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54年,郑必坚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研究生毕业后,因学习成绩突出被安排留校任教。1977年3月,中央决定成立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他调任编辑委员会理论组副组长。很快,他受到党内理论家邓力群的赏识,成为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室务委员、研究员。从此,他作为党内很有造诣的理论家开始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2.
胡耀邦对家人和亲朋的要求很严格,他有"二不准":一是不准亲友上京找他办事;二是不准亲友打着他的招牌办事。直到胡耀邦逝世,他在浏阳的亲属没有一个人转为城市户口、安排工作的,全都是普通农民。  相似文献   

3.
何方 《领导文萃》2012,(4):55-58
陈独秀、张闻天和胡耀邦三任党的前总书记,虽然他们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在党的政治生活中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或较为宽松的局面。可惜这一传统过去在党内很难取得长久统治地位。这是因为,在党内和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始终处于优势和长期  相似文献   

4.
一条宽敞的大道如彩虹蜿蜒在崇山峻岭,把四川、贵州、广西紧密相连。今日,四川人若要出海,再不必向东绕一个大圈子,只消驱车沿着这条叫“大纳路”的南通道向前,便可一口气抵达南海边的著名港口——北海市。  相似文献   

5.
“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毛泽东的这句话曾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毛泽东是何时开始讲的,具体是怎么讲的,现在很难考证了。曾经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身体工作过的韩桂馨回忆说:  相似文献   

6.
沈宝祥 《领导文萃》2006,(6):120-123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叶剑英即派他的儿子去看望胡耀邦,并征求胡对治理国家的建议。胡耀邦给叶帅提了三条建议。有些人称这三条为“新隆中对”,胡耀邦在中央党校工作时的秘书陈维仁则称之为“隆中三策”。  相似文献   

7.
黎安 《领导文萃》2013,(3):122-122
胡耀邦同志一生很少写诗。而在其留世的屈指可数的诗词里,有一首破口骂娘的粗口诗,意味深长。据耀邦同志的长子胡德平回忆:1988年8月,胡耀邦在烟台休息期间,根据李白的咏酒名篇《月下独酌》(其二),即兴作了一首《饮酒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酒价年年涨,酒瘾月月添。量小非君子,醉昏才算仙。滚他妈的蛋,为政在清廉。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胡耀邦一生从不骂人,也很少写诗。1988年8月,胡耀邦在烟台巡视时,听说白酒价格连续飞涨,茅台  相似文献   

9.
洪梦  成晓明 《领导文萃》2013,(18):54-58
中国共产党刚刚创建几个月后,就有一位不满17岁的青年成为党员。此后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奋斗30年,自20世纪40年代起就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并列荣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五大书记;他虽英年早逝,但其精神却在党内影响至深,任凭时间长河如何冲刷,都冲刷不走他那"党的骆驼"的美誉在人们心中的烙印。他就是任弼时。  相似文献   

10.
父亲是在相对残酷的政治斗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认为:可以说过而极之的话,不可做过而极之的事。出生于1909年的父亲,年龄比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小很多,因此,老一代领导人看他,多了些亲昵。在早期的生活或工作中,他们之间留下不少非常轻松愉快的记忆。  相似文献   

11.
胡耀邦说:小平同志说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还需要搞一本社会主义伦理学。经济学可以继承、借鉴的东西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可借鉴的东西少一些。社会主义社会是个新社会,物质不极大丰富。是不成熟、不稳固的。这就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2.
陈晋 《领导之友》2013,(2):28-29
早期著名的共产党人,在性格、能力、工作方式上,大多特点鲜明,有的还因此获得一些外号或雅号。例如,毛泽东年轻时的外号叫毛奇,因他主张丈夫要为天下奇,读奇书,交奇友,做奇事,做一个奇男子。周恩来有  相似文献   

13.
正至少从1986年开始,论文数据库中就有了涉及到"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邓小平思想"的表述。他们在论文与期刊上的活跃与否,代表着另一个维度的政治影响力。论文与期刊更善于传递清晰直接的观点,而且是介于官方与民间的观点。于是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当一位领导人已经很久不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但在论文与期刊的版面上,与他相关的内容却会增加不少——因为各个地方期刊,组织出了大量  相似文献   

14.
“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毛泽东的这句话曾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毛泽东是何时开始讲的,具体是怎么讲的,现在很难考证了。曾经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身边工作过的韩桂馨回忆说:在西柏坡,有一次刘少奇向青年们提出说要好好学习,多学本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5.
徐文钦 《领导文萃》2010,(11):131-134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但现实情况是,一些人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少读书了。让我们来看看毛泽东和胡耀邦的做法,也许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徐焰 《领导文萃》2012,(11):81-84
长期蛰居于避风避光的阴暗屋子里的林彪,在解放后真正走上政治斗争舞台,是在1959年夏天的庐山会议。本来,林彪向中央请了病假,不参加这次会议,不久在毛泽东电召后上了山。到达会场时,他知道毛泽东同彭德怀闹翻了,马上做了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用人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善用人者,能令泥土生辉;不善用人者,会使黄金失色。领导者最重要的本领之一就是为部下提供发挥才干、建功立业的机会。毛泽东堪称用人圣手,他为千千万万的英雄豪杰创造了施才华、展抱负的广阔天地,任千里马纵横万里,凭老黄牛拓荒千顷,良才猛将,各擅其长;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相似文献   

18.
张化  苏采青 《领导文萃》2012,(15):70-73
"大字本"古籍是1972年10月至1975年6月,按毛泽东的要求校点注释的古代历史文献。晚年毛泽东在特殊政治背景下健康情况不佳和心境不宁,选读了大批古典辞赋诗词,以寄托自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19.
许知远 《领导文萃》2007,(12):53-57
如果你身在1976年、1977年,你很难不注意到邓小平。他在1975年的整顿行动令经历过10年剧烈动荡的中国人印象深刻。在逝世前的最后一次大手术前,已被注射了麻醉剂的周恩来,用最后的力气对邓小平说:“这一年多来你干得比我好,你比我强。”  相似文献   

20.
学习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讲常新、永无止境的课题。古今中外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都积累了丰富的治学经验,提出了许多旷世的治学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学用结合,知行统一”等治学理念经久不衰。从我们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