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传统发展观之所以造成当代社会发展的危机,根源就在于发展目标设定上人的失落.而可持续发展观则把人的发展提到首要地位,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的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
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是社会发展主体对自身根本利益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价值,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价值取向的偏离,究其根源,就是人们对社会发展价值取向上认识的偏离,拒斥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单向度的“见物不见人”。对科技的崇拜,对经济增长与物质财富的累加为终极价值目标。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校正社会发展中价值取向的偏离,坚持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的全面与协调。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剖析目前教育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价值取向观点的基础上,指出教育产业化不应该以教育外部的经济效应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而应该关注教育自身的良性发展。作为教育大系统中的一种改革实践,它的真正意义应该搏动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性价值追求和以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推进教育自身改革和创新的工具性价值追求的两个层面上。   相似文献   

4.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可分割,马克思正是在考察和研究人的现实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内在统一性,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具体前提,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研究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及其内在统一关系,明确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旨,对于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劳动者就业素质陈素川关键词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劳动者就业素质,心理素质我们需要的社会发展观是综合发展观,而综合发展观必然包含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毫无疑问,社会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必...  相似文献   

6.
选择科学的社会发展目标是实现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目标的科学选择必须以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为理论依据,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以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为选择社会发展目标出发点原则;以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为社会发展目标主要内容原则;以实现社会主体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目标最高价值追求原则。遵循社会发展目标选择的基本原则而确立的社会发展目标必然具有三个特点:社会发展目标选择的现实性特点;社会发展目标内容的超越性特点;社会发展目标追求的动力性特点。新中国社会发展目标历史演进是一个逐渐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科学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周航 《金陵瞭望》2007,(2):48-48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的价值体现在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换言之,是教育对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满足。美育具有潜在价值和显化价值双重性.是“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且这种统一是“永恒的、绝对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价值标准,并提出了人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这对于我们今天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发展价值观是关于社会发展价值的基本看法和总的观念,是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把马克思社会发展最高价值理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经历了四次历史性跨越,形成了政治平等、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四种精髓相通但又各具特色的社会发展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许华 《宿州学院学报》2013,28(8):4-6,13
人的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哲学世界观基本原则。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主体性向度以现实人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现实的人既是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逻辑起点,也是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最终归宿。作为社会和谐的实践主体,人的创造性、明确性的实践活动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向着完善和谐的社会形态前进。现实的人既是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主体。作为价值主体进行价值追求的和价值实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和谐不断实现的过程。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发展的目的,人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和谐发展程度的最高标准。因此,现实的人是社会和谐的评价主体,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和谐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1.
人文教育的目标及人文精神的建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文教育追求理想的人性,其根本宗旨是提升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质,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本教育力量。由于教育发展的日益国际化,培养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世界性和时代性的需求,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因为这关乎到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必须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并重,才能使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充分、自由地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是社会发展主体对自身根本利益的追求,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时常出现价值取向的偏离,拒斥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重物质轻精神,重科技轻人文,重个人轻自然等发展取向。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校正社会发展中价值取向的偏离,坚持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是人们对社会变化的评价性范畴 ,人们的生活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依据。生活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社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实现物质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根据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性 ,可以将社会发展过程划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全面生活质量提高和人自身全面发展六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是人的现实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其中所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坐标和精神动力,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基于当代大学生在人文精神方面的缺失比较严重的现象,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的人文教育显得十分迫切。大学应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把人文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着力提升大学的内涵,努力培养出理性的、高雅的现代化人才,以此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并系统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实现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发展新变化,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在于:“现实的个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现实基础;人的全面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价值指引;人的社会实践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内在发展动力;人的社会关系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等。新时代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应着力于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使受教育者更好掌握“理论”、更加关照受教育者的利益诉求以及突出劳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社会发展最终体现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当今中国,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引导和点化下,才能促使社会逐步走向和谐,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才能逐步得以实现.所以,积极推进新时期人文精神的构建,既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实现整个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前提,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保障,现代化的社会要靠现代化的人来创建.没有全面发展的人,不会有全面发展的社会,没有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片面发展的社会产生片面的人、畸形的人、"单向度的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又反作用于社会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 ,人是社会主义建设力量最深厚的源泉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必须依靠人。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 ,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将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全面发展的保障和基础,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离开人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会失去动力和目标。社会经济的发展同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人的全面发展会促进社会文化物质财富的不断创造,人民的生活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落实到社会建设以及文化、政治、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贯穿到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当中,才能不断推进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价值应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核。经济社会发展必然带来社会价值变化,重视社会价值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反作用,构建和谐文化,塑造社会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社会发展,引领人和社会的前进方向,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