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切考证都要实事求是。本文只讨论《金瓶梅》,所以在题目之前加上它的书名。《金瓶梅》作者屠隆说创自黄霖先生的《金瓶梅作者屠隆考》(《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他根据屠隆的《鸿苞·舆图要略》和《由拳集·少司马屠公传》,查出屠隆的祖先来自江苏武进。武进古称兰陵,刚好和《金瓶梅》所署兰陵笑笑生的籍贯吻合;他  相似文献   

2.
“李渔评改《金瓶梅》”之说的三条论据均不能成立。首都图书馆藏绣像本插图第101幅后回道人题词为吕洞宾《渔父词》的两首,而非李渔之作,回道人是吕洞宾的别号,不是李渔的化名。两衡堂刊本《三国演义》李渔序为书商伪托,真假掺半,序中关于《金瓶梅》的评论不是李渔的文字。张竹坡评《金瓶梅》在兹堂本题“李笠翁先生著”,系书贾伪托。从李渔和《金瓶梅》的关系看,他没有留下更多评论《金瓶梅》的理论遗产,也不是《金瓶梅》改写者。  相似文献   

3.
正屠隆(1542~1605),字长卿、纬真,号赤水、一衲道人、鸿苞居士,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晚明著名诗人、戏曲家。万历五年(1577)进士,历任青浦知县、礼部主事等职。屠隆与陈与郊友善,徐朔方《屠隆年谱》和《陈与郊年谱》(《徐朔方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  相似文献   

4.
在敦煌写本中,伯三六四五、斯一一五六两个写本同是《季布诗咏》,全篇都是七言韵文叙事诗体。斯一一五六还有尾题: 季布一卷天福四年四日记据此可知,它仅是“一卷”只有五十二句短小的“押座文”或“缘起”之类专供艺人说唱的民间词文。天福四年系公元939年,这两个写本抄于五代时期。对于这一篇《季布诗咏》的内容,学术界是有疑问的,当年王重民先生校录此文于《敦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成书以来,长时期存在一个问题,即众多学者都以为《金瓶梅》出自大名士、大作家之手。近几年来朱星同志的“王世贞”说,吴晓铃、徐朔方同志的“李开先”说,张远芬同志的“贾三近”说,黄霖同志的“屠隆”说,也没有脱离这一窠臼。这里,他们都忽视了文学创作的一个根本问题: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你不了解、不熟悉某一方面的生活,你也就写不出、写不好反映这方面生活的作品。而王世贞、李开先、贾三近、屠隆这些名士、作家,或是大官僚,或是大地主,谁也没有经历过《金瓶梅》主要描写的那么丰富、那么多样的市井生活,仅凭一些道听途说,他们绝不可能写出《金瓶梅》那样的“奇  相似文献   

6.
《花阵绮言》,书首有“仙隐石公编次”字样。仙隐石公,乃袁中郎宏道;又《花阵绮言题词》一则,亦署“楚人袁宏道题”。查《袁中郎全集》,无此题词,或系坊贾编成,冒名沽利所为。全书共十二集。第一卷,《三奇合传》;第二卷,第三卷,《花神三妙》;第四卷,第五卷,《天缘奇遇》;第六卷,第七卷,《钟情丽集》;第八卷,《娇红双美》;第九卷,第十卷,《金谷怀春》;第十一卷,第十二卷,《觅莲雅集》。此书所辑文字均错综出入于明何大伦本《燕居笔记》和无名氏《绣谷春容》,《国色天香》,《万锦情林》,《风流十种》等书,皆为万历  相似文献   

7.
《玄怪录》是唐代小说的一部代表作,鲁迅先生曾说:“造传奇之文,会萃为一集者,在唐代多有,而煊赫莫如牛僧孺之《玄怪录》。”但是长期以来见不到传本,《说郛》和《唐人说荟》等书所收的《玄怪录》,只是一个残鳞片羽的节本。而《太平广记》里所保存的佚文,却有三十多篇,郑振铎先生曾据以辑录,刊于《世界文库》第十卷。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太平广记》共引《玄怪录》三十一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卡尔·考茨基没有遵照恩格斯的指示,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手稿编辑成《资本论》第四卷,而另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书名单独予以出版。他还为《剩余价值学说史》写了一篇“编者序”,并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手稿,“不能算是《资本论》的第四卷,不能算是前三卷的续篇”;而是“与前三卷并行的著作,象第一辑《经济学批判》与《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相并行一样”。有人十分赞赏考茨基的上述作法和看法,并据此断言: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手稿不是《资本论》第四卷,不是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9.
陈献章 ,字公甫 ,别号石斋 ,广东新会白沙里人 ,明代著名学者 ,世称白沙先生。清道光年间广东新会人阮榕龄将白沙先生生平与诗文系年编成《编次陈白沙先生年谱》二卷。该书体例严谨 ,收罗白沙诗文丰富 ,1 98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陈献章集》即用该书作为参校本 ,可见该年谱对研究陈白沙行迹的重要。然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该年谱亦有失检之处。《编次陈白沙先生年谱》卷二成化二十一年乙已条云“□月作《丁氏族谱序》 ,邑长丁彦诚宰县于兹六年矣”。按 ,《西关丁氏族谱序》在白沙全集的各版本中均有保存 ,惟不注写作年代及作者题衔。 1 990年 …  相似文献   

10.
《文史哲》1962年第6期上《讀齐民要术札记》一文,对《齐民要术》中若干字作了精湛的解释,是无可置疑的。其中有二处似乎还可以商榷,現在写出来向任先生和讀者們請教。一、关于“勃”。勃有二义:一是粉末,一是泡沫。前一义就是卷9《餅法》篇的“勿著勃”、“簸去勃”等,均指粉末;至于《煑(米冥)》篇的“勃”字,则指后一义,字亦写作“浡”、“渤”、“餑”。馬融《广成頌》:“黄尘勃滃,闇若雾昏。”还是指尘末,但已經用含有水气的雾来形容。《汉書·揚雄传》的“不嶕嶢则  相似文献   

11.
《吴晗史学论著选集》第一卷,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一卷收录吴晗先生1931—1936年的论著二十九篇,五十余万字。卷首刊有彭真委员长的题词,黎澍同志的序言。一第一卷内容较多,兼及文史,又可分为论文、考证、读史札记和古籍研究四类。关于考证,《金瓶梅》、胡惟庸党案、明成祖生母考等,是其代表作。《金瓶梅》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古典小说。但是,关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写作动机、社会意义等,却一直众说纷纭。吴晗先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5,(9):131-135
署名屠隆编选的《钜文》一书自《四库全书总目》之后多被认为是伪书,是坊贾托名之作。通过对《钜文》一书与屠隆《鸿苞集》中的《古今钜文》一文内容之比较、《钜文》之刊刻、历代书目对《钜文》一书的著录等方面的考释可知,此书当为屠隆选定摘取篇目,茅元仪根据屠隆选定摘取篇目刊刻行世之书。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所见版本我们今天要谈金瓶梅的版本,自然要参考孙楷第先生所著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在该书“明清小说部乙烟粉第一”中所记金瓶梅版本很多,不单本国的,还有日本的。如: 《金瓶梅词话》一百回  相似文献   

14.
在李德裕的整个文学创作中,最有现实意义和最能体现其思想的当首推他的杂论《穷愁志》。据李德裕《穷愁志序》云:“《穷愁志》凡三卷,篇论四十九首。”自己亲手撰序,由此可知《穷愁志》一书是他亲手编订的,共三卷,有杂论四十九篇,其中收录了颇能反映李德裕文学观的《文章论》一文。郭绍虞先生编《中国历代文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新青年》最早发表的新诗,现有的一些现代文学史及论文中,一般都沿用朱自清先生《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的说法:《新诗第一次出现在《新青年》四卷一号上,作者三人,胡氏之外,有沈尹默刘半农二氏;诗九首,……”因此往往把四卷一号(1918年,1月)“三巨头”的诗作为中国新诗的始作,新近出版的唐弢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也是如此以为,而且特地作了这样的说明:“1917年《新青年》第3卷第4期上虽已有  相似文献   

16.
1907年发表在《小说林》期刊上的《小说小话》,是一篇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史料价值的著名小说论文,一向为中国小说史的研究者们所重视。然而,该文的作者是谁,说法却不一。郭绍虞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1980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选录了《小说小话》,题下所标作者为“梁启超”,末后注明选自中华书局出版的《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卷四。查阿英同志编的此书,收了《小说小话》全文,但  相似文献   

17.
胡士莹先生《话本小说概论》中“现存明人编撰的话本集叙录”第14种《九云梦》,据杭州大学图书馆藏书著录,是新发现的明代话本小说集。可惜此书仅残存首册,“前后无序跋例目”,不知其卷数及刊刻时间。程毅中先生《简评<话本小说概论>》说:“《九云梦》一书,据说是朝鲜人金春泽所撰,更值得珍视。”(见《文学遗产》1981年第2期)按:《九云梦》全书共六卷,嘉庆八年(1803)朝鲜刻本,厦门大学图书馆藏。李秉乾《试谈馆藏古籍善本的考订工作》中说:“《九云梦》六卷,佚名撰。一八○三年朝鲜刻本,三册。每半页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白绵纸,天地宽。地脚书口写‘天地人’(三册分),属小说类。卷末题崇  相似文献   

18.
<正> 《刘子》,又题《新论》或《刘子新论》,唐时也有称《流子》的。作者梁刘勰,但自唐以降,世有争论(参见《刘子集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35—384页)。《刘子》全书55篇,前人以为是“咀英吐华”(同上书,第314页),“泛论修身治国之要,杂以九流之说”(同上书,第310页),“虽一家之言,而擅众论之长者”(同上。以下凡引《刘子》文,均见上书,引文只注篇名)的著作。此书虽非巨帙,但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中华全国第五次《金瓶梅》学术讨论会于8月6日至10日在长春吉林大学召开。吉林大学副校长刘中树教授致开幕词,来自台湾、大陆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出版社的150余位专家学者莅会。会议收到论文百余篇,学术著作9种。 近十年来,“金学”研究蓬勃发展,先后出版了《金瓶梅》的一些重要版本,并对作品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年逾古稀的台湾《金瓶梅》研究专家魏子云先生说:“近十年来,大  相似文献   

20.
《全宋词》第四册孙吴会《摸鱼儿·题甘露寺多景楼词曰:“八窗空、展宽秋影,长江流入尊俎。天围绀碧低群岫,余日去鸿堪数。沉别浦。但目断、烟芜莽苍连平楚。晨钟暮鼓。算触景多愁,关人底事,倚槛听鸣橹。英雄恨,赢得名存北府。寄奴今寄何所。西风依旧潮来去,山海颃吞吐。霜月古。直耐冷、相随燕我瑶芝圃。掀髯起舞。看伏苍苔,龙吟翟葆,天籁奏韶舞。”(第2951页)按:《全宋词》此篇,盖自南京图书馆藏抄本元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卷二○辑出。其可商者,下片末二韵两用“后边”字,疑有一讹。窃谓“天籁奏韶舞”句,动宾搭配未安,“奏”乐则是,“奏”“舞”则欠通矣。当作“天籁奏韶武”,“舞”乃“武”之音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