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蒙古族传统文化论》一书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在研究蒙古族传统文化内容方面简捷、规范;在研究文化特征方面突出、明了;在研究文化发展进程方面清晰、有序;在研究方法方面新颖、灵活.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是一部大作品,精华与糟粕杂陈。而我国文化传统则既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又有其严重的落后面。因此,探讨《金瓶梅》与我国文化传统的关系时,必须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下面,我们就《金瓶梅》产生前我国的文化传统是什么、《金瓶梅》继承了哪些文化传统、《金瓶梅》又反叛了哪些文化传统这三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当代生态科学理论视野中的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物质层面看 ,在当代生态经济学的理论视野中 ,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成功地解决了草畜平衡、草场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内的能量节约与持续循环等重大问题 ;从精神层面看 ,在当代生态伦理学的理论视野中 ,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成功地实现了生态化的生命观、自然观及与自然相处的和谐观 ;从制度层面看 ,在当代生态科学系统性、整体性及相互依赖性这一总的精神与原则的理论视野中 ,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成功地完成了社会的秩序化与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4.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系统。它是由多种文化要素组合而成,要想真正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系统,就要了解它的各个部分、它的基本要素。本文就是将简要地论述一下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几个基本要素,以便进一步了解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整个蒙古族传统文化系统中所占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去年春夏之际,丁乎一女士这部《湖湘文化传统和湖南维新运动》的书稿送到了手边。我虽在教坛上舌耕和走笔积以有年,然先睹为快的情趣依然弥坚。此时,窗外雨丝靠非,穿林打叶,正恰似催人展卷开怀的“书酒”。在桌前灯下和字里行间,被导着这百年话题中维新先辈们的孤怀遗恨,有时伏卷抬眼望去,岳麓山中那叠峰垒草之处穴结着云团雾簇,这不正象那需要理解的历史氛民么?读到沉思处,又不禁神驰于当年变法的风云帐下,鼓角声中依稀听到这支百年老歌,读后颇有退思。此书出自一位女性同志之手,历经三载,孤坐于断卷残篇之中,终于从历史和… 相似文献
6.
游牧的蒙古民族;在原有古代蒙医学的基础上吸收了汉、藏兄弟民族,特别是吸收了藏医的理论精华,从而创造了蒙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至今仍然指导着蒙医的临床实践。但是,这种有悠久历史且未中断的医学文化,总有其内在的古典性,这种古典性也许最集中地表现在这个游牧民族的物质文化的特点上。在历史发展中,医学文化与物质文化总是密切相关的,如何看到这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我认为要在游牧生活中。不同的民族因其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地理环境是文化的发祥土壤,蒙古族文化只能源于北方这块土壤,而蒙古族文… 相似文献
7.
8.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流变与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流变与分期葛根高娃,乌云巴图对于“文化”的概念和界定,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应从观念形态的角度去定义文化,因此,所谓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就是该民族的先民们(或古代思想家)“所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文学的生成、发展及其特色 ,是与本民族的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生存方式、生活状态、生命情调等密切相关的 ,而且文学和艺术又是蒙古族人民生活、生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卷本《蒙古族文学史》从对远古口传文学的探寻到对近现代文人书面创作的考察 ,都始终注意到了蒙古族文化生态环境的特征。其当代意义 ,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文化与民族艺术 ,为多元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而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之源,人们一向公认是《易经》。但随着《易》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人已意识到需要追溯《易经》之源。 《传统文化溯源——中国古代龟卜文化》,刘玉建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出版,正适应了当今的这种需要:专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之源的源头,该书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阐发了与《周易》有密切联系而又大大早于《周易》的龟卜文化,而且也填补了国内系统研究中国古代龟卜文化及其演变史的空白。 龟卜,对中国古代尤其是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 相似文献
11.
宗教与滇文化──读《滇文化散论》牛军云南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各种不同的文化在相对独立的空间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因此只能以多元性来概括滇文化的整体特征。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点出发对云南民族文化进行分析考察。但是,把理论建立在什么样的逻辑起点之上,则直... 相似文献
12.
13.
金景芳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4)
曹德本同志所写的《中国传统思想探索》一书已于1988年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我读了以后,觉得这部书有三大优点。第一,他这部书是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浪潮下写的。他能不为所动,坚定地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应用辩证法的观点,对中国传统思想既不是完全否定,亦不是完全肯定,而是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根据大量的事实,作实事求是的分析,这是很难得的。 相似文献
14.
15.
对中华和合文化传统的探索——读《中华早期和合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文化 ,特别是一种颇具历史的文化 ,在其长期赓续绵延之间 ,必然形成一些很有个性的特点与特色。这些特点与特色既是一种文化与别种文化可以区别的外在标志 ,同时其中也必然包含着一种文化的某些基本精神。“和”或“和合”即具有这种性质。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明显的特点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一种体现。中国文化要走向现代化 ,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中国文化深层的生命智慧和生命活力能否得到新的焕发 ,二是中国文化对于现代文明所面临的困境与课题能否作出积极的回应。不少有识之士对这两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在这一… 相似文献
16.
鲍宗豪教授的新著《决策文化论》的最大意义和价值在于:具有开创性,填补了决策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他跳出常规决策研究的视野,把决策纳入人的社会文化活动来考察,揭示社会文化对决策的影响,并使决策文化的研究成为发展与完善现代科学决策的一个重要力面。但是.要把决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来研究,必须阐明:为什么说决策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鲍宗豪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一是人的活动从其生产文化产品、构建人类文化大厦、描绘人类文化史的视野来分析,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二是决策作为人的社会文化活动的一种产… 相似文献
17.
18.
信息是物质世界的普遍现象,它与物质、能量一样地本原和永恒。信息科学则是七十年代开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它与被称为“三论”的系统论和系统科学、控制论与控制理论比较,相对而言,显得比较单薄。由周安伯主编、李正耀、丁小文共同参与编写的,1990年9月第一次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科学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为信息科学的深入研究、繁荣和发展,为信息科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运用,作出极为可贵、有益的探索和贡献。值得赞许和向读者推荐的是《论纲》的马克思主义析学的指导,设计思想的高度,逻辑结构的特色,学术观点的创新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注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