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舍也曾说;“我们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美妙的语青表达出来。”由此可见,语言与内容完美结合.才会赢得读者的青睐;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只有借助于精美的语言才会意蕴无穷。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作文语言准确生动、富有文采呢?以下方法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2.
语言与内容完美结合,才会赢得读者的青睐;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只有借助于精美的语言才会意蕴无穷。中考作文的语言常常呈现下列问题:语言枯涩、陈词滥调、故作深沉、空洞无物,缺少个性美、诗意美、灵动美、风趣美、意蕴美、音韵美,这主要是由于词汇不丰、积累不厚、文化底蕴不足、阅读面不广、反复历练不够造成的。要想写出精美新奇、富有创造性和个性鲜明的语言,还要从以上方面去下苦功夫,  相似文献   

3.
考场作文除了必须符合一般作文的要求外,还具有现场性、独立性、限时性、特定性等特点。考生要在指定的考室,在规定的时间,不依靠他人帮助,按试题规定完成一篇合乎“标准”的作文,因而考前的思想积累,语言积累,写作技能的掌握等至关重要。但并非立意深刻,构思新巧,语言精美的作文就一定能得高分。在语文评卷中,常发现一些语言功底不错、思想不俗的考生,因审题失误导致作文偏离题意。偏离题意的考场作文按规定只能列入四类,往往得分低得令人吃惊。可见,审题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一步,是准确立意的基础。因此,考生必须过好考场作文审题这第一关。  相似文献   

4.
时下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无物,语言贫乏苍白的现象并非在少数。教师指导学生作文,虽花的时间多,耗的精力大,但成效不明显。尽管教师讲得很全面很细致,几乎把一篇作文的每个细节都讲透了,学生当时听得很入味,但当自己作文时,却胸中无点墨,冥思苦想后才凑出一篇篇干巴巴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霍学林 《新天地》2011,(12):318-319
文是以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他人沟通,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从而创造新的语言信息的语言使用行为。语言是开掘学生智力、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蕴养情感的中心环节,是语文课程的基本要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提出了多种要求,同时也对老师教学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更高的作文要求,改革作文教学势在必行。在导与学案模式下进行作文教学,能激发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熟悉作文评价方式,进而提高学生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6.
“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作文能力是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体现,低段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而搭好作文起步的平台,使学生顺利地走入作文殿堂的关键在于抓好句子训练。众所周知,句子是构成作文的基本单位,只有会说、会写规范通顺的句子,才能连句成段,连段成篇,形成作文能力,构成规范的语言结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三至八岁期间,是儿童智力和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再则,一年级儿童具有好奇、敢于想象的天性,所以他们敢想、敢说。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中说和写密不可分。先说后写是一个整理思想、疏通思路的过程,是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桥梁和纽带。心理学实验和教学实践都证明,只有把话说清楚,才能把语言写得清楚、顺畅。因此,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要注重说的训练,以说带写。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的外现。作文中成功的语言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可以推动事件的发展。语言描写,就是对文章中人的对话、独白进行描写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隐喻的意义     
思想要通过语言来表达,但语言能否真正表达思想,这在思想家那里始终是一个问题。然而,思想家虽怀疑语言,却又用以言说和书写。这说明思想本身又离不开语言。本文就思想与语言这一论题展开论述,旨在阐明:通过语言来丢开语言,通过书写来拒绝书写这一要旨。从而在语言与思想的思辨张力间,力图廓清"语言"允诺"思想"过往的"隐喻"空间。正是语言的隐喻形象,才使思想本身绽示在了语言当中。  相似文献   

10.
隐喻的意义     
思想要通过语言来表达,但语言能否真正表达思想,这在思想家那里始终是一个问题.然而,思想家虽怀疑语言,却又用以言说和书写.这说明思想本身又离不开语言.本文就思想与语言这一论题展开论述,旨在阐明:通过语言来丢开语言,通过书写来拒绝书写这一要旨.从而在语言与思想的思辨张力间,力图廓清“语言”允诺“思想”过往的“隐喻”空间.正是语言的隐喻形象,才使思想本身绽示在了语言当中.  相似文献   

11.
凡是佳文力作,都有精当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独特的技巧,深邃的思想,正是这些才使读者受到震撼,得到启迪。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把这些渗透到教学当中,是课程改革需要注意的。所以,我在探讨写作技巧方面下功夫,将其渗透到作文教学领域,以便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下面仅就《故都的秋》一文,谈谈自己的做法及体会。  相似文献   

12.
我们教师在作文批改、评点时应真诚对待学生,应热情地针对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情感、语言等进行互动交流、具体指导,并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重在提倡学生个性作文。让评点像轻轻吹拂的春风去滋润学生的心灵,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吹开千姿百态的艳丽的花朵。鼓励学生自评互改,使学生能自由、自主地表达自己对作文的观点,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思想火花。  相似文献   

13.
论语言单位     
1、语言是一定单位的体系§1 马克思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总和。在总和之中,词汇是建筑材料.而语法结构是组织要素。正是在二者结合的条件下,人类思想才带上物质外壳,因而在人类社会中才有进行思想交际的可能。因此语言既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武器。这样一来,语言中就可以分析出两类基本成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一个人要想写好作文,不但要掌握写作的技巧,有自己的经历、认识、见解和情感,还要掌握足以表达自己思想的语言。胸无点墨,怎能下笔成文?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文质优美,语言规范生动,思想内涵丰富,是学生学习语言、练习作文的优秀范文,作者表现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是学生应该领悟运用的写作技巧。在教学中,以课例信息资源为写作内容,把语言形式的运用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或文字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包括口头语言的表达和书面语言的表达。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是为了实现信息的传递和思想的交流。如今的中学生感到作文难。就是不会表达的表现。他们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与他人交往,如不及时正确引导,加以提高,势必对他们的将来,乃至一生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提高中学生表达能力,克服作文难,是目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的书面语言表达训练。“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从这个角度看,作文过程就是一个思维的训练过程。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是必须的、而且也是可能的。下面我就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运用能力的实际训练 ,因此 ,应把作文教学放在语言教学整体里进行探讨。语言教学是一系统的整体 ,其中要素与要素 ,要素与整体、整体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有机联系 ,只有从语言教学系统的要素、整体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探求作文教学的本质和规律 ,重视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和思维能力 ,创设作文教学的情境 ,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近十年来虽然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作文教学仍然处于费力大而收效微的状况。尤其是高考作文指导教学,一直缺乏科学系统的作文训练体系和相应的广泛适用的写作教材,致使作文教学无序可循,无本可依,处于教师头痛,学生怵学的境地。我想,高中作文教学要想改变被动局面,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就应该从众多语文教育前辈的语文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借鉴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精粹的教育思想以及作文教学理论,从而进一步开拓创新,才能够有所发现和建树。经过一番认真地学习和探讨后.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语文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发展学生语言,训练学生思维,提高认识能力的主要环节,是思想政治教育同读写训练相结合、语文知识同写作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