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中国能源约有60%的油气进口需要经过海上运输,依赖进口的程度不断扩大,其中有大约90%需要经过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一旦中美之间爆发军事冲突,美国将封锁中国的海上运输,届时中国的"海上能源生命线"将受到致命的打击。倘若中国能够在能源供应方面,改变供应链的结构,分别从北亚、中亚、南亚及东南亚等陆上比邻地区以及海域探勘的油气  相似文献   

2.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外依赖也越来越大。其中,中东、非洲将是未来中国能源进口最重要的地区。而这些能源又必须经过脆弱的马六甲海峡及南中国海。但为了更好的保证中国的能源运输安全乃至中国经济的安全,本文从理顺能源运输线路、增加中国与周边国家与地区在处理争端中的外交灵活度、统筹西气东输、西油东送工程等角度探讨了建立中巴能源通道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能源结构也在不断地变化,天然气的使用将变得更加的普及。而我国很大一部分天然气空缺是需要靠进口LNG来填补的,因而LNG产业在我国开始迅速发展壮大,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应当及时发现问题,制定适合中国的LNG发展战略,才能使得中国的LNG产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4.
《决策咨询通讯》2006,17(1):74-74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我国将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战略,以天然气、核能为重点发展方向,提高其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此外,国家还将进一步加强对国际油气及矿产资源的利用。据介绍,2004年我国煤炭消费量约为20亿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钐%以上;石油进口量为1.2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巧%。与此同时,我国对天然气资源的利用水平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5.
中国就石油消费和进口总量来说,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石油消费增速最快的国家。2004年和2005年,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分别为47.3%和44.5%。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与国内可供量的缺口将达2.5-4.3亿吨。如果中国的石油产量不能够大幅度增长,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几乎要全部依靠进口。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油品进口国。  相似文献   

6.
日前,网络上有媒体报道中国可能将成为2013年世界最大的大米进口国,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2012年中国粮食进口总量超过7000万吨,成为历史上粮食进口量最多的一年。而从2013年上半年数据来看,粮食进口增长趋势仍在持续。
  针对当前的形势,专家表示,短期来看,进口粮食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我国粮食供应,缓解土地、淡水等资源压力。然而从长远看,粮食进口增加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国农业造成冲击。政府方面需要加大农业投入以稳定国内粮食种植,甚至通过关税等手段保护已经弱势的农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崛起与中国食物和能源安全及世界经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经济崛起显著地增强了国力,大幅度地减少了贫困。然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也引起了国内外各界对中国以至世界食物和能源安全等问题的担忧。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中国和世界食物、能源及整体经济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改进的全球贸易分析模型,模拟了中国经济不同增长方案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不会对本国和世界的食物安全带来威胁;虽然中国对世界能源及其他矿产资源的进口依赖性有所提高,但中国进口占世界能源贸易的比例并不大,且通过资源节约型技术进步能够显著减少进口;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大部分国家也将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受益。  相似文献   

8.
《领导文萃》2010,(2):10-11
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方面领先世界,但不会停留在可再生能源零部件制造上。在解决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中国不惜斥巨资组建国内市场、让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步入电气化时代,控制污染。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树立远大目标,到2020年可再生资源将占全部能源的15%。  相似文献   

9.
高层言论     
胡锦涛 中共中央总书记 今后5年,随着中国扩大内需战略的有效实施,中国消费结构将继续提升,居民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2015年有望达到32万亿元人民币,国内市场规模将位居世界前列,今后5年中国进口总规模有望超过8万亿美元,这将给世界各国带来巨大商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如何面对下个世纪石油进口的难题周建明1993年是中国石油及其产品贸易的转折点,第一次出现了进口大于出口的现象,差额为17亿美元。它表明中国已经由石油的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同时,它也标志着中国完全依赖自己的能源资源进行建设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后,经...  相似文献   

11.
《决策》2001,(12):55-57
汽车工业--中国承诺汽车进口关税在2006年前由当前的100%降至25%,汽车进口零件关税降至10%,汽车进口配额同年取消,美国公司可向中国消费者提供购车贷款。中国同意欧盟企业在中国生产汽车,货车及卡车,并与中国企业合资。中国将在2年内解除欧洲汽车制造商所有车型方面的限制。允许外资独资制造汽车引擎。  相似文献   

12.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处于欧亚大陆中间带的中亚,占据着重要的地缘位置、拥有着丰富的能源及矿产资源。而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其面临的能源短缺及采取的能源进口多元化措施,已使其与中亚能源合作成为现实。本文即从分析中国与中亚能源现状入手,通过探究制约我国与中亚能源领域的合作所面临的深层矛盾,以期提出些许化解矛盾、促进合作与共同发展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正在崛起成为一个世界贸易大国。2003年,在全球贸易仍处低迷的形势下,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取得了自1980年以来最高的发展速度,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高达8512、1亿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长37.1%。中国出口4383.7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居世界第三位;进口4128.4亿美元,同比增长39.9%,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4,(49):28-28
由中国能源报社与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能源集团500强”数据显示,“2014中国能源集团500强”营业总收入195797.94亿元,比上届增长5.85%,但增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海上运输通道风险及威胁的日益增多决定了海上运输通道公共安全保障的迫切性与必要性。但由于海上运输通道风险因素的复杂多样,使其很难从中准确识别关键因素,使得海上运输通道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优化过程受阻。本文在对我国目前海上运输通道公共安全保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系统性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安全理论,将海上运输通道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视为一个"系统",对海上运输通道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进行结构分析。基于此,从优化公共安全保障顶层设计、搭建海上运输通道公共安全保障网络信息平台、强化公共资源投入、加快海洋法规制度建设,以及构建安全保障主体多元协同机制和提高海洋外交力等6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我国海上运输通道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徐斌 《经理人》2008,(2):26-26
经国务院批准,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国进一步调整进出口关税;调整后,2008年的关税总水平为9.8%,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为15.2%,工业品平均税率为8.9%。关税政策的目标很明确,即通过关税手段上的差别化升降,来抑制高污染、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同时鼓励资源能源类产品的进口。  相似文献   

17.
钱晶 《经理人》2012,(12):112-112
11月7日,继美国商务部10月11日终审裁决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也做出终裁,决定对出口美国的中国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加征惩罚性关税。我们晶科能源将面临15.42%的反倾销税和15.24%的反补贴税,其他同行最高则36%。这种惩罚性重税是在围剿中国太阳能企业,会给它们造成致命打击。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能源的结构中,煤炭是主体,从消费结构看,煤炭占67%,从能源的生产结构来看,煤炭生产占76%。中国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煤炭资源量估计超过1万亿吨以上,已经探明的可采储量达到1145亿吨。能源需求的总自给率2004年达到94%。因此我们有条件立足于主要依靠国内,来保障能源需求。  相似文献   

19.
桑春盈 《决策探索》2004,(11):63-63
我国是一个生胶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几乎每年生胶消耗量的45%左右需要进口,寻找橡胶原料来源及其代用材料是十分迫切的任务。因此,处理好废橡胶.对充分利用再生资源、摆脱自然资源匮乏、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废橡胶的利用率约为50%,低于工业发达国家水平。目前废橡胶的回收利用项目已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方案中。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石油需求剧增,2004年进口原油超过1亿吨大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来自国际能源署的数字表明,中国石油需求增长将占近两年内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1/3。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限产以来,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给中国进口石油造成的损失高达每天100万美元以上。而近期的油价飞涨,又使损失数字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