尹凤茗 《民族学刊》2021,12(3):10-20, 95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命运共同体,与之相伴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繁荣昌盛的思想基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着眼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全过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我们要立足当代、立足国内国际新形势、利用优势、补齐短板、全方位的“五位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全面发展的胜利果实,保证中华民族永续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探求的重大课题。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确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发展观,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比较系统的民族发展观。回答并解决了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发展以及发展的实质、发展的道路、发展的途径等一系列问题,成功地解决了我国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民族发展观,并赋予其更深刻的内涵,将之提高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研究邓小平的民族发展观,对于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民族论坛》2013,(9):66-66
长安营乡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南边陲,古称“宝庆二府”,是一个典型的高寒边远山区。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民族团结大旗,带领全乡干部群众真抓实干,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实施“菜业富乡、旅游活乡、招商兴乡”战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家自20世纪末开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经济发展“追赶式战略”,十余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新的发展阶段,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不应单纯追求GDP增长,而应在正确的民族观指导下,选择符合民族地区的发展需求,实现作为民族中的基本元素“人”的福利最大化,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模式,逐步平衡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湖北恩施学院坐落在美丽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性”的办学定位,秉承“正德至善、为学至精”的校训,践行“立德树人,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育人理念,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知名、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在办学治校中,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央、湖北省委和恩施州委民族工作要求,凝心聚力在主题教育、专业建设、文化传承、乡村振兴、融媒传播等“五个创建+”上下功夫,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德育、产业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区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五个结合”上显特色,为各族师生创造了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环境,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校园绽放。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向全党全国人民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历史经验、现实任务和未来目标,确立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要求全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在民族事务方面提出了新任务,要求“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