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是否可行?近期,不少人提出在党政系统内部实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对分离、相互制约,党委主要负责决策,政府主要负责执行,纪委主要负责监督。我们认为,这一观点过于简化了复杂的权力运行机制,脱离现实,难以真正贯彻执行。首先,任何权力的配置都要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即权力和责任对应,或者说"激励相容"。有多少权力,就有多少责任。如果有人只有权力,却没有责任;或者只有责任,却没有权力,那么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而政府在大数据治理中的权力和责任,则是大数据治理的核心命题。在大数据治理中,政府应该打造一套"四权分置"的权力机制和"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责任机制,需要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过渡。政府探索大数据治理的责任机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合理的数据资源分配机制,二是制定大数据治理责任清单,三是建立健全大数据监管机制,四是完善政府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3.
责任清单是一项制度化成果,也是一种制度化需要。其系统逻辑是对政府权力实行制约监督、公众参与、责任追究;其价值原则是以制度这一形式来加强对权力的刚性约束,站在制度这一角度来硬化责任,在此基础上的升华是廉政清单。"三单"制度形成系统的闭路回环,体现法治廉洁政府之精髓。本文从学理上分析责任清单的制度逻辑和价值,从而有助于推动政府建设科学的责任体系对权力行使形成系统约束机制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正>下放审批权,并不等于撒手不管,而是要研究探索建立一种动态监管机制,转变管理方式;对基层政府或部门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努力提高"接得住、管得好"的能力。避免简政放权成为"自由落体",需要做好三件事:其一是因责定权。责任有多大,权力才能有多大。责轻权重易弄权,责重权轻难任事。应当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政府责任的大小,划分权力范围。其二是权责公开。要把各级政  相似文献   

5.
正刘良军在《秘书》2014年第10期《治理"小权力"需用"大处方"》一文中指出,手握小权力的人代表基层党委、政府与群众打交道,在群众眼中他是党和政府的代言人,他的所作所为最终影响党委、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因此,对于滥用小权力的行为不能等闲视之,需要制订出详实的"大处方"。首先,要对手握小权力的人开展专题教育与培训,使之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即便是小权力也不能滥用,进而形成不滥用小权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基层尤其是县、乡级政府面临越来越大的发展压力和逐渐累积起来的各种社会矛盾,而基层政府拥有的权力、政策空间越来越小,能使用的资源(主要是土地)越来越少.这导致相当比重的基层执政者以一种较为投机的"任期化"方式来应对其执政期内的各项工作,"创造性"地开发使用相关权力、资源,拖延遮蔽地应付相关责任、矛盾,"有针对性"地打造"阶段政绩".从实践中看,基层执政"任期化"造成了以下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7.
严羽 《决策探索》2003,(10):46-47
"二政府",是群众送给一些借助政府权力为非作歹、残害百姓的非政府行政部门的称号.这些非政府部门,却行使着政府的权力,甚至比政府的权力还要大,这样的现象虽然不普遍,然而在一些地方却也很典型."二政府"成了一些政府部门的代言人,它不但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而且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造成了政府与群众的严重对立.因此,对"二政府"的现象,各地党委、政府部门都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8.
<正>导语:据报道,2014年4月20日前,武汉市55个市直部门在官网上"晒"出多达4530项权力清单。武汉市13个区的区级政府也在门户网站公布权力清单。继3月17日中编办在其官网上公布了"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项目汇总清单"之后,全国不少省市政府都"晒"出了自己的权力清单。晒出"权力清单",可以公开政府的权力边界,让群众明白政府应该提供哪些服务,不应该行使哪些权力,对政府实行有  相似文献   

9.
<正>农村"小微权力",是指村级组织及村干部依法依规享有的村级重大决策、重大活动、重大项目以及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等村务管理权力。当前,如何更好地预防农村基层腐败,规范村干部手中的权力,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2013年以来,宁波市针对村干部权力界定模糊、决策随意、执行失范、监管薄弱等问题,率先在北仑、宁海、象山、余姚等地探索农村"小微权力"规范化运行,最大限度地从"小"处着手,让村干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权力有限、职能有效、  相似文献   

10.
<正>权力运行过程规范化。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政府权力运行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领域都可以实现数据化。各种政府数据通过云端公开,与社会公众共享,无论是社会管理政策,还是办证审批流程,抑或是政府决策过程,都以数据的形式展现,从而倒逼权力运行过程规范化。重要的行政决策必须有大数据分析作支撑,不仅仅取决于某个官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央政策高度依赖地方落实,地方政府承担的公共事务责任也越来越大,给地方下放权力已经成为改革趋势.本研究的主题是权力下放后中央对地方政府权力的有效约束.观点是层级制授权体系导致上下级利益共谋,执行监督合一体制和地方政府权力的整体性导致监督无法运行.破解思路是变革监督与行政执行的重叠性体制,解决上下级利益共谋问题;摆脱对“执行型地方政府”的依赖;实现地方权力的功能性分化,为监督提供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12.
<正>地方政府权力"瘦身"与领导方式转型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适应新常态,一方面,伴随着地方政府权力的"瘦身",领导干部的领导方式也要因时而变、顺势而为;另一方面,领导方式的转型也会促进地方政府权力"瘦身""健身"和"塑身"。一、地方政府权力"瘦身"之道  相似文献   

13.
"公共悖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难题。通过对国内地方政府在简政放权改革中的实践活动表现与公共行政理论和人民期待之间的反差进行分析,从公共行政自身、政府权力运行逻辑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等角度对"公共悖论"的成因展开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倡导处在转型期的地方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管理性与公共性的协调统一;尽快公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积极承担公共责任;鼓励塑造健康的公民精神,迎接公共性价值理念的回归,从而帮助地方政府走出"公共悖论"的怪圈。  相似文献   

14.
<正>一把手分权的思想基础是分权制衡,这是西方国家政治体制普遍运用的重要法理。分权思想最早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法治优于人治",主张将政府权力分解为讨论、执行、司法三个要素,而权力活动又应依法行使。一把手分权并非新规,我国从乡、县、省到国家部委层面都开展了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物的试点,通常由纪委牵头,将"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与"末位表态制度"相结合,形成"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权力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无论公私部门,权责一致都是机构、职位设置和流程运行的基本原则.一般而言,权责一致就是管理者所拥有的权力与所承担的责任应该对等匹配.但对于公共部门,除了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约束权力的滥用和督促责任的履行以外,践行权责一致原则还受到一个宏观条件的制约,即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西方行政国家的经验教训促进了行政管理范式向公共管理范式的变迁,同时也引发我们用公共管理的逻辑去思考权责一致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一份由分管领导各自领责的廉政责任项目清单,正在掀起一轮"责任传递"。6月12日《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虹口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项目化是最直接的办法。把有可能出现问题的权力,和它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一一对应起来,为权力钉了一个笼子。明确"责任归谁"。对职能部门进行的党风廉政责任制检查,也并不涉及区委、区政府班子成员;一旦查出部门层级廉政问题,均由责任部门负责回应、承担责  相似文献   

17.
徐华 《领导文萃》2012,(24):17-20
这次调查问卷中,61.10%官员和47.2%民众都认为"全面推行阳光政务,实现权力运行公开透明"是"下一步解决消极腐败问题的突破口",官员和民众对这个问题认识的高度一致,足见官民对于政务公开的由衷期待。现代社会的政务信息是一种公共产品,政府公开信息不是恩赐,而是法定义务;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理念问题,是建立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需要。按照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政府有客观、公正、及时地公开其掌握的公共信息的责任和义务。除了必要的保密限制,应该破除部门和少数个人对信息资源的垄断。  相似文献   

18.
牛可 《领导文萃》2011,(5):50-52
20世纪美国构建“大政府”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专业化社会科学知识的利用。政府扩张其责任和权力、建立新的职能部门的过程,也是社会科学知识被动员、被利用和向学术之外的领域渗透推广的过程。可以说,脱开对知识史的考察,美国现代政治史将缺失一个必要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9.
正通过换届,一大批副职领导纷纷转"正",成为党政一把手,或由政府转到党委主政。转"正"后的领导干部如何把握角色定位,直接关系其履职尽责的成效。因此,副职转"正"后,应从思维、言行、权责、民心、能力等多个方面加快转变。新位重责。职位的晋升看似权力的增加和扩大,实则意味着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在副职岗位上分管几项工作,相应的责任是一部分或几部分,担任"主角"后则意味着全部负责。既有最后决定权,也承担百分之百的责任;既包含主动创新、组织领导下属干事创业的有为  相似文献   

20.
正新上任的领导,不仅要接过权力,也要接下问题,以不怕难、不怕乱的态度去迎接任务、解决问题,绝不能为了所谓"政绩",换一届班子、上一任领导就"兜底翻",另搞一套。岗位就是责任,最终落脚点在于担当。基层干部担任什么样的职务、处于什么样的岗位,就要尽相应的责任,也只有责任才能使一个人坚持。我们不能只想当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