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和现代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是一个吸引了台海两岸学者和欧美华裔学者的热门课题。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全世界华人的文化认同意识,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似还存在着一些有待继续探讨的纯学术性的问题,例如如何全面地、科学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否发展出现代文化、如何立足于人类正在走向21世纪的时代高度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高度来确立对传统文化作抉择取舍的价值尺度等等。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当代文化认同的思维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对文化认同问题的认识存在着三大思雏误区:一是主张以复兴传统文化来重建文化认同,二是将文化认同与现代性相对立,三是将文化认同与全球化相对立.文章指出,文化与人们特定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当代人绝不可能以古人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复兴传统文化缺乏现实基础,更不可能以此重建文化认同;理性地权衡历史与现实,只能立足于新文化传统,创造出既有民族"自性",又有全人类"共性"的新文化,才能建构起真正的文化认同;在重建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应该理性地、批判地对待现代性与全球化.  相似文献   

3.
刘宁宁 《理论界》2013,(6):37-39
文化认同和文化产业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文化认同规定了文化产业的民族特质,文化认同对文化产业的开放发展具有莫大的影响,文化认同对文化产业创新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间阶层认同"缺乏的成因及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我国城市公众的主观阶层认同情况的社会调查结果以及与其他国家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中国城市公众的主观阶层认同表现出一种"向下"偏移以及"中间阶层认同缺乏"的特点.这与我国社会结构中"中间阶层"萎缩的客观状况是一致的,喻示着一种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人们的阶层认同状况对其社会公平感、社会冲突感和冲突行为倾向都存在相当显著的影响."中间阶层认同"的缺乏,已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构成一种隐忧.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对孔子及儒家文化的批判,为后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从中可以见识陈独秀等人的现代意识和革新传统文化的勇气,但也暴露出一些令人遗憾的问题.例如,对孔子文化传统采取革命手段,不符合文化转型的一般规律;较少将文化的更新和社会经济变革联系起来思考,缺乏从经济基础去思考文化问题;政治式的大批判有余,学理式的研究不足.回观五四时期新知识分子群体,还不大懂得文化的变革是渐进的、改良的,而非革命的.故而,五四时期急风暴雨式的反孔,只是让圣人走下了神坛,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孔子问题.陈独秀一代似乎忘却了圣人不怕"革命".  相似文献   

6.
纵观古今,人们对生命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其中,同时代表着东方智慧的中国和印度在生命哲学这一课题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文章将古老印度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瑜伽传统"三身"概念与根植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发展起来的中医传统中的"形气神"概念的异同进行对比,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党的十六大从总体上明确了文化的产业化定位.改革开放以来,茂名市文化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具有门类齐全、文化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基础设施好、精品较多等特点;但也存在意识滞后、集约化程度不高、投入总量不够、管理体制不活、人才缺乏等问题.要进一步推进茂名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开发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优势,培养引进文化产业管理专才.  相似文献   

8.
从"述而不作"看中国经典诠释的理论特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如哲学诠释学所指出的,理解是人之基本的存在方式.而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之所以出现不尽相同的理解形态,又与各文化共同体所具有的不同的精神特质有着直接的联系.本文拟从孔子倡导并身体力行的"述而不作"的叙述传统入手,从一个侧面对中国经典诠释的理论特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开放型文化范式"下,构建了一个新的文化价值系统.这一崭新的文化价值系统又是由"技术系统"、"意识形态系统"、"社会学系统"三个子系统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缜密地构成的.正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文化价值层面上形成了完备的文化系统,开创了新的文化传统,从而建立了使全国人民实现价值认同的内在机制.所以,在今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人们在作出某种价值判断时,必定会回到"三个代表"这一价值体系中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用文学批评术语"文本",试从"文本性"这一特征对文化产业的形态特征进行讨论;通过对其与文化产业生产、消费及其市场关系的探讨,试析"文化产业"及其产品的基本内质.  相似文献   

11.
人类学作为一种"文化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种表达,这体现在人类学家所研究的社会关系、象征符号以及各种的人造物品上.人类学家对文化的研究又可能是一种文化的翻译,是把某种文化的表达再次呈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翻译,在这过程中有改变、篡改甚至是对愿意的背叛,这些成为开拓文化之间交流的障碍.今天的人类学似乎应该为社会营造一种敞开的交流的氛围,让文化像书一样打开着,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去阅读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新历史主义的诗学探索和批评实践是我们建立文化诗学的借镜.但这个流派至今存在着不为国内批评界所重视的命名危机和方法困惑.它先后拥有"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和"历史诗学"等标签,理论家在对其归类上面临危机.本文通过对其不同称谓的追根溯源和释名彰义,阐明不同标签间的关系,揭示处于其命名危机深处的方法论层面上共时性与历时性之间的高度紧张,指出与共时方法相应的"文化诗学"和与历时方法相应的"历史诗学"是其观点的两个可以相互补充的方面,并主张尝试建立"历史文化诗学",以保证研究视角和批评方法的完整性与涵盖性.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在经济上,全球化的趋势是经济的一体化.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的全球化是否要推进文化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是否也要为文化多样化的消解而提供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现代“公民文化”对传统“臣民文化”的扬弃与超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中国社会 ,全球化已成为描述民族生存环境的最为重要的术语。受全球化所主导的未来社会必将是一个推崇新“公民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公民社会。奠基于生存本位基础上的新“公民文化”及其价值观 ,本质上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质的文化形态。它作为一种现代文化观念 ,标志着人由自在自发的自然状态走向自由自觉的主体存在状态 ;而作为对经济全球化的一种理论应对和民族文化可行性发展路径的策略设计 ,其现实践履 ,则离不开对具有现代“世界公民意识”的合格公民主体的培育及其文化创新实践的有效促动  相似文献   

15.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绝唱 ,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作为已经被汉化的北魏民歌反映了中原主流文化的精神风貌。替父从军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 ,孝悌仁义的思想 ;力辞高官厚赐 ,反映了道家“为而不争” ,返朴归真的精神。透过这部作品可以看到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并存、兼容互补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16.
“文化侵略”源流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陶飞亚 《文史哲》2003,3(5):31-39
20世纪初 ,西方在华宗教文化活动的持续扩张引起国人的忧虑。在 2 0世纪 2 0年代的非基运动中 ,瞿秋白等人把西方这种活动概括为“文化侵略”,深刻揭露其服务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一面 ,成为反帝话语中的利器。不过 ,是否使用这一提法来针对西方在华文化事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明显受国际形势及国共两党对外政策取向的影响。在实际影响的层面上 ,“文化侵略”提法颠覆了新文化运动以来对西方文化的单纯肯定倾向 ,唤起国人对外来文化渗透的警惕和反抗 ,也迫使这些宗教文化事业实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但这个基于反帝斗争需要的提法 ,一度泛化为人们集体记忆中对近代西方在华文化事业的全面认识 ,则影响和限制了此后相当一个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论"开明派"的文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建 《河北学刊》2003,23(1):108-112
"开明派"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后期成为社会主流话语的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学说的思考,自觉选择了继续坚守启蒙立场的文化路向.这种选择,与他们多年从事启蒙工作的经历密切相关,也显示了他们对启蒙工作价值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8.
问候语是人类使用频率很高、使用人数很广的一种言语。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问候语,能反映出他们不同的心理性格和时代特征。“无它乎?”是我国最早的日常问候语,从中可以看出先民们艰苦险恶的生存环境,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折射出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表现了对他人的关爱精神;透视出先民们因畏而敬的原始宗教信仰以及民风习俗;体现出博大精深的语言魅力,反映了人类历史的变化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探讨问候语对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和构建平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经济与文化密不可分,在社会进入小康或更宽裕境况后,商品生产和市场销售都更加受文化影响。“文化经济”应非限于若干具体产业范畴,而是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所显示的新特点。促进经济发展的创新,既来自科技方面的发明进步,也需要有文化方面的配合包括制度创新和设计创作。创新成果要能够销售出去,必须能结合不同市场的文化。当今国际市场存在着西方的“文化霸权”,东方文明处于弱势。我国既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又要维护本国的文化安全以及和平发展,可以充分利用香港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的独特功能。在区域经济中,香港发挥了策划产销、安排融资和服务商贸的综合角色。香港的角色是由历史和文化形成的,在可见的将来难以被取代。  相似文献   

20.
论“趣”的文化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 《齐鲁学刊》2000,(2):21-25
“趣”作为一个重要的中国美学范畴,具有多种内涵和风貌。所有这些内涵和风貌都离不开它赖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这一文化基础包括儒家游艺尚文的人生风范、道家逍遥出尘的人格精神、文人清玩的习性与有所痴迷的性情、古代和民间艺术稚拙真率的魅力、明清以来追求世俗生活享乐的现代趋向等几个重要方面。在最后一方面,“趣”这一古典美学范畴实现了与现代美学与艺术的直接接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