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对此范畴,人们早已广泛使用,习以为常。然而,对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下的价值规律,人们谈的虽多,却论之颇浅,其中不乏误解和偏见之处,择其要者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客观要求简单地概括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按价值进行交换。忽略了价值规律是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在商品  相似文献   

2.
一、价值规律的本质要求是什么? 价值规律主要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从质和量的辩证关系来看,价值是价值的质和量的统一体。价值质的实体是社会劳动或社会必要劳动,而不是通常意义  相似文献   

3.
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科技商品的价值量也应该由生产科技产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但传统的商品价值量计算理论却在这里遇到了新的挑战。因为,科技产品是一次性产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无法确定。另外,科技产品在交换时总是在价值之上出售,这里价值与价格的背离,似乎是违背了价值规律。究竟以什么标准作为科技商品价值的衡量尺度呢?我们认为,科学技术作为商品,呈现在买方面前的物质载体只是虚假的外壳,生产它所花费的劳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价值规律?经济学界有各种不同的表述。主要有下面这样三种: (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 (二)价值规律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个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 (三)价值规律就是商品按价值交换或等价交换的规律。对于价值规律定义的不同表述,反映了对价值规律内容的不同理解,因而这并不仅仅是一个表述方法的问题,而是属于价值规律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问题,有加以澄清的必要。我认为,上述的第一种表述比较确切。  相似文献   

5.
张素芳 《江汉论坛》2001,21(4):5-10
商品的价值由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根源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私人劳动或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一基本矛盾.价值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社会表现,通过商品的交换价值相对地表现出来.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实现的价值量,即为由社会过程所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含了两种含义.价值规律体现了商品社会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客观联系,实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种商品经济只是商品经济的一种具体形态。因此,作为商品经济基本规律的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仍然存在和起着作用。就价值规律本身来说,它与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规律没有任何区别,所不同的,只是其存在和发生作用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有鉴于此,这里不打算对价值规律做理论上的探讨,而着重于对价值规律的一般(本质)内容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特殊情况进行一些必要的研究。 撇开常知性的东西不谈,我们这里径直给价值规律下一个定义:所谓价值规律,就是各种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的规律。按照这个定义,价值规律的一般性内容应包括以下三点:(1)商品的价  相似文献   

7.
一、应该为价格规定寻找科学根据价值规律是由价值来决定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而价值的实体是生产商品时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这就是说,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生产和交换要按照社会劳动的必要消耗量来进行。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以价值为其基础。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论述商品的价值量时,给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定义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并且指出:“只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资本论》第一卷第52页)后来,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资本论》第三卷第716页)于是,他得出结论是:“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  相似文献   

9.
价格宏观调控和价值规律陶人(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人类劳动,它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因此,价值只有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才具有客观现实性;价值也只有通过商品与商品的交换关系,通过交换价值的形态方能表现出来。货币产生之后,商品的价值量通...  相似文献   

10.
一、价值生成:“无差别劳动”的积淀(第一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商品”中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又说,“只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在这里,单个商品是当作该种商品的平均样品。因此,只有等量劳动或在同样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同样的价值量。”显然,马克思在这里讲的是生产过程中商品价值的生成问题,没有理由否定,商品价值的生成只能发生在生产领域,至于…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从价值(价格)溯源入手,扼要阐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内容,认定它是科学的价格决定原理,有三个层面:其一,价值规律,对于一般劳动产品,价值决定价格,而人类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其二,生产价格理论,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生产价格由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决定,而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市场价值)为中心,由供求关系决定;其三,地租理论,对于土地等非劳动物品,其商品形式的价格现象是类似地租的收益资本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关于商品价值量决定法则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秋慧 《山东社会科学》2007,23(10):126-129
马克思在阐述劳动价值理论时指出,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中等条件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该法则同马克思经济学自身的逻辑是矛盾的。均衡分析表明,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劣等条件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在短期内,需求变化调节价格偏离价值;在长期内,需求变化调节生产者结构,进而使劣等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中央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概念统一起来,是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规律。它的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不管在什么社会形态下,只要还存在商品经济,商品的价值量仍然是商品价格的基础,商品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无视价值规律就会受到惩罚。  相似文献   

14.
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否参预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经济学理论界争论颇多。本文并不打算涉及到所争论的各个问题,而只是想在引进时间滞后因素的基础上,从一个动态的经济过程来分析笫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参预商品价值量决定的作用过程。当然,对使用“决定”一词持有异议的同志,也可以从描述市场机制运转的角度来看待本文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一个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它和再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这是一个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就叫做价值规律。价值规律要求各种商品的交换,必须按照耗费在生产这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给价,即  相似文献   

16.
重进同志在《經济研究》1963年第2期《什么是价值规律》一文中,对价格与价值规律关系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值得討論的重要意见,例如作者把两者的关系作这样的处理:关于“价格的如何被决定”,是价格规律的問題,而价值规律,則“只是价值在商品生产中如何形成、价值量如何被决定的规律,是商品交換中交換双方占有价值量如何变化、如何增减的规律”(以下所有引用重进同志的文字,均见《什么是价值规律》一文,不另作注)。又說:“商品的价格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商品的价格有与价值一致  相似文献   

17.
1987年春,我开始对马克思的价值和价值规律思想表示怀疑——价值和价值规律存在吗?它在我国前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起什么作用呢?这是一个不能不弄明白的问题.一、价值和价值规律并不存在1.马克思所表述的价值是什么?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表述是,"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么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部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它们剩下的……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  相似文献   

18.
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过程的动态分析郑勇军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价值一元论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提出了第一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命题,即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  相似文献   

19.
<正> 在许多出版物中,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几乎都把商品等价交换原则当成价值规律的内容来表述.这实质上是对价值规律本身的一种错误认识.例如,有一本通俗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甚至于这样说道:"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另一个基本内容."(见袁夏良、赵锦绣编写的《通俗政治经济学》,198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实,价值规律就是商品价值的决定规律,即关于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决定规律.等价交换不是价值规律的内容,更不是什么"基本内容."为什么这么讲呢?只要看几段马克思论述价值规律的原话,就可以明白了.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怎样充分体现劳动力的价值,其货币表现即社会主义工资是如何确定和进行调节的,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理论问题。社会主义劳动者所得的个人消费品份额,不是按照劳动者个人的直接劳动时间,而是按社会主义的劳动时间,也就是按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量来进行分配。按照马克思的理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而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又可以归结为维持劳动者正常生活所必需的一定量的生活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