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历史有不少亮点,其中一大公认的亮点,是从开国起就长期存在的——北宋多名相.但这些"名相"里,能称得上是全能达人——军事、政务、财政、司法,摊上哪样都能一肩挑;在大事面前不瞎折腾,用简单手段解决复杂问题,件件事都能办得漂漂亮亮的——恐怕就是其中被称为"饭桶"的宰相:宋初名相张齐贤. 张齐贤,生于山东菏泽,长在河南洛阳...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8则     
吃中饭 小城普林斯顿正在举行这样一次比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吃得最多。有个人创造了全市新纪录。在规定的时间里,他吃了一只鸡、一磅乳酪、九个涂了黄油  相似文献   

3.
秦德君 《决策》2014,(8):13-13
公仪休,春秋时鲁国人,因品学兼优后来做了鲁国宰相。人们耳熟能详是他"嗜鱼而不收鱼"的故事。当时有人给他送鱼,他拒收,于是有了一段饶有趣味的对话。那人说:"知道你好这一口,才给你送鱼来,干嘛不受?"公仪休说:"正因为我好吃鱼才不能收。我现在做宰相还能吃上鱼,如果收了你鱼而被罢免,今后我还能吃上鱼么?"  相似文献   

4.
广原 《决策》2012,(12):81
简单道理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  相似文献   

5.
袁世凯从二十五六岁起就天天吃补品,常常一把一把地将人参、鹿茸放在嘴里嚼后吞着吃。另外,还雇两个奶妈,每天吃这两个奶妈所挤出的奶。从表面看,袁世凯给人的印象似呼是体质很强健。但就中医的医理说来,人参、鹿茸等,都是热性的补品,成年累月地吃,日子长了,不可能不影响他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宋国有一位养猴人,特别喜爱猴子。他养了一大群猴子,而且很能了解猴子的心理,猴子也很会讨主人的欢心。养猴人甚至可以让家人少吃点粮食,也得让猴子们吃饱。  相似文献   

7.
彭德怀是个性格耿直、倔犟的人。小时候,家里没饭吃,无奈,他带着弟弟上街要饭,但只去一次,他就宁可饿死也不去第二次,十三岁,他下煤窑拉煤,背都压驼了。 彭德怀当兵后,仍然以耿直出名。  相似文献   

8.
张鸣 《领导文萃》2013,(17):88-90
张宗昌在军阀中,是名声最差的一位,手下的军队没有纪律,比匪还匪,治理地方没有章法,明抢暗夺。但是,如果让跟他打过交道的狐朋狗友来评价,这个人简直好极了。好客,够朋友。吃他的饭,没问题;用他的钱,没问题;看上他的小老婆拐了走,绝不会追杀,下次见面,居然会忘了。哪怕初次相识,他老张有吃的,也就有你吃的。有他嫖的,也就有你嫖的,非常乐于和所有跟他视为朋友的人,分享女人。  相似文献   

9.
正我很怕请两种人吃饭:第一种是太"安贫"的人。请他吃一顿比较好的饭,他就会为了表示自己十分节俭,在餐厅里用所有人都听得见的声音说:"天呐!这是什么杀人的价钱?拜托,把钱折现给我算了,我自己到菜市场买一把菜炒一炒……"一番好意,成了罪行。另一种是太"恋旧"的人。他不是存心挑剔,他只是随时想告诉你他有品位。请他吃日本料理,他一定会告诉你哪一家比这家更好吃。他不断地把  相似文献   

10.
颜俊的上司能力十分平庸,下属们因此吃了不少苦头.有些同事在私下里多次跟颜俊说:"论资历,论水平,论才干,他哪里及得上你?偏偏让这种人来当我们的领导!"想想也是,一个自己看不起的人,却不得不整天对他恭恭敬敬,听他指挥,让他使唤,这不是很痛苦么?  相似文献   

11.
吃亏是福     
古古 《领导文萃》2005,(7):135-137
据说有个沙石老板,没有文化,也绝对没有背景,但生意却出奇地好,而且历经多年,长盛不衰。说起来他的秘诀也很简单,就是与每个合作者分利的时候,他都只拿小头,把大头让给对方。如此一来,凡是与他合作过一次的人,都愿意与他继续合作,而且还会介绍一些朋友,再扩大到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客户。人人都说他好,因为他只拿小头,但所有的小头集中起来,就成了最大的大头,他才是真正的赢家。吃亏是福。因为人都有趋利的本性,你吃点亏,让别人得利,就能最大限度调动别人的积极性,使你的事业兴旺发达。但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吃亏的人实在太少,这并不仅…  相似文献   

12.
李敬泽 《领导文萃》2005,(9):158-159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的弟子都是“活雷锋”,在乱糟糟的春秋时代努力做好事。做好事分为两种,一种如颜回,躲在破巷子里哪儿也不去,天天思考人生的意义,有个窝头吃,有一瓢清水喝,颜先生就乐呵呵的了。在孔子看来,这就是做好事,世道这么乱,一个人呆在屋里不出去添乱就是最大的德行。帕斯卡尔说:世上一切灾难都起于人不肯呆在自己的房间里,做一棵“思想”的芦苇;颜回有芦苇之风,孔子在众弟子中对他评价最高。说起来,孔老先生也有些凡人的毛病,看《论语》就知道,他也喜欢背后议论人,但他对颜回是一贯地夸奖,这可能是因为颜回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13.
“医生,铁树、半枝莲、红豆杉、蛤蟆能不能抗肿瘤,我能不能吃……”看病的时候,经常有许多病人拿着坊间或网上的各种偏方、秘方过来咨询。也有病人放弃原来效果很不错的治疗,跑去吃偏方治病。曾经一个肝癌病人经过治疗效果不错,但听信某一位神医说能够治愈他的疾病,就跑去吃他的偏方一个月,结果整个人变得面黄肌瘦,回来重新检查,黄疸指数很高,肿瘤出现肺转移,大量的胸腔积液。那个方子居然有80来味药,几乎都是有毒的中药。  相似文献   

14.
<正>光绪年间,一个鸡蛋市价不过几个铜钱,可在御膳房,四个鸡蛋开价至三十四两银子。有一次,光绪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举着一只鸡蛋问他的老师翁同:"这种贵物,师傅也曾吃过吗?"翁答道:"我家里遇上祭祀大典,才偶尔吃一次,否则不敢吃。"从上到下都在蒙蔽光绪皇帝,这是很可怕的。更可怕的是,连他的老师都不敢拆穿。恶劣风气的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利益,盘根错节,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混迹其中,推波助澜,以致潜规则盛行。由此可知,积弊清除之艰难与正风肃纪、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之必要。  相似文献   

15.
残局     
祝勇 《领导文萃》2012,(12):43-47
一段祺瑞喜欢下棋,他下棋时安静的表情,让人几乎看不出他是个在战场上杀人如麻的屠夫。他生活简朴,既不敛财,也不收藏女人,甚至饮食,都异常节俭,尽管他并不戒荤,但除了米饭馒头,通常只吃一碟雪里蕻外加一点辣椒,对于山珍海味,看都不  相似文献   

16.
杨程 《领导文萃》2005,(3):141-143
在上海流传着一个怎样让猴子吃辣椒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有一天,一个人向他的两个朋友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怎样才能使猴子吃辣椒?”朋友一首先说:“那还不容易,你让人抓住猴子,把辣椒塞进猴子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对于这种解决方法,这领导个人摆了摆手说:“每件事应当自觉自愿的。”朋友二回答说:“我首先让猴子饿三天,然后,把辣椒裹在一片肉里,如果猴子非常饿的话,它会囫囵吞枣般地全吞下去。”这个人同样不赞成这种手法。那么,他自己的策略是什么呢?这个人笑着说:“其实这很容易,你可以把辣椒擦在猴屁股上,当它感到火辣辣…  相似文献   

17.
凤凰 《领导文萃》2014,(7):127-129
正有一座小岛,与世隔绝。岛上有一个土著部落,部落里的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平淡而幸福。然而,一场灾难突如其来,一种疾病从天而降,岛上的土著人都病倒了,很快便一一死去。有一个身强体壮的土著人,他挣扎着到山上找了许多草药吃,结果,他活了下来,面对只有他一个人的小岛,他号啕大哭,跑到海边,准备跳海自杀。  相似文献   

18.
最近有一个研究发现,财富不但不能带给人幸福,反而会阻碍享受生活品味的能力.研究者发现:当一个人想到钱时,连巧克力糖的滋味都少一点了. 这个实验是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做的.实验者先请四十名受试者填一份对巧克力态度的问卷,在放问卷的卷宗中,夹了一张印有加拿大钱币或中性图片的纸.实验者说:不要管它,这是来不及抽换掉的纸.受试者填完问卷后,实验者给他吃一个巧克力糖,吃完,问他的感觉.受试者完全不知道吃才是实验的重点.在他们吃巧克力时,有两个完全不知受试者看到的是钞票或中性图片的观察者,躲在布幕后面,用秒表计算他们吃巧克力的时间,以及在情绪的量表中对他们脸上的表情计分.  相似文献   

19.
贿赂之行古已有之。然而,历史上许多有识之士,对贿赂之危害有着清醒的认识。我们不妨回望古时的一些清官廉吏,他们的品行和做法依然值得今人学习和借鉴。公孙仪是战国时期鲁穆公的宰相,他有一个爱好,就是特别喜欢吃鱼。于是想求他办事的人纷纷送鱼上门,却都被公孙仪一口回绝。他的弟子很不理解:"您素来酷爱吃鱼,为什么不接受别人的鱼呢?"公孙仪说:"吃几条鱼固然微不足道,但假如我收了别人送来的鱼,就要迁就于他,就会腐败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到那时,我再想吃鱼,这些人肯定不  相似文献   

20.
一见到长寿这两个字,很多人的眼睛肯定会为之一亮。大部分人都觉得,那些活到100多岁仍然精神矍铄的老人,身上肯定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其中,他们吃的是什么食物尤为重要。如今,有一个人花了整整25年的时间,替大家走遍全球25个国家,寻访61个长寿地区的饮食秘密。他就是日本著名的长寿学家、世界卫生组织循环器官疾病专业委员家森幸男博士。近日,他在最新的中文版《健康长寿饮食指南》一书中,以科学的态度披露了长寿食物的秘密,被称为有史以来最权威的长寿饮食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