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逻辑起点是构建一定的理论体系的出发点,也是区别于其他理论体系的基本标志。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的逻辑起点不同于他的政治经济学或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也不同于他的学说的总逻辑起点。通过对马克思的类哲学、异化的积极扬弃、艺术生产的二重性等思想的分析可以认定,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的逻辑起点应该是确证人的类本质的“类活动”,而不应是人的社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不仅将攻击的矛头指向了传统哲学,也指向了逻辑。应当如何看待逻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逻辑形式”是一个基本概念,澄清这个概念对于确定人们应当如何看待逻辑以及逻辑在哲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逻辑形式是思想的形式,而“逻辑形式”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概念,这个概念对于逻辑来说不是必需的。对逻辑与哲学的关系应当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3.
解析弗协调逻辑容纳"真矛盾"的逻辑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弗协调逻辑是一种可以容纳"矛盾"的非经典逻辑,但它只是要容纳那些不会导致系统不足道的"真矛盾".论文在详细阐述弗协调逻辑容纳"真矛盾"的核心逻辑机制的基础上,对逻辑真理观进行了逻辑哲学层面的反思,并明确提出:传统形式逻辑和现代形式逻辑的真理都是具有严格相对性的,而弗协调逻辑的真正哲学价值不在于它自身特异的逻辑性质,而在于它自觉贯彻了逻辑真理的这种严格相对性.  相似文献   

4.
次协调逻辑及其带来的逻辑哲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娜  郝旭东 《学术论坛》2005,(10):18-21
次协调逻辑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卓有成效。它可以在系统中容忍不平庸的矛盾,同时又限制这种矛盾使之不会在系统中扩散,从而使得“矛盾可以推出一切”的后果不会在系统内发生。这个目标是依靠弱化否定词的经典含义和削弱矛盾律的作用,从而限制斯哥特规则的作用范围来实现的。文章试图在阐明次协调逻辑基本机制的基础上,将次协调逻辑放在与非经典逻辑、逻辑真理观以及哲学辩证法相联系的层面上,对由此而带来的逻辑哲学问题作进一步的解析。  相似文献   

5.
逻辑原子主义主张把所有命题分析为原子命题,原子命题之间没有内涵关系,只具有外延关系,以原子命题为基本层次的语言能解决所有哲学问题.如果自然语言能够分析到确定的原子命题,那么逻辑原子主义的目的就能达到,它同时也给经典逻辑的符号系统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语义解释.但是逻辑原子论者不能给出具体的原子命题,而且原子命题也不都具有相互独立性,维特根斯坦为此放弃了原子命题,而罗素和卡尔纳普也因此对原子性原则和外延性原则进行了弱化.但是,弱化的原子性原则在遇到自然语言的内涵命题时同样难以给出合理的分析.为经典逻辑提供更加合理的语义解释和发展符号逻辑,是分析哲学和逻辑学的后续任务.我们暂时还不能用符号语言来取代自然语言,也不能相反,而是应该把符号语言看做自然语言扩充和抽象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论人性的逻辑异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性研究在当下陷入困境 ,如何提出一条既不同于传统与现代哲学 ,又不同于后现代哲学的新理路是人性研究的重要课题。这里我们将人性界说为人作为实体所杂有的诸属性之整体。这些属性间 ,有的具有逻辑关联 ,是谓逻辑同质性 ;有的不具有逻辑关联 ,是谓逻辑异质性。实存于特定个人身上的全部属性 ,相互间具有实存同质性 ;分属不同实体的属性 ,相互间具有实存异质性。忽视了逻辑异质性 ,以为只靠某一特定的逻辑化理论体系就能把握人性的整体 ,进而造就新的人性 ,这是传统和现代人性理论的僭妄之处。后现代式的人性见解往往走向另一个极端。在人性的逻辑异质性基础上 ,寻求逻辑化的理论智慧与基于实存同质性的生存智慧或实践智慧的互补 ,或许是走出困境的较好办法  相似文献   

7.
逻辑和哲学的关系一直是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逻辑是形式的,它作为一种思考世界和描述世界的形式理论,只是间接地应用于世界。虽然逻辑在它的纯粹形式中并不传递哲学真理,但它能够以确定的方式对澄清和解决哲学问题有所帮助。问题不在于逻辑的形式化方法能否应用于哲学,而在于逻辑如何应用于哲学?  相似文献   

8.
“逻辑是什么”,对这一问题人们给予过许多回答,但都往往带有方法论上的循环定义瑕疵,从而消解了这一问题的真正问题状态,将其暗中变成一个明知故问的伪问题,得到的自然也是一些伪答案。“逻辑”的定义是逻辑领域中的最高问题,不能借助依赖逻辑定义加以判定的逻辑现象来求解,而必须精心设置前定义语境,小心制定能够有效抗拒习惯引力的特殊认识规范,细心辨识“逻辑”的可能来源,凝心选定追问方法和路径。经过一番如此锤炼,“逻辑是什么”被除掉逻辑问题的外表而转换为一个有待意识存在分析来诠释的问题,而且必将表现为一场纯粹哲学思辨,诱导爱智者对甘洌哲学韵味的向往。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逻辑哲学被我国广大逻辑与哲学工作者认同并由此而开始的成规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纵观从80年代初至今的研究历程,可以把我国的逻辑哲学研究分成起始研究阶段与深入研究阶段。在我国的逻辑哲学研究中,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但又互补的逻辑哲学观。  相似文献   

10.
《逻辑哲学论》中的神秘主义是前期维特根斯坦的重要思想之一。西方学者对这一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它同《逻辑哲学论》中其他思想之间的关系评价不一,而且这些评价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事实上,如果从全局的视域来考察《逻辑哲学论》就会发现,通往神秘主义有两条路径:一条是语言哲学的路径;另一条是逻辑哲学的路径。神秘主义是维特根斯坦对有意义的科学命题和缺少意义的逻辑命题进行分析所推导出的一个逻辑结论,它与《逻辑哲学论》中的图像论和逻辑哲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整体性表明维特根斯坦力图实现经验的自然科学、先验的逻辑学和超验的伦理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从《哲学逻辑手册》(第二版)看当代逻辑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波 《学术界》2004,18(5):247-254
《哲学逻辑手册》(英文 ,第 2版 ,约 1 8卷 )的出版表明 ,当代逻辑的发展更多地受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的驱动 ,从上世纪 80年代左右开始 ,逻辑学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 ,经典的逻辑理论得到应用和发展 ,许多新的逻辑分支大量涌现 ,逻辑研究在观念、对象、范围、方法、手段诸方面都在发生新的变革 ,它有可能回到一个古老的传统 :比较全面地研究人的思维活动中存在的程序、模式、方法和准则 ,而不仅仅局限于有效推理。  相似文献   

12.
关于逻辑哲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逻辑哲学是在现代逻辑的基础上 ,以非技术的方式研究与推理相关的问题。由于现代逻辑方法的普遍应用 ,逻辑哲学与语言哲学等学科有相似之处 ,对二者的区别可通过是否与推理相关来确定 ,同时由于许多逻辑问题本身也是重要的哲学问题 ,逻辑哲学与一般哲学的区别可通过非技术的方式进行。逻辑哲学的特征和性质反映出逻辑与哲学的密切关系 ,对逻辑哲学的深入思考和研究表明了逻辑对于哲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周青龙 《理论界》2023,(2):21-28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起点,其中国化研究也应予以相应的重视。凝练和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必须深入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应当从历史、文化、实践和发展这四重逻辑依次展开。历史逻辑是为了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得以实现中国化的原因;文化逻辑是为了揭示马克思主义概念能够深入人心的中国元素;实践逻辑是为了确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是中国道路建设的动力;发展逻辑是为了明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中国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辩证逻辑学界应该统一对辩证逻辑研究对象的认识.在当代,随着逻辑学的发展,逻辑作为非意识形态、工具性的学科已经从哲学中分化出去,以研究辩证思维形式、规律和方法为对象的辩证逻辑应是逻辑分支中的哲学逻辑,而以研究思维辩证法为对象的学科应称之为逻辑辨证法,它属于哲学分支中的逻辑哲学.  相似文献   

15.
付敏 《学术论坛》2012,35(4):5-9
亚相容逻辑致力于刻画"不相容"但"足道"情形下的逻辑机制,在系统中容纳矛盾而限制矛盾律。其倡导者或将它与经典逻辑并列,或视其为对经典逻辑的择代。然而,在认知行动中,无论是在实在、思想和语言层面,本体论意义上的矛盾律都无法违反,被限制的只能是作为认知规范的矛盾律,被容纳的只是由违背该规范而产生的信念矛盾。而经典逻辑恰好可以通过对信念矛盾的本体论重塑,实现对亚相容逻辑的合理统摄。  相似文献   

16.
逻辑哲学的新近发展对一种逻辑或多种逻辑、一般逻辑、非形式逻辑、逻辑与数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新研究,将逻辑学作为一种动态的和开放的体系来看待.逻辑哲学发展的新动态对中国逻辑研究拓展逻辑观念、研究思路与方法,特别是拓展研究范围,将中国数学中的逻辑思想纳入到中国逻辑中来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殷海光认为逻辑是有效推论的科学 ,是多元的 ;逻辑哲学是哲学 ,而不是逻辑 ;逻辑的任务在于把有效的推论形式陈示出来 ;逻辑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 ,如果把“用”视为“实际的用处”或“直接的用处” ,那么逻辑无用 ,但它能使别的东西发生实际的用处。  相似文献   

18.
弗协调逻辑是一种异常型的非经典逻辑.通过对其进行统揽分析和精细解读,可以清晰地看到:弗协调逻辑是从真矛盾观的哲学观念出发,通过修改否定词的含义从而区分出来了两类否定--经典否定和弗协调否定;进而又通过对两类否定的界定,弱化了"一般意义"上的矛盾律,限制了"一般意义"上的司各脱规则,从而最终达到了容纳"真矛盾"的逻辑目标.但实际上,弗协调逻辑并没有对经典否定意义上的矛盾律产生弱化影响,并且也没有限制经典否定意义上的司各脱规则,更没有容纳经典否定意义上的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19.
胡塞尔有广泛的逻辑和数学著述,但胡塞尔的逻辑思想甚至并未引起以胡塞尔继承者自居的所谓"大陆哲学家们"的重视R.Tieszen;2004,p,208,更不用说在一向以资格审查严谨而著称的逻辑的领域。然而近些年情况有些变化。例如,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现象学数学和逻辑研究专家蒂斯兹(R.Tieszen)近年来出版发表了一系列的著作,文章和书评,意在系统阐述评价胡塞尔著作中的逻辑思想。依据蒂斯兹的研究,胡塞尔和逻辑学的关系可以概括如下:(一)作为哲学家的胡塞尔并不是狭义上的逻辑学家,但他却在一个重要方面上为我们提供了对逻辑概念的基本理解;(二)胡塞尔研究逻辑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构造一个特定的形式系统,而是更多地反思这一形式系统的性质,它们在逻辑和数学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以何种方式在何种意义上能够提供知识;(三)胡塞尔研究了逻辑和数学概念的起源等问题,其逻辑观是描述心理学和形式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四)胡塞尔所从事的是逻辑和数学的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研究;本文以胡塞尔《算术哲学》为基础,以蒂斯兹的研究为主要依据,力图较为完整的阐述胡塞尔《算术哲学》中的逻辑思想(当然,胡塞尔的《算术哲学》主要是关于算术的,对此,我们应当从广义上理解算术,逻辑及算术哲学这些基本概念及其联系),并通过胡塞尔这部后来激发了现象学开端的著作,使逻辑获得一种不同哲学传统(有别于英美哲学或分析传统哲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弗雷格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他在1879年写的《概念文字》是第一个一阶谓词演算系统,标志着现代逻辑的诞生。弗雷格所以能突破传统逻辑的局限,开辟逻辑科学的新时代,主要是因为他对于逻辑的哲学问题特别是逻辑观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的逻辑观是他创立现代逻辑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前提。本文旨在从逻辑的对象问题、逻辑规律、逻辑科学的性质问题以及逻辑与其他科学的关系问题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弗雷格逻辑观的基本内容,分析它的理论基底,并且阐明它对于现代逻辑的影响。弗雷格逻辑观是紧紧围绕他的“真”理论而展开的。而“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