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胡适的选择     
萧三匝 《领导文萃》2013,(14):77-78
知识分子与权力之间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拥抱还是抵制?这不是一个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在专制社会,知识分子只能是依附者;在民主社会,知识分子已经走下圣坛,拥抱还是抵制权力成了一个可以被取消的问题。最需要回答这个问题的是转型社会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在俄罗斯历史上,赫尔岑属于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巨人。他的思想和血性直接来源于十二月党人。沙皇当局绞死十二月党人五个领袖时,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国有企业如何做好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统战工作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普遍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以期为开创新媒体时代国有企业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宋桂奇 《领导文萃》2014,(19):43-45
正有"钢琴之王"之誉的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一次应邀到克里姆林宫演奏。可是在演奏中,沙皇却和身边人说起话来。李斯特见状,就中断了演奏看着沙皇。在沙皇问他为什么要停止演奏时,李斯特欠了欠身子说:"陛下说话,我理应恭听。"听到这话,沙皇随即表示了歉意。李斯特所用,即是暗示之术。暗示术是指在日常交际中,由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国家,民主是预防专制和反对专制的一种普遍国家形式。但是,对于民主的认知却始终迷雾重重,正如英国学者Keith.Gran-am曾经说过的:"十八世纪以前,每个人对民主是什么都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但很少有人拥护它;而现在的情况正好相反,每个人都拥护它,但对民主到底是什么却不再有那样清晰的概念了。"近代以来,民主一直被视为中国人实现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当我们在改革开放中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时,重新认识作为一种国家形式的民主,调适方向,矫正误差,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祝传鹏 《经营管理者》2009,(22):323-323
传媒时代的到来导致知识分子在社会中被边缘化,本文重点探讨在传媒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面临边缘化和失去批判性的危机以及如何建构传媒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利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只有政治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全球化才有意义我认为,目前的时代不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而是以和平发展的愿望为主题的时代。但要谈和平与发展,不能只用人们的善良愿望为尺度,而应以事实为依据;我们只能从具体问题中说什么是真理。科索沃战争之初,过惯长期和平生活的南斯拉夫人已不知战争为何物,一人戴一个靶星,站在桥头上,都是知识分子。他们认为西方讲人权,不会真打你,后来就没人出来了,因为他们看到打来的导弹是真的。所以我们要从具体问题而不是从人的善良愿望中谈真理,谈和平与发展问题。美国并不反对中国发展,但…  相似文献   

8.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可以说是18世纪英国平民的代言人。他一面从商从政,一面为报刊撰写评论,反对专制,宣扬民主。由于他文笔犀利,嘲讽权贵,曾经被判处枷刑示众,四次被捕入狱。但人  相似文献   

9.
伏特加政治     
俄罗斯的伏特加酒与惊人的酗酒文化举世闻名.伏特加酒是很多俄罗斯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它对于研究俄罗斯历史与政治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从沙皇时代的宫廷密谋到苏联和后苏联时代领导层醉酒后的胡闹行为,伏特加酒的身影都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0.
徐平 《领导之友》2011,(4):34-35
有关战略知识分子的讨论,去年底由《人民论坛》杂志发起,确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也引发出了一系列思考: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战略知识分子?战略知识分子的讨论,是时代和个人历史责任的共鸣,还是一种不甘寂寞的鼓噪?  相似文献   

11.
文官制度的建立确是社会的进步,然而不同时代的文官制度有其不同的社会条件。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学”和“仕”的问题上也要走专业化道路,学就是学,仕就是仕,一心一意,才能做好各自的事情。一个人要做知识分子,无论是所谓公共知识分子还是专业知识分子,独立判断的能力和勇气都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2.
林涛  裴迎钦 《决策探索》2004,(11):79-80
托马斯·杰斐逊被称为美国的民族之魂.他前后有60年的时间都在为美国的政治奔忙。他曾在上帝的祭坛上发过誓言:“永远反对一切对人类心灵暴虐统治的专制形式。”这句话概括了他曾经用毕生精力为之奋斗的信仰与精神。后来.这句话被镌刻在了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杰斐逊纪念碑上,成了他一生的写照。  相似文献   

13.
新视野     
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充分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国家。在人类历史上,在反对封建专制斗争中形成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只是不同社会、不同国家,实现的途径和形式有所不同。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未来中国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权杖与华表     
普希金时代的俄国,有贵族提议,让全国的农奴统一制服,为的是方便管理。因为居然有农奴见了贵族没有行礼,而贵族们有时候单从衣着上又不能明确断定谁是农奴。这让贵族们不能容忍。但是,这个提议最终被沙皇否决了。沙皇担心,一旦让全国农奴都穿上统一的制服,农奴们就会知道自己的同胞原来如此之多,他们的势力原来很强大。  相似文献   

15.
邵建 《领导文萃》2010,(11):37-38
<正>四川两民工因感冒被一车人表决下车,我用"民主的专制"这个概念加以剖析。文章发出后,陆续看到了一些批评。批评者坚持认为民主与专制是对立的、互不相容的,怎么会有"民主的专制"呢?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知识界,特别是被称为“新左翼”知识分子的一批学人,最近对初见端倪的中国市场社会进行了相当猛烈的批判。这一批判的核心思路是:随着“两大阵营”的瓦解而来的“后冷战时代”其实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取得胜利的时代。面对这一“全球资本主义时代”,中国以及各国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发生了一致(“向左转”)的变化,那就是,当“资本与劳动”的冲突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时,知识分子应当对“资本”采取批判态度。基于这样的理解,新左翼知识分子,首先从文化领域开始对中国社会的“资本主义倾向”进行激烈批判。最近,这种批判…  相似文献   

17.
明朝监察制度是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比较完备的形态。它体系严密、纵横交错、既包括对人的监督,也包括对事的监督。分析和研究这一时期的监察制度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明代的监察制度的特点,增强我们对绝对专制时代监察制度的认识,更重要的希望它能启迪今人的思维,为当代中国的监察制度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民主从字面上理解是“人民的统治或权力”。民主和专制是相对应的,民主反映的是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实行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民主与专制相比,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但也有自身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赵刚 《领导文萃》2008,(18):92-95
独裁与荒诞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有什么样的专制独裁,就会有什么样的荒诞事情发生。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优势和作用,首先必须要掌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现状及其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