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屋     
《决策》2013,(1):96
做"书香官员"建"书香政府"加速改革,此其时也十八大以来,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即将启动新一轮改革。吴敬琏、马国川合作的新书《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二十讲》,在社会各界呼吁改革的热烈氛围里,发出了重启改革的强音。本书从2010年5月开始写作,到2012年10月完稿。在两年半时间里,围绕着"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社会上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坚持强化政府,强化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结果必然是走向权贵资本主  相似文献   

2.
正1901年启动的清末新政,单就内容而言,应该说顺应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但耐人寻味的是,在其实际推行过程中,却逐渐招致民众愈来愈多的反感、怨恨乃至直接的武力抗拒。官员尸位素餐清末新政的范围很广,包括裁撤冗衙、整饬吏治、修订律例、编练新军、创办巡警、振兴实业、废科举、兴学校等。1905年以后,又增加了许多"宪政"预备措施,如官制改革、设谘议局资政  相似文献   

3.
以政府本身组织形式和行政方式为改革对象的新政,往往会涉及许多具体部门的利益。新政的实施,需要克服狭隘的部门主义和小团体主义,整合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利益,以形成改革的合力。虽然在强势领导或魅力型领导的领导下,新政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会取得较快的改革速度和较为明显的效果,但由于任期制的限制,许多大刀阔斧式的新政往往会在主要领导离任后因相关部门官员运用消极怠工、拖延等弱者的武器而流产。  相似文献   

4.
邓伟志 《领导文萃》2010,(10):39-40
<正>官民矛盾是同贫富矛盾相联系的,是政府官员对待贫富矛盾态度的延伸和后果。比如拆迁矛盾的激化,十有八九是因为居民怀疑官方与开发商捆绑在一起所造成的。再比如官民矛盾中的一个大疙瘩是所谓"权贵经济"。在金融、外贸、国土开发、大型工程、证  相似文献   

5.
赵冬梅 《领导文萃》2014,(14):59-60
正司马光所处的时代,矛盾重重,改革声浪高涨。如何化解矛盾,让本朝走出"朝代更替",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念兹在兹、不敢稍有遗忘的大关怀。1043~1044年,在宋仁宗大力推动下,范仲淹、富弼主导了一系列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的改革,史称"庆历新政"。这是一次最为"对症下药"的改革,它触动的是上层的利益。按通常说法,"庆历新政"以改革派被赶出朝廷而宣告失败。但细读历史,你会发现,结局  相似文献   

6.
颜昌武  刘亚平 《决策》2007,(8):37-39
行政问责的深圳"新政" 2007年,深圳市把失职渎职官员公开道歉纳入制度化轨道,推出了"公开道歉制度",以作为"问责风暴"的延续与细化.该制度要求,如果公务员一旦出现严重的行政不作为或失职渎职问题,要以登报发表声明等形式向公众道歉.  相似文献   

7.
<正>官员霸道如何表现?当下官员霸道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官员何以霸道?围绕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专家学者。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李良栋:"霸气"官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改革派"的面貌出现,但却以"霸气"冲天的姿态推行改革。在某个地区或者部门的改革事业中,这些人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甚至也取得了一些政绩。但是在人们心目中,这些人一直是有争议的人物。因为他们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常常不是依靠群众、发扬民主来确定改革目标和制定具体措施,而是独断专  相似文献   

8.
我们一些官员在谈论改革的时候,很多时候都预设了一个前提,意指的都是"改别人"、"革别人的命"、"动别人的利益",而很少有指向自己利益的。改别人时,很多人都异常积极,雷厉风行说改就改,可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就会裹足不前,成为改革的阻挠者。这也正是为什么人人都在喊改革,可"深化改革"却  相似文献   

9.
杨敏 《决策》2013,(1):24
"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今天,中国改革面临的利益格局,依然像鲁迅所言"大抵如此"。2012年,吁请官员公开家庭财产的社会情绪达到一个新的临界点。围绕着官员财产公开,地方改革实践已经花开27个县市,立法动议至今也有18个年头。一项改革兜兜转转、起起伏伏,至今未能在顶层设计上找到接口,致使多地探索偃旗息鼓。地方创新遭遇关山重重的,又何止一个官员财产公开。乡镇公推公选时断  相似文献   

10.
谨防经济体制向权贵资本主义蜕变所谓权贵资本主义(也称官家资本主义),就是毛泽东所说的"官僚资本主义",即"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样的体制对于权贵资本和特殊既得利益集团来说,是最理想的。各级政府不断强化资源配置的权力和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使寻租  相似文献   

11.
地方新政     
从免费医疗到户籍新政,从官员上网到财产申报,一个个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新政在各地出台。把民意纳入政府的公共决策考量,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成为今年不少地方党委政府的施政亮点。  相似文献   

12.
贺海峰 《决策》2012,(Z1):36-38
罗崇敏曾因红河改革而名动一时。2007年,他转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后,旋即推出了一揽子新政。尽管再度引发热议,但他说:"改革不超前、不创新,算什么改革?"  相似文献   

13.
从免费医疗到户籍新政,从官员上网到财产申报,一个个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新政在各地出台。把民意纳入政府的公共决策考量,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成为今年不少地方党委政府的施政亮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联邦主义"、"晋升锦标赛"从财政分权和政治晋升的角度解释中国的增长奇迹,然而无论在哪种机制下,地方官员的更替都会造成地方经济政策的不连续,进而导致资源配置扭曲与财政效率损失。本文首先建立了一套财政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随机前沿法对1999~2012年31个省份的地方财政效率进行测算,然后搜集了同时期各个地级市党政领导的简历资料,采用地级市官员变更比例作为政策不连续性的代理变量,考察了政策不连续性对财政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由地方官员变动导致的政策不连续性显著降低了地方的财政效率,这种影响以地级市市长变更最为显著。每有一位市长更替,将导致该省份财政效率下降约0.15个百分点。(2)市长任期对财政效率有U型影响,新市长上任1年内,官员任期对财政效率产生负影响,因为换届过渡时政策不连续最明显,1年后地方财政效率逐步回升。(3)新任市长为快速做出政绩,短期内会实施大量新政,致使政府消费扩大、财政赤字扩张,引致财政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15.
冯冬宁  程文 《决策》2011,(9):54-56
一边强推思想解放浪潮,一边整顿吏治,一边大面积“票决”官员,一幅河南吏治新政图卷正在逐渐展开。  相似文献   

16.
正多地加重查处"太平官"仅9月份,南昌查处"为官不为"案件30起、问责97人;前9个月,福州市共有227人受到效能问责处理;而河南全省共有1398人被查处……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向"为官不为"干部"亮剑"。专家指出,甘当"太平官"的背后,既有少数官员能力缺失和责任缺失等,也折射了干部制度的缺失。对"不为"官员加大监督查处的同时,还应改革干部管理和官员任职制度,激励更多"有为"官员"上位"。  相似文献   

17.
正古代官场不是没有规矩,不是没有准则。如唐太宗就要求官员做到公正,他说:"为政莫若至公。"清康熙帝要求官员做到"清、勤、慎"。从宋仁宗时起,各地官府就树立了刻有对官员诫勉之词的石碑(戒石铭),但仍有不少官员不守规矩。  相似文献   

18.
陈军吉 《领导文萃》2012,(22):65-68
换届年向来是官员腐败违规行为高发期。尽管2011年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对换届纪律三令五申,但踩高压线的官员仍不时出现。在举报信、造谣等传统方式之外,网络成为了官员攻击对手的新型利器,而跑官、拉票等手段日益隐蔽。这让各地纪委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倍感棘手。如何减少换届中的"潜规则",消除官员"暗战"的土壤,或许需要更为科学有效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大幕将启,混合所有制成为这一轮国企改革的焦点。但在各方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依然存在着不同理解和认识,部分官员和国企人士甚至存在"为混而混"、"一混就灵"的心态,导致改革实践出现"走形式"、"一刀切"等弊端。对此,不少企业高管、基层官员及专家学者表示担忧,认为应当进一步厘清认识,统一思想,  相似文献   

20.
李克军 《决策》2013,(8):89
一直以来,广东佛山市顺德区的"大部制"改革,曾因独具"党政合一"特征而备受关注,也一度成为大部制改革的"顺德样本"。最近,这里又在领导班子建设上推出多项"新政",其中,为鼓励改革创新而建立"试错免责机制",颇具特色。我国现阶段的改革,是对各种利益格局的进一步调整,也是对某些陈旧观念和制度的进一步扬弃,它必然遇到更大的阻力,也可能出现某些阶段性、局部性的失败或失误。所以,改革攻坚,既需要各级领导者发扬"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精神,也需要营造一个允许改革失误的宽松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