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领导文萃》2014,(2):133
正目前中国最需要改革的是两个领域:国有企业和支持其动作的金融体系,以及农村——在那里,农民缺乏对土地的明晰产权。国企改革不可能搞私有化,而是让这些庞然大物变得更商业化和更负责任。可能的做法是把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划归国家社保基金,以支撑加速老龄化的社会。此外,中国还可以  相似文献   

2.
由于国有资产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条件,因此国有资产在所有国家都会长期存在下去,而且还可能越来越壮大。国有资产习惯上是通过国有企业来运作的,因而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世人瞩目政企关系,说得更确切一些,是世人瞩目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语丝语录     
《决策探索》2014,(5):8-8
“那种认为‘企业所有权不重要,重要的是竞争’的观点既缺乏理论基础,也没有事实的佐证。中国的实践证明,国有企业只有在政府保护下才可能生存,它们赚的利润是会计利润,不是经济利润。”  相似文献   

4.
简略的回顾   纵观20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80年代初至十四大之前,我们曾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等改革尝试。这是历史性的起步。然而,这些改革基本上不去触动传统的企业体制,因此,可称作“体内改革”阶段。第二阶段始于十四大。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进而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中国国企改革由“体内改革”向制度创新阶段过渡的重要标志,开始向计划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工厂制挑战。然而,实践表明,对所有国有企业实行以国有股为主体的公司制改造,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改制”多半换汤不换药,流于形式。于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出现了“真空”一方面传统的工厂制“企业”体系瓦解了,另一方面又无真正的企业和企业体系取代它。而要建立以非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企业体系,又缺乏(多元)投资主体,更无理论和政策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陷入了困境。第三阶段从十五大开始。十五大确认了非国有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必要性,强调了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必要性,提出了对国有经济布局和国有企业组织实行战略性调整的构想—“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而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以“决定”的形式就此作出了全面的规划,为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5.
优秀的企业家是一种最稀缺的资源,我们不可能坐等优秀企业家的诞生,唯一现实的选择是在制度创新的同时,设法充分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投入一产出”效率低下的原因,就在于注重制度创新和环境改善的同时,忽视了人的问题。因此,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建立和完善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使国有企业增强活力,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6.
李德伟、阎长乐在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研讨会上说,试行股份制的目的,在于通过股份制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使国有企业成为具有资产增殖和长远发展动机的市场利益主体;但要达到这一目的,不改革传统国有制产权关系.单纯移植西方股份制形式是不可能的、月之份制与产权制度改工不是一回事:产权改革的目的是明确产权关系.只要明确了产权关系,非股份制企业同样具有强队的产权约束机制.并由此产生资产增殖冲动和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意识。相反.七。果不明确产权关系,即使采用了股份公司的形式,也不可能培育出产权约束机制。事实证明,未…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高管薪酬合约中,多个业绩指标之间怎样相互竞争?这种竞争是否会使得薪酬合约谈判前置?中国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通常会披露次年的收入目标,利用2001~2012年的数据,我们采用差分模型发现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合约是复杂而动态的。复杂性体现在,对于民营企业,利润始终决定着高管薪酬的变化;但是对于国有企业,收入达标是利润指标使用的"门槛"(条件函数)——收入达标的情况下薪酬与利润高度相关,收入未达标的情况下薪酬与利润的相关性显著降低。动态性体现在高管薪酬可能不仅是事后的结果,国有企业高管更愿意通过事前谈判来减轻收入考核的影响。本文丰富了我们对于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合约结构的理解,揭示了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条件效率"特征,并将高管薪酬合约的研究从事后拓展到事前。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国有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工会同样也需要与时俱进,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职能的转变升级,履行好自身职责,积极维护企业职工的利益,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调节企业和职工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职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办法和“工效挂钩”办法,都是国家对国有企业工资总额进行管理的形式。二者同属于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初次分配的调控手段,是国家收入分配体系调控的具体措施。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办法比“工效挂钩”办法更适合当前正在进行深化收入分配体系改革的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功能姜洪国有企业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居于什么样的角色,将发挥怎样的作用,是否是不可或缺的?一句话,国有企业究竟有什么样的功能,这是一个亟待明确的问题。有人认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只能是独立的民营厂商。它们被利润所驱...  相似文献   

11.
纵观世界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国有企业、协调好国有立业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可以说是一道世界性难题。而在我国.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经济存在.更有其特殊性,不但其数量和比重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难以比拟,而且是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的主要基础或载体。因此,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最大困难是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问题。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改革国有企业.既是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又是难中之难,本文拟就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几个难题,谈点认识。难题一: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范围如…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中国加入WTO后,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象愈演愈烈,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其原因,采取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予以回应,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3.
1999年是我国“用三年时间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目标的关键性一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出路何在?是经济学家和企业界人士近期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试从英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分析入手,对其改革后的效果及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从中找出对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有所借鉴启发之义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在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我考察调研了十个市的100多户国有企业,并与省直、市及企业的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总的感觉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有了新的进展,总的形势是好的。目前国有企业表现出的经济效益不高、亏损继续增加、技改投入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企业正在有针对性地探索解决办法。其中,国有企业在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不少自身不容易克服的困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为什么一些进行现代企业制…  相似文献   

15.
实施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是未来10年中国改革与发展的重头戏。同时,加入WTO为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理论上说,国有企业不仅要放弃计划时代的一套做法,还要完成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现在又面临着与国际经济体系和经营机制接轨的压力。作为一种思路,作者把网通公司的一些做法简单介绍给大家,旨在提出“国有民办”做法对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可能更为有益。一、背景说明 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网通)的成立,在产业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新的支柱产…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的外部人控制问题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 ,大家都注意到内部人控制问题。但是 ,内部人控制问题在世界各国现代企业都可能出现 ,在不同产权制度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都时有发生 ,而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发生与外部人控制问题紧密相关。对于大家没有集中注意到或没有明确提出的中国国有企业的外部人控制问题 ,本文试从理论基础、概念要点和案例说明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越来越注重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国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之一,肩负着支持国家改革和建设的重任,国有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促进科技和经济发展、增强中国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形势下,内部审计作为当今国有企业管理经营的基础,已然成为衡量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志。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管理经营占据重要地位,虽然外部审计也可实行内部审计工作,但内部审计更具备根本性、基础性。在不断推动国有企业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内部审计。本文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国有企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因此,深刻认识和严格遵循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规律,联系实际、勇于创新、系统思考、整体推进,切实提高国有企业党建水平,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需要,是推动国企跨越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付镪 《经营管理者》2015,(7):134-136
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关键点,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产权制度,明晰国有企业产权,对解决中国国有企业所有者缺失、内部人控制等管理问题有着重要意义。资本市场作为资本运作融通的信息和中介平台,在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通过研究资本市场在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的推动力作用,提出了政策性推动力和市场性推动力的概念,并结合鄂武商股权争夺事件作为案例,分析了资本市场在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的市场性推动力作用,为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