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传统科技伦理思想具有以下基本的精神特质:天人合一、以道驭技、以人为本和经世致用.天人合一是哲学基础,它决定了传统科技伦理思想的基本走向和理论旨趣;以道驭技为理论核心,它构成了传统科技伦理思想的光辉的一面;以人为本是价值归依,它深深根植于科学家和技术工匠的心灵之中;经世致用为突出特点,它奠定了中国传统科学技术以解决实际问题见长的风格.这些主要精神是中国传统科技伦理的菁华,是处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历史依托.  相似文献   

2.
张岱年认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主要表现。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历史内涵,主要表现在政治生活、个人生活及生活态度上;厚德载物的历史内涵,主要表现在国家民族关系、文化价值观、人际关系及治国之道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历史价值主要表现为:促进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铸就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品格;推动中国社会的绵延不断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牢牢把握处于文化最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周易》提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该精神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文章首先论证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反映了最深层的人性问题,是对人的生物属性和文化属性之精华的高度凝练,然后论证了弘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现实价值,指出弘扬该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偏离轨道的校正,是医治目前现代性发展机制的副作用的良方,是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未来,针对当代青少年传统美德缺失的对症下药,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最后论证了要将其落到实处,必须充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向内看"的教育理念,并切实落实到实践操作层面。  相似文献   

4.
论和谐文化的精神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文化就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的精神内涵带有鲜明的历史性与传统性,是本土性与世界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结合.和谐文化的精神内涵主要包括以和为贵、天人合一和兼容并蓄.  相似文献   

5.
从哲学的源头,探讨中国哲学特有的特征。从社会制度、宗教等角度对社会、人、自然与宇宙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的关系,强调中国人重视主观努力,最终形成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乐观、积极向上精神。  相似文献   

6.
从哲学的源头,探讨中国哲学特有的特征。从社会制度、宗教等角度对社会、人、自然与宇宙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的关系,强调中国人重视主观努力,最终形成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乐观、积极向上精神。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它作为一种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涵涉儒、道、释,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和谐社会的提出,给我们提供了重新挖掘传统和谐思想内涵的良机。和谐作为一种崇高的理想与社会模式,挖掘、整理其经过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基本精神、基本思想,无疑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伦理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揭示"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史、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当代青年的成才三个方面,论述了大力弘扬和培育"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京,清华园小路 那个时候去看你,是因为想去看看清华那漂亮的东门吧。或者是军训太累了。你寄给我的那张站在清华园下瘦瘦的照片,校门上那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黑黑的八个大字无比耀眼。我们海大,好像是没有校训的吧。你在电话那头笑起来,有点小样地说,你要来北京,不是因为这个吧?是啊,其实我就是想你了。你看,你真老到。  相似文献   

10.
《周易》是我国儒家文化经典之一,被誉为“群经之首”。坤卦《象传》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已深深植根于民族心理之中。探讨厚德载物的主要内容、表现以及在历史中的影响,对于今天社会中的人们化解矛盾与冲突、增强民族的亲和力与凝聚力、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首要政治任务。十六大报告站在时代的高度 ,提出并回答了新时期新阶段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对十六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理论的阐述和研究 ,是社科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开辟十六大精神笔谈 ,先期推出了一组学习研究十六大精神的理论文章 ,谨以此引出更多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巨大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自信心和力量的源泉,尤其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更需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使他们自觉地增强民族意识,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探索培育民族精神的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谋幸福、重塑大国尊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止。它产生于青年毛泽东立下的远大志向,即改变中国一盘散沙、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况,为全天下痛苦的人免除苦难,谋幸福;形成于毛泽东为民族复兴所进行的艰辛的理论探索过程中;体现在毛泽东一生的奋斗、功业、著作和文章中。毛泽东精神不仅仅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他为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内容.溶入每一位渴望民族复兴的中国人的血脉中,激励着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中国各民族已形成多元一体的关系。这关系使各民族凝聚为中华民族 ,使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而凝聚。肯定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实体 ,是否符合民族定义 ?是否会否定汉、藏、彝、回等各民族作为民族的存在呢 ?本文从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做出回答 ,并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做出新的论证  相似文献   

15.
十六大以来,理论界和高校专家学者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通过对这些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梳理,从中可以看出当前关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明朝的灭亡,不仅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政治危机的总爆发,而且也是道德危机的总爆发。顾炎武以一种历史的自觉,深刻反思明王朝覆灭的教训,致力于探寻中国社会道德文明之重建的道路。其道德伦理思想具有三个重要特点:第一,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对传统社会的负面国民性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批判,发近代学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之先声;第二,不像宋明道学家那样讲玄之又玄的高妙道德“境界”,而只给人们预设了一个“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第三,他反对朱熹所说的对“狂者”要加以裁抑的观点,认为“大凡高迈亢爽之人易于入道”,主张带有个性解放意味的豪杰精神。这一切,都是顾炎武的道德伦理思想中的值得重视的近代性因素,是中国传统伦理学从道德理想主义向着经验主义或现实主义转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明朝的灭亡,不仅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政治危机的总爆发,而且也是道德危机的总爆发。顾炎武以一种历史的自觉,深刻反思明王朝覆灭的教训,致力于探寻中国社会道德文明之重建的道路。其道德伦理思想具有三个重要特点:第一,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对传统社会的负面国民性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批判,发近代学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之先声;第二,不像宋明道学家那样讲玄之又玄的高妙道德“境界”,而只给人们预设了一个“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第三,他反对朱熹所说的对“狂者”要加以裁抑的观点,认为“大凡高迈亢爽之人易于入道”,主张带有个性解放意味的豪杰精神。这一切,都是顾炎武的道德伦理思想中的值得重视的近代性因素,是中国传统伦理学从道德理想主义向着经验主义或现实主义转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伦理道德的深刻认识和现实感受,反映着中华民族立身处世和律己待人的哲学智慧和精神风范,是中华民族关于做人和怎样做人以及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有价值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和行为实践的总和,具有多元一体与和而不同的发展格局,家国同构与忠孝一体的价值追求,修身立德与成人成圣的人生目标,天下为公与仁民爱物的伦理情怀,广大精微与中庸之道的实践智慧,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精神品质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中国现当代史上的杰出代表,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我们可从历史及相关文献记载的梳理中看到这点。在对待外来侵略、主权尊严、艰难困苦、国民精神、未来前景、外交关系、振兴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中国人民都体现出了独立、英勇、自信、坚韧、乐观、思辨的特征。毛泽东的这些特质对中国现当代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校德育与民族精神的弘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必须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高校德育无论从其工作性质还是从自身业务优势来看,都应该承担重要的职责,起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