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正> 中国自70年代开始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人口出生率在整个70年代的持续下降,到1980年,已由1970年的33‰降为18‰。然而,进入8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纵观整个80年代,人口出生率两升两降,即1980——1982年、1985——1987年的两次上升和1983——1984年、1988——1989年的两次下降(见表1)。对于80年代中国人口出生率的升降波动,人口界从育龄妇女年龄结构、实际婚内生育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集体编写的《人口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一书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本《大纲》包括24门人口学专业课程。它是国内外第一本系统而全面地规范人口学专业教学内容的著作,是一个创举,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开拓。 对人口数目的统计和对人口迁移分布及行业职业的管理,可以向前追溯几千年。有关人口的各种思想和观点也散见在古往今来许多名家的著作中。然而把人口本身和各种人口现象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不仅将率先进入老年型社会,而且是中国老年问题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因此,制定和实施适合于农村发展变化趋势及其人口老龄化特点的养老制度和措施,对建立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至关重要。一、主要人口问题的转折点全国解放后,由于社会安定团结,经济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逐渐改善,人口再生产迅速进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快车道。长期以来,以人口过多过快增长为基本内容的主要人口问题再度突出出来。从70年代未开始,在城乡广泛推行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生育政策,到了80年…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采用数量学方法 ,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和成因 ,并通过SPSS8.0forWindows软件包 ,用Q型聚类方法 ,对我国30个省、直辖市近年来的老龄化情况进行了研究 ,划分了6类 ,论述了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5.
刘爽 《人口研究》2001,25(6):30-31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人口现象最复杂、变化最多样,人口运行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最特殊的国家.因此,几乎没有人质疑:人口学发展和人口问题研究最具魅力也最富挑战性的地方在中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人口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口学学科的复兴和成长已走过了 30年的历程。为了使这块具有最深厚发展沃土的这一新兴学科在新世纪能够把握历史机遇、真正成长为社会科学中的朝阳学科 ,提升其在国际学术界应有的影响和地位 ,有必要对 30年来中国人口学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总结 ,本报告就是在专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该报告对我国人口学科研机构的建立与发展、研究队伍的成长和特点、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深入、专业学术团体的地位和作用、科研项目的组织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人口学人才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 ,同时对我国人口学人才的需求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研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学科发展的规律,认为实用人口学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且对如何加速我国实用人口学的学科建设提出了对策和设想。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了实用人口学与传统人口学、实用人口学中的工商人口学与区域管理人口学研究特点的异同,并从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企业市场营销的人口环境意识、信息咨询业的发展、人口学学科的发展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发展实用人口学所具的环境与条件;文章同时讨论了中国发展这一新兴学科存在的问题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育高峰的人口学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无论是计划生育工作者、人口学者还是人口政策制定者,都十分关心生育高峰的问题。因为如果确有生育高峰并且即将来临的话,将会给我国的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造成巨大的压力,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对生育高峰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认清其特征,摸准其发展规律,找出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当务之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独立地跻身于科学门类之列的人口学,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其它国家,目前都还是一门初创的新兴学科。如果同与它密切相关的经济学相比,恐怕它还只处在古典学派发端时期。它不但没有一个成熟、严密的逻辑体系,就连合乎科学体系的框架结构也还未完全形成,甚至对人口学的定义、对象、方法和学科的领域范围也都还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以研究人口数量变化为内容的人口统计学虽然产生较早,而且至今还被不少人尊为  相似文献   

11.
12.
1990年夏季人口专家研讨会的第二项议题是进行关于人口科学研究的现状和对90年代人口学研究展望的讨论。讨论的目的一是如何使人口科学工作更好地为控制人口增长服务,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服务;二是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国人口学会和国家计生委人口专家委员会在协调、推动人口科学研究方面的作用。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抛砖引玉,便于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3.
<正>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问题。有人称之为“白发浪潮”。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我国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会不断增长,生育率会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人口年龄结构必然老化。七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开始了。到二○○○年将成为老年型人口的国家,并在下一个世纪,老年人口比例会上升到20%左右。因此,有人认为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是迎接“白发浪潮”挑战的社会。谈虎色变,忧心忡忡,要求改变生育政策,以防患于未然,使人口“返老还童”。我认为:这种担心大可不必,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我国人口老龄化及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现代化建设决定了老龄化的必然性,也决定了老龄化问题及其解决;同时,主动积极地提出一些如发挥老人余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其产生的。原因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我国老年人口不仅绝对数量大,而且人口老龄化速度快。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60岁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4,154万人,占总人口的7.3%;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国老年人口数为4,235万人,其增长速度低于总人口增长速度,所占比重下降到6.1%(主要原因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体弱老  相似文献   

15.
双生子出生是普遍存在的小概率生育事件,双生子研究逐步受到人口学界的重视。本文利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的生育数据分析双生子出生的人口学特征,并与单胎生育特点进行比较。研究表明,1989年中国育龄妇女的一般生育率为78.83‰,双胎出生率为7.81‰。虽然生育率和双胎出生率都与女性生育年龄和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关,但两者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随年龄变化模式,属于两种不同的生育事件,双胎出生率在妇女30~34岁以前随着生育年龄的升高而上升,并且主要是由增加异性双生子对与同性双生子对的比例贡献的。  相似文献   

16.
双生子出生是普遍存在的小概率生育事件,双生子研究逐步受到人口学界的重视。本文利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的生育数据分析双生子出生的人口学特征,并与单胎生育特点进行比较。研究表明,1989年中国育龄妇女的一般生育率为78.83‰,双胎出生率为7.81‰。虽然生育率和双胎出生率都与女性生育年龄和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关,但两者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随年龄变化模式,属于两种不同的生育事件,双胎出生率在妇女3034岁以前随着生育年龄的升高而上升,并且主要是由增加异性双生子对与同性双生子对的比例贡献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人口死亡率自50年代开始下降,当70年代初生育率开始显著性下降的时候,人口死亡率已经降到低水平,并保持至今,90年代已经基本实现人口低增长,中国在社会经济基础尚不发达的背景下,仅用了1/4个世纪就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经历1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才实现的人口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   总被引:55,自引:3,他引:55  
杜鹏  翟振武  陈卫 《人口研究》2005,29(6):90-93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在本世纪的100年时间里,中国老年人口数量是否会一直增长下去?中国人口老龄化到底会达到多么严重的程度?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未来百年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我们以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我国人口未来100年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以期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基础性的数据。1数据与预测方案本预测以2000年普查得到的总人口和分年龄的人口结构为基础,并作了相应的调整。调整主要是根据小学生分年龄性别的在校人数的统计数据,估计得出五普的0~9…  相似文献   

19.
毒品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历史教训是极其深刻的。近些年,毒品再度肆虐,原因极为复杂。本文以深圳为调查点,对吸毒问题作了较全面的人口学研究,切望从人口学角度探索一些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田雪原 《人口研究》2000,24(2):27-29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中国发展史上新一页,也使包括人口学在同的科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新时代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50年代人口经历的兴衰或许更具有典型意义,其经验与教训也是值得记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