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临城县积极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改革,进一步转变计生队伍工作理念,建立健全优质计生服务机制,倾力打造计生"名片",着力发挥人口计生工作品牌效应。创新形式,打造"新型"生育文化品牌。结合本县"(?)河"文化底蕴,创新人口文化建设载体,大力开展新型生育文化园、大院、长廊等建设,在重点区域乡镇建设有特色婚育广场、婚育街道、婚育景点,以人口生育文化的感召力引导群众转变生育观念。目前已建成24个新型人口文化示范点,其中1个县级人口文化园、8个乡级人口文化大院、15个村级人口文化长廊。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余江县以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双进”、“双建”活动为载体,创新宣传方式,把婚育新风与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村民文化生活、三下乡活动、远程教育网络、新家庭文化书屋建设五个方面结合起来,满足群众对人口计生知识的需求,大力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海南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方针,不断深化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致力于宣传教育不断适应新形势,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紧紧围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两大载体,依托乡土文化,以家庭发展为中心,全力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我们重点进行了阵地、载体和内容三大创新。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人口计生委始终坚持宣传教育工作“首位意识”,全省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从转变人们传统生育观念递进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再发展到促进生育文明,呈现出梯度推进的良好态势,为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也为全省文化大省建设和精敝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生育文化存在的形态,一是理化形态的生育文化(是灵魂),二是意化形态的生育文化(作为生育观是生育文化的核心);三是外化形态的生育文化(是主要载体),四是物化形态的生育文化(是必要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生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人口文化、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要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生育文化是与计划生育密切相关的,要有一个明晰的大思路,要在“结合”中,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在发展载体建设中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先进生育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育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它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发挥诸多方面的作用,诸如影响和制约个人生育观的作用,酿就社会生育模式的导向作用。河北省的计划生育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以人为本,以家庭为切入点,重建设、重创新、重实效,从大人口文化出发,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强化新型生育文化在稳定低生育水平中的独特作用和工作理念,较好地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与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谐调互动。  相似文献   

7.
2005年以来,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根据群众需求,构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型生育文化宣教平台,通过“五进”活动扎实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具体内容是新型生育文化进景点:在新景点、园区制作宣传标牌,设置婚育新风亭、人口文化长廊等生育文化景点;进村部:在村委会所在地制作高标准的宣传牌、宣传栏,建立国策院,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进公交:在公交客运车内安置新型生育文化内容的扶手、拉环;进学校:在中小学校建立国情国策展室,设置有人口教育内容的黑板报、宣传栏和书画园地,开设新型生育文化课;进农家:聘用民间腰鼓队,走村串巷宣传,自编自…  相似文献   

8.
生育文化是指人类在婚育繁衍方面形成的观念、道德、习俗和制度。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是党和政府以我国社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现状为基础、面向21世纪人口与计生工作的战略性要求而提出来的。中共中央《决定》明确提出,“初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是今后十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六大工作目标之一,充分肯定了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对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性,也揭示了建设新型生育文化与实行计划生育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一、生育文化的内涵及特征生育文化的核心是生育观念。生育观念在精神或意识层面上的表现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对生育子女性别…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明确提出,今后十年要“初步形成新的生育观念和生育文化”。这一目标是今后十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识新型生育文化的内涵,认识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实践中探索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积极推动新型生育文化创建活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大丰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扬人口文化主旋律,创建家庭文化新载体,提升生育文化渗透力,不断促进广大育龄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全面提升了人口计生工作的整体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最近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示范市”。一、统筹规划,将人口文化有机纳入大文化建设1.提高认识。大丰市委、市政府认为,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荆州经济开发区在开展生育文明活动中,牢牢把握"部门联动,公共宣传,经费保障和活动载体"四个工作机制创新的原则,着力打造生育文化品牌,卓有成效地把生育文明建设引向深入,推进了全区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创新部门联动机制生育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活动的广度在于各部门的参与程度,仅靠计生部门单枪匹马力量有限,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实施大联合、大渗透,借助各方力量"借台唱戏"。每年计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建湖县恒济镇紧密结合本镇实际,积极实施生育文明、家庭健康、优生优育、发展能力、便民维权的“五项促进”工程,有力推进了“幸福家庭”建设。实施生育文明促进工程。恒济镇把生育文明促进作为推进“幸福家庭”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是大力倡导新型婚育文化。投入巨资在孟庄集镇新街打造1200多米长的人口文化宣传一条街,在集镇中心地段打造2万平方米的人口文化广场,内设人口文化宣传长廊、雕塑等。镇人口学校每两个月举办一期培训班,镇广播自办节目常年开设人口计生专题节目,每年邀请县人口文化艺术团到集镇及村(居)演出。各村(居)建立了生育文化大院、人口文化书屋、人口计生宣传公示栏等。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高度重视发挥“人口文化大院”的惠民服务作用,成为人口计生工作“六大新阵地”,有效促进了农村群众转变传统生育观念、树立起新型生育文化。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南京市辖11个区、2个县,全市常住人口686万人。近年来,在全国日益重视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大形势影响下,全市各级人口计生部门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针,坚持将宣传教育与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等相结合,依托社区面向家庭,加大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力度,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加强对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和保障为推动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全市各级人口计生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是"关爱女孩行动"品牌的发源地。近年来,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加强人口文化建设的意见》,围绕新型人口文化建设主题,坚持在继承中求创新,在发展中求突破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创新为动力,品牌为载体,群众为主体"的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全面推进新型人口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湾里街道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东南沿海经济带,辖10个社区,8.2万人口,素有动迁人口多、流动人口聚集的特点。为此,街道围绕“幸福新区幸福家”创建活动,打造了“湾里街道人口计生幸福文化园区”,把幸福家庭创建活动从居民家中拓展到室外广场,使更多的居民百姓受益。人口文化园的建设提升了湾里街道人口计生工作水平,促进了街道各项工作的提高与发展。2013年初,湾里街道党工委提出了把建设“人口文化园区”作为街道2013年十大“民生工程”项目之一,决定投资80万元,在具备条件的社区全面推广。文化园区的建设得  相似文献   

17.
苏南苏北农村生育文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探讨苏南苏北农村生育文化的差异及其存在的社会经济背景,揭示苏南苏北农村生育文化在地区人口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从苏南和苏北的实际出发,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推动江苏的人口控制工作不断再上新的台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杨惟荣  徐忠贤 《当代人口》2000,(4):42-42,48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9年的中央计划生育座谈会上指出,人口问题要和社会、经济建设、资源、土地、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指出人口问题仍是我国的首要问题。要求“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型婚育文化,怎样倡导社会主义新型婚育文化,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呢?我们认为府从以下六个方而来认识、实践。  相似文献   

19.
海南省海口市以“应对新形势、探索新模式、打造新品牌、力创新效果”为指导思想,围绕生态文明市建设这一中心,以创建生态文明村、文明和谐社区为载体,创新工作形式和工作方法,开展生育文明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了一批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的新品牌,增强了宣传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提高女性教育程度和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是实现人口素质现代化和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重要议程,提高女性教育程度的核心就是实现育龄妇女教育机会均等。本文结合“2005年哈尔滨市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中人口素质部分的研究资料,主要分析了制约育龄妇女文化素质提高的“主要瓶颈;”育龄妇女文化素质提高对婚姻家庭和生育水平的影响等问题,探讨了育龄妇女文化素质与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相关性,并据此提出提高育龄妇女文化素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