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是一个人口大省,1999年底全省总人口为 727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 5. 77%,为全国第四人口大省。自70年代以来,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广东人口猛增的势头得到遏制,人口控制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很大的成效,促进了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广东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工作长期处于全国后进状态,与沿海先进省市相比差距更大,再加上人口的惯性作用,在未来相当时期内,广东人口仍将呈继续增长势头,人口形势相当严峻。所以,继续抓好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工作,为广东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  相似文献   

2.
信息短波     
信息短波省统计局提出判断人口与计划生育形势的指标体系江苏省统计局人口处自1991年以来,江苏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出生率出现了明显下降,人口形势朝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全省仍然存在着人口高增长量的问题,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为全面认识和判断...  相似文献   

3.
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职责是准确、全面、及时地反映人口发展形势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为各级党政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计划、进行正确决策和有关部门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行统计监督。长期以来,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部...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县域经济与四川省经济发展平均水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之间还有一定差距。在目前条件和形势下,促进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打好基础,优化结构,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5.
更正     
陈智 《四川省情》2005,(8):42-42
解决“三农问题”、真正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和根本出路,是走工业化、城市化、非农化的道路。统筹城乡发展工业是支撑,城市是载体,工业实力发展强大了,城市载体功能建设完善了,就为农村从事农业产业人口向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转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就业的岗位。在城市化途径上,我积极赞成以发展大中城市为主,少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从单位面积产出来看,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长期的人口流动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口流动、不完全城市化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并建立门槛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我国人口流动、不完全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随着长期的人口流动、不完全城市化的发展逐渐扩大,城镇人均收入增加高于农村人均收入增加。充分认识和了解人口流动、不完全城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有助于解决我国城乡收入不断扩大的现状,只有实现完全城市化进程,才能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解决这个问题不但需要制度的创新,而且还需要相对应的配套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王卫  汪锋  张宗益 《统计研究》2007,24(3):62-67
 摘  要:本文使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重庆市的抽样调查数据,同时采用基于人口特征的收入群体分解和基于回归方程的收入来源分解二种方法考察了重庆市居民的各种人口特征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差异是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城乡居民之间受教育机会、职业选择上巨大的机会不平等将对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产生长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实行计划生育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在制定国策和贯彻执行国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有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体制与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如何总结以往经验,构建科学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体...  相似文献   

9.
真实、准确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数据是评价人口计划执行情况和正确分析人口形势的基础。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技术服务、政策法规共同构筑了计划生育工作的主体,但检验主体强弱、实力大小、水平高低、正确与否要通过统计数据来评估和调整。所以,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是关系到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计划生育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人口计划来进行的,而人口计划的执行情况也必须经过统计手段来进行检验、评估,通过对统计资料的分析,确定工作发展水平和阶段,预测发展趋势,把握人口发展态势。 真实、准确的人口与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10.
“八五”期间,山西渔业生产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生产地位明显增强,生产结构日趋合理,水产品产量连年创历史最高纪录,为丰富城乡居民“菜蓝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冷静地审视山西渔业发展形势,个面透视其发展历程,成就与问题同在,差距与潜力并存。在当前全国上下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形势下,正确估价我省渔业发展成就,寻找近期发展对策,是非常必要的。一、渔业生产存在的主要差距与问题“八五”期间,我省渔业的发展成就是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的。但从总…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省失业仍保持着较高水平,而且其发展的潜在趋势不容乐观。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为什么失业问题还如此严峻?原因究竟在哪里?本文用翔实的数据,客观的态度,从失业人口的基本现状,对我省失业人口特征进行了分析,从人口、结构和周期等方面,对我省失业的成因进行了剖析,并结合我省就业形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场登记和复查工作是1%人口抽样调查最具体、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这项工作组织实施的好坏,是确保调查数据质量的关键,也关系到整个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和成功,从现场登记和复查工作的实践来看,本次调查所制定的有关细则是严密的,方案所规定的方法、步骤是科学可行的。但在当前新的形势下,调查所处的外部环境日益恶化,调查数据的质量面临严峻挑战,人口调查的难度愈来愈大,现场登记和复查工作的组织实施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一、现场登记的组织实施现场登记是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成功与…  相似文献   

13.
刘梅 《浙江统计》2006,(1):16-1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但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这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突出强调,“要统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人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缩小城乡差距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青海统计》2008,(4):43-43
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人口政策,努力构建和谐青海,全省人口控制与发展形势继续向好,人口总量继续保持低速稳定增长,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为青海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和谐、宽松的人口环境。一、人口总量低速稳定增长据2007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7年底全省总人口为551.6万人,比2006年增加3.9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4.93‰,死亡率为6.13‰,自然增长率为8.8‰。与2006年相比,人口出生率下降了0.31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下降了0.1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了0.17个千分点。自2004年以来,我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已连续4年在10‰以下。人口总量相对稳定的低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以及和谐青海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相似文献   

15.
因为农村非农就业的快速发展已使其影响因素分析成为必要,故在修正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影响农村非农就业的因素。研究认为:由收入差距和农民工就业率决定的城乡预期收入差距是影响农村非农就业规模的主要因素,而劳动力市场均衡分析表明各种因素共同影响最终形成了三部门条件下新的城乡收入差距。为了验证以上结论而设计的统计检验表明:务工工资、务农收入差距和农民工就业率是影响非农就业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农民工人力资本储量、人均家庭负担以及城市现代部门工资与务工收入差距的影响也较显著。因此,政策制定者必须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和构建人口流动管理长效机制,以规范农村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16.
现代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矛盾,城乡差距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和促进社会进步最大的体制性障碍.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我国小康社会,关键是让占全国人口2/3的农村人口实现全面小康.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完整地提出了以人为本、"五个统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并且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首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城乡差距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之一,研究城乡差距问题现实意义重大.本文旨在分析和揭示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在收入、生活消费、社会保障、社会投资等方面的差距及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深入研究区域联动效应及其转化机制,有助于理解新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与联动规律,从而为科学调控区域联动效应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在量化识别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联动效应的基础上,以四大板块为基本框架分析区域联动效应及其转化机制。研究发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板块经济特征,东部板块与中部板块之间以及东部板块内部、西部板块内部的辐射拉动效应已经形成;人口流动、经济特区的设立以及绿色发展差距的缩小均有助于推进区域间联动效应由虹吸效应向辐射效应转化。为使各板块内欠发达省份获取更多的辐射拉动效应,中部和东北板块可优先关注板块内部;西部板块可强化人口流动以及增长极对联动效应转化的推动效应;而东部和中部板块则应关注绿色发展差距对区域联动效应转化的约束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 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知识和信息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的巨大差距以及由此而致的科技创新能力、知识与信息交流能力的差距上。 1.教育的差距 中国教育水平成为制约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瓶颈”。 1992年世界银行对120个国家的国情分析报告指出,中国人口文化素质低于世界平均水准,原因是教育投入不足。当时发达国家的教育投入占GDP的5.7%~6%,中等发达国家的比例是4.4%,发展中国家的比例是3.6%,贫困国家的比例是2.6%,中国的比例仅为2.5%,与专家估计的知识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乡发展八大差距及其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矛盾,城乡差距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和促进社会进步最大的体制性障碍。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我国小康社会,关键是让占全国人口2/3的农村人口实现全面小康。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完整地提出了以以人为本、“五个统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并且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首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城乡差距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之一,研究城乡差距问题现实意义重大。本文从分析比较1978~2003年城乡居民在收入、生活消费、家…  相似文献   

20.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概述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水平的 提高,人类社会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推 进文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人口增长过 快、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加剧的全球 性问题,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质量的提高。在此形势下,寻求可持续发 展的道路,已成为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