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独立董事制度是由美国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所决定的,该制度在我国现有的经济土壤之中并不适宜生长,应将《公司法》第123条理解为任意性条款,将设立独立董事的权利赋予公司章程,允许公司根据需要来自行选择是否设立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2.
谢逸姿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2):61-65
现行《公司法》第16条关于公司对外担保的规定颇具争议.从民商事领域最基本的原则——意思自治的角度看,不能简单地以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来主张担保合同无效,法律并未给担保债权人附加形式审查义务,公司自身债权人虽有一定风险但只能通过其他途径得到保护;16条更侧重规范公司内部决议的形成,因而公司法定代表人违反程序订立的担保合同并不必然无效,违反16条所带来的后果更多的是追究违章董事对于公司在组织法上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李曙光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6,19(3):309-315
结合我国《公司法》的修订,论述了“公司僵局”的定义,破解了公司僵局的理论基础及各国的相关立法与制度,着重探讨了我国实践中公司僵局的类型、新《公司法》中解决“公司僵局”的制度安排,立法争议以及司法实践中解决公司僵局诉讼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公司僵局”是一个描述公司政治与利益冲突的形象词汇。为保护股东利益,有效破解公司僵局状态,欧美国家都在有关立法与司法制度中作了相应的制度安排。我国新《公司法》虽然并未直接提出“公司僵局”的概念,但新《公司法》中的公司司法解散制度、股份回购制度等一系列具体制度,实际上确立了解决公司僵局问题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新《公司法》中破解"公司僵局"制度安排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曙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3):309-315
结合我国《公司法》的修订,论述了“公司僵局”的定义,破解了公司僵局的理论基础及各国的相关立法与制度,着重探讨了我国实践中公司僵局的类型、新《公司法》中解决“公司僵局”的制度安排,立法争议以及司法实践中解决公司僵局诉讼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公司僵局”是一个描述公司政治与利益冲突的形象词汇。为保护股东利益,有效破解公司僵局状态,欧美国家都在有关立法与司法制度中作了相应的制度安排。我国新《公司法》虽然并未直接提出“公司僵局”的概念,但新《公司法》中的公司司法解散制度、股份回购制度等一系列具体制度,实际上确立了解决公司僵局问题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1993年,当我第一次阅读完张承志的《心灵史》时,我感受到了一种近乎终结的力量,我发觉,文学走上信仰的那一瞬,就已经不存在了,剩下了的只是一片自茫茫的书页. 相似文献
6.
杨碧琴刘传凤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63-71
《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下文简称《协定》)是我国同发达国家签订的第一个自贸协定。自《协定》签订以来,两国在乳品贸易方面不断提高自由化程度,新西兰长期稳居中国第一大乳品进口来源国地位。本文分析了《协定》签订前后二十余年两国乳品贸易规模、结构、税率等贸易指标变化趋势,数据分析了《协定》对两国乳品具有显著贸易效应,同时剖析了当前两国乳品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两国乳品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4
最大诚信原则作为保险法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要求保险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以最大限度的诚实守信精神如实地向对方履行告知义务,不得隐瞒或误报。自18世纪发展至今,最大诚信原则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和挑战。2015年2月,英国2015年保险法在议会获得通过,该部法律的出台被视为英国保险法近一百年来最重大的一次变革。本文将对新法在合理告知义务的履行以及违反该义务时救济方式的重大修改之处进行解读,并结合我国现行保险合同的规定,简要提出英国2015年保险法对我国保险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肖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78-84
清华简《系年》与《春秋》经传在记载国君死亡事件时采取了不同的记述方式。《系年》在记述一国之君杀另外一国之君时均用"杀"字而非"弑"字,基本句式为"某杀某",这与《春秋》经传的记载类似。但《系年》在记载国君被该国臣子所杀的时候,几乎都用"杀"字,这与《春秋》采用"弑"字表明褒贬明显不同。《系年》对孺子王被灵王所杀,灵王被公子比所杀均未非常明确地采取"某杀某"的记述方式,这可能源于《系年》的记述者为楚国人,所以对本国国君的遇害采取了"内讳"的方式。对"弑君"事件的不同处理,可从另一侧面佐证孔子对《春秋》确实进行了修订及"《春秋》笔法"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童诗媛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57-6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揭示了文化的起源和本质,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结合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做到: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正确处理外来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四、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磊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6):55-58
近年来的舆论调查显示,新闻媒体是中日两国民众了解对方国家的最主要渠道.而媒体报道的内容和姿态,对公众舆论的影响力举足轻重.鉴于此,笔者考察分析了2008年<人民日报>的对日报道、<读卖新闻>的对华报道.日本报纸过多的负面报道,对突发性事件的炒作,是导致日本民众对中国好感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中国报纸以两国关系的大局为重,客观冷静的报道态度,使中国民众对日感情发生了积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论普通法上的董事责任保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1):21-26
董事责任保险,是指以董事、经理向公司或第三者(股东、债权人等)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普通法国家公司法典及判例多规定有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对董事、经理经营中的某些过失责任运用保险机制分散其风险。文章还就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建立的必要性及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2.
文新宇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8,(2):32-35
在现今依法治国大背景下,苗族地区遗留、演变下来的部分习惯法由于贴近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而在发挥良性作用,成为国家法的有益补充。文章主要从苗族的“理词”、“议榔词”、“议榔规约”等习惯法内容,“埋岩”、议榔等活动,“捞汤”等神明裁判,石刻碑文,继承和吸收习惯法内容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论述。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律责任社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雯彬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4-98
经济法律责任的社会性,是指经济法律责任的设置、体系构建以及制度创设等基于社会公共性考虑,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宗旨,兼容多种原则、制度而体现的一种整合性特征。主要体现在责任形式的综合性以及制裁方式的多样性,责任功能的多重性,责任保障制度与损失承担的社会化,强制力产生与强制程度的变化性,责任制度的创新与完善及其实现机制呈多元化趋势。经济法律责任应在构成要件的五个方面做出基于社会性的明显调整。 相似文献
14.
王灏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32-35
侵权行为中的次级责任是指一方当事人应为另一方的侵权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普通法中次级责任通常包括替代责任、共同责任、以及企业责任等。通过对普通法系侵权行为中的"次级责任"及英美国家中相关案例进行解读和分析能为明确中国法律意义上的侵权责任提供启示和帮助,促进中国法律的完善与适用。 相似文献
15.
反垄断法中的民事责任制度的价值追求是有效竞争,而非填补损害。反垄断法中的民事责任形式主要是停止侵害、消除危险和赔偿损失,其中的赔偿损失包括实际损害赔偿和惩罚性赔偿两种。反垄断法中的民事责任的构成除了限制竞争行为的发生、实际损害的发生、行为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外,还有其特殊的构成,即限制竞争行为不属于反垄断法规定的豁免情形,也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在追究反垄断法中的民事责任时,有一些特殊的程序要求,如放宽原告主体资格、给予物质利益刺激、实现审判组织的专业化和在必要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执法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其背后所依赖的强制权力的特性也越来越凸显。滥用权力、暴力执法现象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为法学界所关注。然而,目前关于行政执法责任制度的研究,更多地是从行政执法制度本身的完善和责任追究方面来探讨,忽略了行政的目的及其在法治框架中的地位和角色。通过分析我国法治框架的依据及其目的,探讨了行政机关在法治框架中的使命,提出建立在公共利益考量基础之上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以期为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司法过程中的习惯法查明——基于非洲法和普通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姜世波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习惯法的可适用性已经越来越受到司法实务界的关注,从而司法过程中对于习惯法是否存在的确定、当事人对于习惯法的解释产生冲突时如何选择等诸多问题,就摆在法官们的面前.非洲是习惯法极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普通法也与习惯法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研究这两个法体系对习惯法的司法查明和适用极有价值,其许多方法,如通过权威证明、教科书查明、习惯法编纂、判例宣示、司法认知等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些方法的使用首先取决于习惯法在司法过程是作为事实还是作为法律的对待,不同的回答会导致适用不同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并非水火不容,而可以加以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8.
票据法上的民事责任不同于票据责任和一般法上的民事责任。构建我国票据法上的民事责任制度体系,对于救济票据权利人的利益、制裁违法票据行为以及完善票据立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票据法上的民事责任制度的框架体系,应当包括票据返还责任、利益返还责任、损害赔偿责任以及票据原本的复本、誊本的发行与返还责任等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19.
民刑互动:侵权责任法与刑法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诸法合体到刑民分野再到刑民互动,侵权法与刑法的历史关系千丝万缕。侵权责任法是救济法,刑法是惩罚法,两者通过不同的手段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法律的任务在于重建被破坏了加害人、被害人和社会之间的正常利益关系的平衡,使得社会恢复和谐,这一任务的实现离不开刑法与侵权法的互动。刑民割裂是法律关系不正常的状态。正在制订中的《侵权责任法》应正确处理刑民分野、刑民互动等关系,并摒弃所谓刑事优先的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20.
试论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益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1):69-74
经济法是国家协调或干预经济运行的各种行为的独立的法律。根据目前法律责任按部门法划分的原则,经济法责任是以一种动态发展和综合的形态独立存在的。考察了经济法独立存在的历史必然,论证了经济法责任关系的独立性,进而论证了经济法责任不因责任方式的借鉴性而失去独立性。而且基于我国市场经济法治状况及其经济法责任实现的难度,论证了经济法责任独立存在的必要性,并简单设计了基本框架。最后,探讨了经济法责任的诉讼实现机制,提出了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