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存在论革命的本质渊源中洞察历史唯物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长期误读源自近代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故而不能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精神实质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境域。本文回溯使历史唯物主义成为可能的存在论革命 ,追问其起因和基本成果 ;重在揭示马克思对传统存在论原则的根本批判 ,指出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建立在关于感性之历史性的生存论基础之上。由此出发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新释读就成为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生命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清算自身哲学信仰的同时,深刻地阐明了意识形态的历史性。马克思恩格斯首先阐明意识本身的历史性,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意识形态的来源、形成的基础及其阶级性与历史性。在意识形态的超越问题上,他们提供了三条看似不同,然则相互关联的路线。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历史性的揭示,使我们认识到意识形态问题的重要性、复杂性、长期性及不可回避性。  相似文献   

3.
4.
对“物是什么”的回答历来是哲学家聚讼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传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产生分歧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从人和物的关联活动出发,认为物是在人的对象性活动中生成的历史性对象。立足于此,马克思不仅批判了传统哲学见物不见人和见人不见物这两种对物的主流理解,还深刻揭示了物之为历史性对象的存在论根基、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对物的对象性本质和历史性生成的分析为基础,马克思深刻地剖析了商品这一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特殊物,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运作机制和建构原则,为克服因商品导致的人与物、人与人的异化关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变革决不仅仅局限与对黑格尔的理性形而上学做唯物主义的颠倒和改造,而是始终立足于社会历史现实,力图把为黑格尔所揭示的存在之历史性的维度从理性形而上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此原则性的高度上,《手稿》无疑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进程中的“决定性转变”。《手稿》在对人的生存论本质进行揭示的基础上,不仅回答了“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之间的逻辑关联,而且认识到历史本身的形成过程和历史在意识中的显现,本质上都归属于存在之历史或历史的现实运动,从而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骏 《江海学刊》2015,(3):178-185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主义作为19世纪德国思想界的两股有力思潮,为我们讨论历史学乃至历史本身提供了新的依据,拓展了历史观的视野。两者均作用于作为发生场域的历史,但同时并不拘泥于此,其动力及来源远比书写成文的历史更高更深,反过来可以指导历史性作用于历史的考察。而在具体对历史的看法即史观上,两者又处在一种互补互现的关系中。对于某些历史主义代表人物语焉不详的问题——诸如普遍史、自然与历史的关系等方面,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后出者可以提供良好的解释和补充。在这一互动的过程中,我们又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两者在思维脉络中的某些联系,并勾勒出那个时代历史理论的大致风貌。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性思想,历史唯物主义构成了马克思全部哲学理论的基础、核心和出发点.马克思正是通过对具体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的考察,来完成其哲学变革的.而海德格尔对历史性的强调,构成了海德格尔哲学的一个深厚的基础,并使其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存在着内在关联.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对历史性的强调,对我们具体地历史地解决现实问题,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道德实践的超越性与历史性--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再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超越的道德学说,但它并没有回避道德的现实历史状况.对王阳明所谓的"知"、"行"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不能停留于机械的概念式分析,或者认为它是消行归知或者认为它是以行代知.从王阳明对良知本体与现实主体、道德判断与具体道德知识的区分出发,立足于现实主体道德实践的超越性,对现实个体道德实践的超越性与历史性的关系给出了具体的说明,对于新时期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现实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潘兆云 《理论界》2013,(6):89-92
海德格尔的历史性思想在《存在与时间》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它与时间性内在勾连。时间性是历史性的依据,历史性是时间性的存在方式。另一方面,它是把握此在的本真的能整体存在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海德格尔认为哲学和存在也是历史性的,在此基础上,他计划对存在论的历史进行解构,以开敞出存在的意义。虽然这最后一部分工作并未完成,但却是《存在与时间》思路的一部分。此外,历史和历史学的根源也存在于此在的历史性之中。因此,历史性是基础存在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唯物史观从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标志性内容,也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深层哲学基础.正是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阐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邓小平历史哲学思想.这一思想包括其构建原则、关注焦点、价值取向、宽广眼界、机遇意识、双重向度等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11.
唯物史观的历史规律学说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树栋 《社会科学》2005,2(9):129-133
唯物史观揭示的历史普遍规律,并非是若干个在时序上前后相继的具体历史阶段构成的某种固定的历史演进图式,而是历史运动的内在的、本质上的因果必然联系。在唯物史观的体系中,普遍规律是一种科学抽象,它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只能表现为特殊规律。因此,决不应把唯物史观揭示的历史普遍规律释读成适用于一切民族、一切时代的历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解释学与哲学的现代发展中,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从狄尔泰开始的解释学的哲学化与哲学的解释学化,这是解释学的越界和哲学的唯心主义化;二是从伽达默尔开始的解释学的主观主义化.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及由此发展而来的"后现代主义"解释学,是当代的主流解释学,在上一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运动发生重要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些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从哲学解释学的主观主义解释学立场出发来反思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从哲学解释学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立场出发采反思社会历史问题,有意无意地消解、否定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了防止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消解、否定,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重建解释学,用正确的解释学观点来反思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同时要把解释学和哲学区别开采,反对把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学化,不是在解释学的视野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反思社会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13.
社会历史空间是不同于自然空间的客观存在,它应该是历史唯物论的重要范畴。社会历史空间具有客观性、现实性、相对性和渐进发展的特点。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空间,在理论上有助于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在实践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战略和策略的基本依据。对社会历史空间的改造是人类获得解放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的唯物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诗 《北方论丛》2004,3(6):94-98
马克思恩格斯以后唯物史观的概念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概念.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的唯物史现的价值和意义、研究现状、今后研究的思路和内容、研究方法对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认识、语种和社会历史等原因,维柯的学术思想一直遭到冷落.殊不知,他的学术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精神资源之一,典型者有:历史和逻辑有机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人自己创造自身历史的观点,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动力的思想,以及其他诸多历史唯物主义性质的洞见.关注其人,研究其思想,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史将会被重写.  相似文献   

16.
安维复 《齐鲁学刊》2002,1(1):74-80
唯物史观不仅来源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 ,而且还来源于英国的古典经济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包含着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因素。唯物史观所追求的 ,是人的全面而彻底的发展 ;而经济决定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的发展潜力完全失效了么?关于人和社会价值理想的现代性并不意味着失效,而是更加鼓励人们重新审视自我、面对现实、设计未来。当人们赖以实现理想的途径遭到质疑的时候,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的超越.无疑为现代性健康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向。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的一个反思。过去,由于曲解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逐渐滋生了一种“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忽视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坚持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才能克服“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9.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唯物史观是核心,思想路线则是贯彻唯物史观的思想基础。有什么样的唯物史观,就有什么样的思想路线,反之亦然。我们党同错误思想的斗争,就是唯物史观同历史唯心论的斗争。解放思想是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找到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它以哲学的方式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哲学根据。改革开放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实践形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性和辩证法的革命性。从实践的层面上看,实践标准内涵每一次丰富和发展都赋予了改革开放不同的哲学使命;从理论层面上看,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表明,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的哲学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