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游本昌说:为接受你的来访,我特意推掉了今天所有的访谈。我喜欢“民族团结”这句话。我终生难忘的是那条两个藏族孩子献给我的小哈达,这是我这一辈子艺术生涯获得的最高荣誉。此后,我想我不会再需要什么奖牌了……  相似文献   

2.
女士们、先生们:来到了学生时代梦想的这片土地上,我感到非常高兴。早在50年代初,作为当时伦敦大学一名未毕业的学生,我曾被指派准备一篇论述费孝通博士的专著——《江村经济》的论文。虽然这本书早在1939年就已问世,但它关于长江流域中国农村生活模式的论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了这本书,吸引我的是该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基础的形成:作为生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二年六月三日,是个悲痛的日子。这天,我刚从乌鲁木齐回来,就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徐殿维去世了。我顿时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惊呆了。我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不顾一切地向行署农业处奔去。步入灵堂,我看到徐殿维静静地躺在花丛中。我幻想这是我热爱的兄长过度疲劳正在安睡,巴望着他睁开眼睛醒来,我要搂住他,象往常一样和他再叙友情……  相似文献   

4.
正写在前面的话:我于1960年进入中央民族学院学习藏语,1963年进藏实习。这是我第一次进入西藏。这一时期,西藏正经历民主改革的伟大洗礼。我所在的拉萨堆龙德庆县乃琼区岗德林乡也经历了这一变革。4个多月的生活,使我走进获得翻身解放不久的农奴中间,对西藏当时的社会结构、生产状况、民风民俗有了切身的感受,翻身农奴对我的关爱和他们发自肺腑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段生活给了我刻骨铭心的记忆,也为我此后走进涉藏领域打下了重要的情感和思想基础。此后我又3次重返堆龙德庆县乃琼区岗德林乡,看到了这一地方的巨大变迁。值此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之际,我应《中国藏  相似文献   

5.
翻身作主人     
在这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十周年的时候,我有着说不出来的高兴。有人问我:“库尔班大哥,你已经八十多岁了,为什么还这么高兴呢?”我说:“论年纪我是八十二岁了,可是我真正作为一个人,才不过是  相似文献   

6.
银边的木碗     
我真不知道这是从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习惯:居住在锡林河两岸的牧民,差不多每天傍晚,除了在马群上打更的人以外,大家总是集聚在一起,唱歌、喝茶、讲故事、谈理想,真成了他们每天生活里不能缺少的一件事。说也奇怪,我来了没多久,也未经过任何人的动员,便自动的加入了这一项集体活动。这一天,我们照往常一样,都集聚到哈达老人的蒙古包里了。将近八十岁的哈达老人,笑容满面的迎接着我们,并为我们准备了醇香的奶酒和热菜。因为我还是个生客,老人特意请我坐在贵客的位置上,并从怀里掏出银边的木碗,斟满了奶酒,放在桌上说:  相似文献   

7.
<正>一、关于研究选题本刊编辑部:中国这么大,社会转型带动面这么广,作为学者来说,你们觉得应该从事哪些方面开展研究,哪些会变成你们的研究对象,会让你们长期关注。张继焦:我已从事20多年的学术研究,以我的研究经验来看,这中间经历了一个很大的调整,早些年我做都市人类学研究及其少数民族的移民研究,后来做过企业人类学的学科探讨,这几年的精力主要放在了老字号研究上了。从我的研究经历来看,似乎我的研究对象,有了很大的变动,但这种变  相似文献   

8.
人物:老头,蒙古族牧民,五十多岁。 睡仁,老头之女,二十多岁。 梅花,汉族女售货昌,二十多岁。 幕内老头声:哎,我淤老伴,你别和我抢了。老头:(急上)我们这里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 热潮,我们家就只有一本,我那老伴整天和我 拾,坯有我那姑娘也争着不放,趁今天有工 夫,我上供销社去,多买上几本,省得大家 拾!(解焉)嘿!趁我姑娘不在,我把她这个 单行本带上,路上好学习。 幕内窿仁声:爸爸,爸爸!老头:不好了,这姑娘一定要这本书来了,我得 快走。藤仁:(上)爸爸!(向幕内)嫣嫣,共青团支部派 我到供葫社去买毛主席著作,您有什么拾的嘱? 幕内或由台上乐队…  相似文献   

9.
我剛剛訪問了賽力布亞公社,回到巴楚县委会,却正好遇上了德吾力巴亥公社第十大队長阿希姆罕同志。她一听說我是从北京来的,立刻紧紧地抓住我的双手,盯着我的眼睛,关切地問:“他好嗎?健康嗎?”我知道這是在問候毛主席,赶忙回答:“好。非常健康。”她高兴地笑了:“讓我祝福他。”說着她就想起了什么;伸手从外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遞給我,象是向作彙报似的:“看看吧!”我翻开了小本,只見里面記得滿滿的維文記录,这时在旁边的县妇联主任向我解釋說:“她过去是文盲,不識字,这是从北京回来后学習的,現在已經能記笔記,能看报紙了,不簡單啊!这才不到九个月,下了苦功啦!”我也覚得是件不容易的事:“真的,你是怎么学的?工作这么多,生产这么忙!”  相似文献   

10.
高考落榜后的那一天 ,我从田里爬出来 ,看见黄昏的蒙蒙烟雨中 ,我家少了往日的烟岚和鸡鸣狗吠。我疲惫地对父亲说 :“我要读书。”目不识丁的父亲坚定地回答我 :“只要是读书 ,我就是卖了房子也供你。“他拿出积攒了多日的50元钱 ,送我离开了水乡。我去了补习学校。五个月后 ,父亲提着他一夜未眠从鄱阳湖里捞来的水物 ,从凌晨5点到下午4点 ,整整走了十二个小时 ,到学校看我。我没有心思吃父亲带来的礼物 ,留给同学们一顿狼吞虎咽。父亲拉着我 ,悄悄拿出一本发黄发脆的、霉透了的书 ,说 :“你不是汉族 ,你是回族。”这是一本家谱。我第一…  相似文献   

11.
我与叶梅相识很久了。在我的印象里,叶梅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然而,这一回,叶梅送我的却不是小说,而是一本由蒋子龙作序的散文集:《我的西兰卡普》。不怕叶梅骂我,初拿到这本书,我心淡然。小说家写散文是常有的事,但那常常是他  相似文献   

12.
我的理想     
有个普通的哈萨克孩子,曾在草原上度过普通的童年,心里却留下许多不普通的谜。有一天,他眼前出现了一个题目:我的理想。——理想?啊,我的草原告诉我,关于这我该怎么说!我那无忧无虑的童年哟……五岁时,硬跟着表哥上了学。一看,一个帐篷里就坐三个年级,30来个学生。没有桌椅,但这不用愁,别人立即教会了我把本子搁在膝上写字,而且由于是帐  相似文献   

13.
边寨新曲     
为了收集阿昌族民间山歌,在一天的傍晚,我来到了云南陇川县户撒区的芒东寨。这个寨子位于分界山脚下。我一推开虛掩着的厚实的木质寨门,“叮当叮”、“叮当叮”的声音就隐约地传入耳鼓。它和谐而有节奏,不禁使我沿着青石板的道路,来到了这声音传出的地方——一间瓦房的门口。一位老者见了我说:“你是找打刀的吧?这是我们社长老滕的家,老滕硬是个打刀的好手哩!”真巧!原来这就是区委介绍的编歌能手老滕的家。我高兴地跨进大门,见左边一间瓦顶棚子里,  相似文献   

14.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李复贵。当前年我确诊患了癌症时,我就想:我这条命反正是共产党捡来的。在有限的日子里,我应该为党多做些工作,以报答党对我似海深的恩情。我是一个土生土长在湖南芷江的侗乡人。解放前受欺压受剥  相似文献   

15.
我来了,我要见了。我战胜了。——凯撒 当波音747巨大的机翼划开云层后,我眼下展现出一派五彩斑斓的图画:蓝的海洋,绿的草坪,白的楼群,黄的山野,红得耀眼的是田地里望不到头的郁金香……. 荷兰王国到了.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真正开始了我的留学生活. 两个月前,在荷兰留学的一个朋友来信告诉我,她帮我争取到一个荷兰社会研究学院的留学名额,是攻硕士学位,由荷兰政府提供奖学金和来回机票,让我做好准备.我的天!来得太突然了.捏着这消息我不知道如何是好,手心直冒汗. 去国外留学,我太缺乏准备,尤其是外语.还有,  相似文献   

16.
易子 《民族论坛》2005,(6):14-15
印象:没有工厂一派繁荣的景象我是个方向感极差的人,虽然坐在机关的小车里,但转了将近一个小时后,看着车窗外越来越少的“城市气息”,我终于还是忍不住问司机:“你,确定走对了路吗?”司机笑了:“我可不是像你一样第一次来,来湘民就是为了体验困难的,包括这长长的路程……”我感  相似文献   

17.
××:你不是说要到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来采访吗?我热烈地期待着。现在,盘龙河畔的桃花李花已经含苞待放,把这座边城装点得更美丽了;那苍翠如屏的西华山,也在城西横列三十六峰,似乎都是准备着迎接你这远方来的客人。来吧,我的朋友,就连文山的三径杨柳、十里花香都在热情地欢迎你。假如你来了,我一定陪你到全州各处走走,因为在文山州我毕竟比你熟悉些,我可以为你作向导。  相似文献   

18.
1他说:孔繁森、吴登云都是汉族人:为什么就没有一个少数民族的孔繁森和吴登云呢?他说:我一生的理想就是要成为这样的一个人。……我突然感觉一丝悸栗,从握笔的手底传来;心底里慢慢渗出一句话:“一个过了时的理想!”这是在江西采访的最后一个夜晚。夜色包围他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重进苗山     
每逢走进苗山,我总是喜欢在老房东二婶家落脚。今天,我又来到苗山,自然,我是向着二婶家走去。一年多的日子不见,二婶越发福了。看她那满面红光,就知道她日子过得有甜头。二婶见我,突然一怔,然后十分兴奋地说:“云仔呀!是你回来啦!一年多来可望你得很哩!”说着连忙放下手里的簸箕,帮我取下背上的被包,招呼我休息、喝茶,还连忙从厨房里端出来一碗冒着热气的红茹粥塞到我手里,对我说:“走这样远的山路,一定饿坏了,快吃一碗填填肚。”我一边喝着粥,一边回答她问我的问题,真像慈母关怀远归的儿子一样。忽然她停了停又笑着对我说:“云仔呀!这回可折磨你啦。令夜恐怕又要在这里搭个临时铺罗!”说着她用手指了指我第一次睡地铺的地方。我调皮地回答说:“那里都行,只要是在二婶家,挂钩也得。”但我转念一想:“我的老  相似文献   

20.
今年夏天,正值我退休整一年之际,一部题为《岁岁年年》的长篇小说书稿意外地交到我的手中,使我重操旧业,又当了一回责任编辑。接到书稿,自然首先要问作者是何许人。这一问,不禁令我暗暗吃惊:他叫龙志毅,彝族,曾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已年过七旬,垂垂老矣!这使我立即联想到了王蒙在《周扬——目光如电》一文中写道的一件事:上世纪80年代初,周扬“在一个小范围”内“苦口婆心地劝导作家们要以大局为重”,“他说作家不要骄傲,不要指手画脚,让一个作家去当一个县委书记或地委领导,不一定能干得了。他受到了当时还较年轻的女作家张洁的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